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上海勞力士大師賽連續兩年榮膺最佳ATP1000賽事,這個獎是由球員們投票產生的,你認為得獎靠的是什么?
Y:我認為是賽事主辦方的周到服務所致。上海舉辦這項賽事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固定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變化不會太大。每年我們都會在服務上花心思,包括球員服務、贊助商服務和觀眾服務等。每屆賽事舉辦后,都會發現一些問題,于是我們取長補短,在來年的賽事中改進。可以說是我們的誠意和敬業精神,打動了包括球員在內的所有人。此外,上海這座城市本身具備的魅力對球員來說很有吸引力,絕大部分球員都表達了他們對上海的喜愛。
T:今年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在票價方面會有什么新的優惠政策?李娜法網奪冠對球市有影響嗎?
Y:價格政策與以往相比沒有太大差別,賽事已經很成熟,票價也應當穩定。唯一變化是在原先最低價位的B票和學生票之間增加了一檔C票,使票價的梯次更多,降低了門檻,讓一些非學生的觀眾以更低的價格來到現場觀賽。李娜法網奪冠不會對票房有直接影響,但對整個網球市場來說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我們七月舉辦的上海勞力士大師賽球童選拔活動上,我們欣然發現,許多家長會讓他們的孩子加入到網球運動中來。
T:在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前,舉辦ATP國際網球挑戰賽最主要目的和意義在于?
L:中國的女子網球選手在國際網壇已具備相當的競爭力,女單和女雙都有了大滿貫冠軍,但中國的男子球員仍在掙扎,從我1995年來到中國以來,他們突破不大。像這樣在家門口的挑戰賽賽事可以給中國男球員,甚至亞洲男球員提供一個與國外選手對抗的舞臺,在自己的國家比賽可以獲得更多的經驗和信心,對他們來說是個不錯的機會,能在本土觀眾面前好好表現。
T:上海有考慮在五年內再次舉辦WTA賽事嗎?
Y:上海是國內第一個舉辦WTA賽事的城市,但在2002年第一屆上海網球大師杯舉辦后,我們選擇了專注于男子賽事,于是就有了之后2005-2008年連續四屆的大師杯和現在的上海勞力士大師賽。我們花費了很多財力和精力,將男子賽事更加商業化地運營。
L:而且,WTA的賽程太滿了,新加一站賽事太困難了。
T:未來幾年上海勞力士大師賽的發展重點是什么?
Y:我們還是希望把賽事本身做好,這項賽事還有很多提高的空間。一項網球賽事從起步到成熟必然需要時間的沉淀和經驗的積累。
L:這項賽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現在我們比較注重上座率這個問題。賽事舉辦期間,我們要盡可能讓球場每天都呈現滿座狀態。上海勞力士大師賽的硬件設施條件在全球來說都處于領先地位,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高質量的服務和硬件設施來吸引更多的觀眾,在國內培育更多的網球人口。我們也會注重球員與粉絲之問的互動,比如我們成立了菁英球迷會,將鐵桿球迷安排在離球員最近的地方觀賽,并且有他們專屬的座位。
T:最后,說說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對你自己意味著什么?
Y:我非常榮幸能參與進來,從喜力公開賽到網球大師杯,再到現在的網球大師賽,我們這批人是看著中國網球賽事和網球市場成長起來的,所以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結果。這項品牌賽事是我們自己的,也希望以后能真正成為這座城市必不可少的賽事之一。
L:我十歲開始打網球,網球永遠都是我的熱情所在。21歲時我也曾是一名職業球員,只不過排名非常低,所以這也導致我轉投網球相關工作。我從事賽事總監26年了,能夠成為上海勞力士大師賽的賽事總監,我感到很高興,這可是除大滿貫外級別最高的賽事總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