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網球賽事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十多個年頭,從一開始的懵懂不解,到現在擁有堅實的辦賽基礎和成熟的運營模式,網球已經成為上海這座城市的體育名片。今年的ATP上海國際網球挑戰賽與ATP1000上海勞力士大師賽,久事賽事管理總監施成偉也都全情參與。
T=《網球俱樂部》雜志 S=施成偉
T:今年的ATP上海國際網球挑戰賽吸引了盧彥勛等知名球員來滬參賽,在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前進行挑戰賽的意義何在?
S:盡管中國網球賽事發展得很迅速,但男子職業網球水平仍不高,所以降低進入職業賽事的門檻對于中國網球發展和中國網球選手來說很關鍵。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會舉辦一些基礎性的賽事來提高自己國家的整體網球水平,這是弘揚網球文化最好的手段之一。
T:由于賽事級別不高,挑戰賽的賽事推廣和宣傳是否遇到了很大阻礙?
S:對于挑戰賽級別的賽事來說,在國內的確比較難吸引球迷。一些網球迷喜歡看超級明星,所以他們偏愛高級別的賽事,這無可厚非,取決于個人興趣傾向。但對我個人而言,我反而更喜歡看挑戰賽,發掘網球新星是我觀賽的樂趣之一。
T:我注意到仍然有許多贊助商愿意贊助挑戰賽,為什么呢?
S:沒錯,很多上海勞力士大師賽贊助商都來贊助了此次ATP上海國際挑戰賽,因為他們知道每個級別的網球賽事都很重要,并希望通過基礎賽事來推動整個網球事業在中國的發展,最終受益的其實是每個人。因為級別相差太懸殊,其實任何關于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和ATP國際網球挑戰賽的比較都意義不大。但所有賽事都是息息相關的,有遠見的企業會贊助到所有級別的網球賽事,更何況贊助挑戰賽花不了多少錢。
T:你們是如何做到吸引那些原本看起來與網球不相關的企業來贊助網球運動的?
S:首先,我們的方向很明確,我們要在上海做出最好的網球賽事。我們成功了,連續兩年當選ATP1000級最佳賽事。當我們做到最好的時候,我們與各行業的領頭羊們便有了交集——我們都是自己領域內最棒的,因此我們能吸引到最好的企業出資贊助。比如勞力士有最好的鐘表,梅賽德斯-奔馳有最好的汽車,喜力有最好的啤酒,我們總是選擇與最廣為人知的品牌攜手,并取得雙贏。
T:我知道您已經在上海從事網球賽事推廣有十余年的經驗了,可以說是目睹了上海網球的發展。您覺得這十幾年,國際性網球大賽對上海網球發展有哪些影響?
S:我從1981年開始就從事網球賽事的推廣工作,算起入行30年,而且我將用我的一生去致力于網球賽事的推廣。上海近年來的網球人口增長很快,人們對網球運動也越來越熱愛。如果你喜愛一項運動或許你就會去嘗試它,國際性網球大賽給了上海的人們了解網球、熱愛網球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