張家港的潔凈與安謐是你親身來到這里才能感受到的。這里沒有大都市的快節奏,但人們的幸福指數卻很高。網球運動成為他們新的幸福點,幸福像花兒一樣,運動永無止盡。
6月18-19日,歷時兩天的2011年CTA-OPEN“港華燃氣”杯中國業余網球公開賽張家港分站賽暨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群眾網球賽,在張家港市體育中心網球場舉行。賽事吸引了來自北京、上海、廣西、廣東、江西、內蒙古、浙江、江蘇等省市的100余位選手參賽。比賽設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合雙打5個項目。
2006年,張家港市網球協會成立。有了正式的網球組織,再加上專業的網球培訓和賽事活動,網球運動在江尾海頭之地漸漸蔓延開來。經過五年的發展,張家港市體育局擁有十幾片網球場地,“網球”在這里儼然已經成為城市體育運動發展新的代名詞。
狂風暴雨中迎來了本站賽事的首日比賽。開幕儀式上,國家體育總局對外體育交流中心副主任周新民與江蘇省體育競賽管理中心主任顧雷鋒等領導出席儀式,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丁學東致辭并宣布比賽開始。原定在室外四片場地的比賽不得不因雨改在室內進行,六局先勝制的比賽也改為四局先勝制,且無占先。但種種的不利因素都澆滅不了參賽者的熱情,比賽被安排得十分緊湊,參賽者們一刻都不敢離開賽場,生怕錯過自己的比賽。本站比賽除了中國業余網球界的一些“大腕”選手之外,作為東道主的張家港市也派出了網球協會的代表出戰,與全國各地高手過招,相互切磋。張家港市選派的20名裁判員全程參與了賽事。由于比賽場次較多,場地資源有限,首日比賽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多。
賽事第二天,天空終于放晴,風雨過后的張家港格外清新秀麗,空氣中似乎彌漫著淡淡的清香,那種怡然自得的感覺讓人不禁心情大好起來。好天氣,好心情,好比賽,自然能夠吸引到許多當地市民前來觀賽。更有甚者舉家出動,老老小小一起看比賽。或許他們還不熟悉網球規則,但難掩對網球的好奇與喜愛,“李娜法網奪冠我們全家都關注了,這次在家門口舉辦網球賽事,理所應當過來關注下!”一位當地的大爺興高采烈地向記者傾訴著。
最終,男單冠軍由來自江蘇的陳嘉麟獲得。同為江蘇選手的王芳獲得女單冠軍。黃秋華(廣東)/王鷹(廣西)組合獲得女雙冠軍。青年男雙由浙江的寶力高/丁意軒組合獲得。常青組男雙冠軍由來自臺灣地區的賴俊銘/洪樟榕組合獲得。混雙比賽冠軍由賴俊銘與來自內蒙的祝麗萍獲得。閉幕式上,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開發管理部副主任肖寧等領導為運動員頒獎。
張家港市體育局副局長鄒銅說道,“CTA-OPEN張家港站對張家港的網球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增加了張家港的網球入口的基礎,網球愛好者在比賽中獲得樂趣,并能了解到其它城市選手的水平,對自身水平的提高有促進作用。”網球運動在一座小城市中能尋覓到它的生存空間,或許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娜姐風潮”來襲,網球運動在中國的前景會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