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討債人
烏龍鎮(zhèn)張莊村的農(nóng)民作家趙小山,這些年寫了不少作品在省內(nèi)外報刊上發(fā)表,那可是門縫里吹喇叭,名聲在外了。近期,又有一篇小說在外省獲了三千塊錢的獎金,報紙電視上不停地宣傳,趙小山成了烏龍鎮(zhèn)的名人,去他家賀喜的、求教的、拜訪的絡(luò)繹不絕,趙小山這人品質(zhì)不錯,對來人都熱情招呼。遇到飯時,還請人一起吃飯喝酒。前段時間,前村的王不三來他這里祝賀。王不三也是個文學愛好者,和趙小山雖是一般文友,就因都愛文學,午飯時就留住王不三在家喝酒,結(jié)果喝了個大醉。
這天,趙小山正在家寫東西,門被敲響了。門口站個陌生人,四十多歲,操外地口音問:“這是趙小山的家嗎?”
趙小山說,是啊!
陌生人自我介紹說他叫任懷住,是山西人,來討債的。
趙小山從不喜歡欠別人的東西。仔細想了想,自己不欠別人的賬啊!就連在村里也從不賒欠的,別說外邊了,更別說山西的。就問:你是不是找錯了人呀?陌生人說,這里是不是烏龍鎮(zhèn)的張莊村?趙小山說是。陌生人說難道村里還有另一個趙小山?趙小山搖搖頭說,我們村就我叫趙小山。陌生人說,這就對了,這就說明我沒找錯。說著,交給趙小山一張欠條。
看罷欠條,趙小山目瞪口呆!陌生人問:是你寫的嗎?趙小山點了點頭。可令趙小山如墜云霧的是:這是一張二百年前的欠條,欠條上的時間是:公元1809年。
欠條的來歷
趙小山又仔細把這張欠條看了。很舊,是托裱的,的確是自己的筆跡。上寫:
茲欠任懷住白銀五百兩,二百年后到烏龍鎮(zhèn)張莊村來找其討要,到時一定歸還。
滕縣 趙小山
公元1809年夏
趙小山忙把陌生人讓進家里,細問緣由。陌生人就是任懷住。他告訴趙小山:這是趙小山前世欠他的債。趙小山更加不明白了。任懷住就給他講開了……
原來,趙小山和任懷住前世是好朋友。都住在山西的一個村里。前世的趙小山很窮,而任懷住家較富有。任懷住平時常接濟趙小山。后來趙小山去求取功名,又是任懷住給的盤纏錢。可趙小山名落孫山,回到家,就病倒了,又是任懷住拿錢給看病。可他的病后來越來越重。這天晚上,趙小山做了個夢,夢到他二百年后要晚任懷住十歲托生到滕縣的烏龍鎮(zhèn)張莊村當作家。名字還叫趙小山。于是他就在自己清醒的時候給任懷住留了一張欠條。他說他今世欠任懷住的太多,來世一定償還。并讓任懷住二百年后到滕縣烏龍鎮(zhèn)張莊村來討要他前世欠下的五百兩銀錢!為怕自己不認賬,于是就落名后世的滕縣趙小山。
他后來就真的托生叫了任懷住,也就在前段時間,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的前世,并且夢到前世的任懷住對他說:你有一筆財富,是你前世的好友給你留下的。欠條放在村口的那棵老槐樹下。他按夢中人所說刨開那棵樹,發(fā)現(xiàn)了一個罐子,里面果然有張紙,真是個欠條,他因日子過得不是太好,所以就拿著這張欠條來這兒尋他了。
頓起疑惑
趙小山雖是作家,平時卻有些迷信。聽了任懷住的講述,他很矛盾,要說不信吧,任懷住說的有鼻子有眼,還拿著他前世寫的欠條。字跡千真萬確是他的;要說信吧,這世上哪有什么前世?哪有什么托夢?那些都可以不信,可欠條卻是真的。俗語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趙小山問任懷住:任大哥,欠條上是五百兩白銀,而現(xiàn)在咱們使用不是銀子了,是人民幣,你要我還你多少啊?
任懷住說,我現(xiàn)在不知道一兩白銀值多少錢,這樣行不?我現(xiàn)在家里蓋房子,蓋了房子好給兒子娶媳婦,就差三萬塊錢了,你看,能不能你給我三萬塊錢?!就算你救濟我,好嗎?
聽任懷住這么說,趙小山知道任懷住這個不速之客的目的了。
可這張來自二百多年前的欠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不弄清楚,怎還這個債啊?一定要弄清楚!趙小山想起他的表哥黃玉。對,去找他!
趙小山先把任懷住穩(wěn)住,安頓到自己的東廂房里,并給他吃下定心丸:不問是現(xiàn)在的,還是前世的,只要是我趙小山欠下的,我就認賬!
聽趙小山這么說,任懷住很高興。
趙小山真誠地說,三萬塊錢,不是小數(shù)。我還是怕你這個欠條有些假,想去驗驗,行嗎?
沒想到任懷住一口答應了,并把欠條交給趙小山。
趙小山一看沒轍了,眉頭一皺說,你說你叫任懷住,能把你的身份證號給我,讓我到派出所去查查嗎?
任懷住答應行,并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接著就把身份證掏給趙小山。看任懷住這么爽快,趙小山忙說,我不要身份證,你只要給我說說你住在山西哪個地方就行。任懷住說出了一個地名。趙小山暗暗記住了,然后拿著這張前世的欠條進城了。
蛛絲馬跡
趙小山去縣城找的是他那個在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工作的表哥黃玉。聽了趙小山講述,黃玉先去公安局戶籍處按任懷住說的地名查有沒有這個人,敢情真有此人。接著仔細審讀那張欠條,看著看著,雙眉凝成一個疙瘩。黃玉問欠條是不是他的字跡?趙小山說千真萬確是的!黃玉又問:你相信你前世欠這個叫任懷住的債嗎?趙小山說,要說相信吧,天下哪有這樣的事?要說不信吧,人家已來我家了!黃玉就笑了說,這個好辦,把欠條拿到技術(shù)科一化驗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嗎?!
沒過多大一會兒,化驗結(jié)果出來了,黃玉看了看結(jié)果也大吃一驚,按碳-14檢測分析年代,這張紙條,真是二百多年前的紙張。但黃玉仔細一看裝裱的紙張,腦子一亮,忙拉著來到了“益德軒”。
“益德軒”是縣城最著名的書畫裝裱中心。黃玉看樣子和這里的老板很熟,他帶著趙小山直接去找了老裝裱師傅師傅。傅師傅和黃玉很熟。黃玉拿出那張欠條問:傅師傅,你看,是不是你干的活?
傅師傅看了說是的。黃玉問:是誰讓你來做舊這個東西的?
傅師傅回憶說:當時那個人來找我做這個活時,我還很納悶,一張欠條,還值當托裱嗎?那人說有紀念意義。我也就沒多問。后來那人讓我把這個欠條再做舊,我就留意了那個人。接著,傅師傅給黃玉說了那人的相貌和臉部特征。黃玉拿起筆刷刷地在紙上按傅師傅說的,畫出了一個人的面部素描,傅師傅看了看說像,并說此人很好認,嘴唇上有個痦子,左耳墜上有個拴馬瘤,黃玉又按傅師傅說的添上拴馬瘤,在嘴上畫了痦子。黃玉問趙小山認識這人嗎?趙小山說,如果嘴上沒痦子,耳朵上沒有拴馬瘤,倒很像一個人。
黃玉拿筆在紙上寫出了一個名字。問趙小山,你說的這個人是不是……
看到這個名字,趙小山大吃一驚說,你怎么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黃玉輕輕笑了一下說,只要稍微有點邏輯思維的人都會想得到的。接著就問趙小山是怎么和他認識的,趙小山說我們住得很近,又都是文友。前段時間,我剛獲了獎,他就來我家祝賀,我當時都給喝醉了。黃玉聽了點了點頭問:你還記得你喝醉之后做的事嗎?趙小山回憶說,我這人有個毛病,就是一喝醉酒,從來不記得自己喝醉酒時干的事。只是聽秋菊說,我那天很興奮,一會兒寫毛筆字,一會兒說什么魯迅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獎金什么的。
秋菊是趙小山的老婆,黃玉想起什么似的問:你快點給家里打電話,讓秋菊快點去我辦公室,我好了解一下情況。接著問道:你怎樣安頓任懷住的?趙小山說,我先把他穩(wěn)住了,讓他在我家東廂房住下了。黃玉點了點頭說好。
沒多久,秋菊乘車到了黃玉的辦公室。黃玉問秋菊任懷住現(xiàn)在怎么樣?秋菊回答說很平靜的。上午吃飯時還問小山什么時候回?吃過午飯拿了兩本書就回東廂房休息了。
黃玉接著對秋菊說,我問你點事,你要如實回答!
看黃玉這么嚴肅,秋菊不由自主在心里打起了哆嗦。看到秋菊緊張,黃玉心里暗笑,就說,我只是了解那天趙小山和王不三喝醉了都做了什么?
秋菊說,你問就是,只要是我知道的,我全說……
聽完秋菊的話,黃玉腦海逐漸明晰起來,接著附在趙小山耳上嘰咕了一陣,趙小山聽后說好,那咱就這么辦!
解開謎底
趙小山回到家時,任懷住正在門口眺望。趙小山忙把任懷住讓到家里說,自己去化驗了,欠條敢情真是二百年前的。任懷住很得意說,我會騙你嗎?趙小山拍拍包說,我把錢都取來了,一會兒就把錢給你,但得找?guī)讉€證人。任懷住說好。趙小山接著吩咐秋菊多做幾個菜,然后給黃玉和王不三通了電話。王不三問什么事?趙小山說來了個文友,請他來陪酒。王不三當即就答應了。
黃玉是穿著便裝來的。沒多久王不三也騎著摩托車來了。一進大門就問哪里來的文友?趙小山說山西的。王不三看桌上坐著任懷住和一個不認識的人,見沒有什么人,心里就放寬了。他先給黃玉點了點頭,坐下了。
黃玉見王不三坐下了,就給趙小山一點頭。趙小山知道可以開始了,他把盛錢的包放到桌上,然后說,今天我請表兄黃玉和文友王不三來,一是來陪我前世的朋友,二是來了卻我前世的債務(wù)。
王不三問是什么前世的債務(wù)?
趙小山說,我前世欠了山西的這個叫任懷住的五百兩銀子,我今天要償還他!
王不三問:難道有這樣的事?
黃玉接過話來說,天底下就有這樣的事。并且這事就發(fā)生在咱們之間。
王不三說,那這事太不可思議了!
趙小山讓任懷住把前因講了一遍,然后把任懷住的欠條拿出來說,我前世欠了任懷住五百兩銀子,今世我用三萬元人民幣償還,今天把兩位叫來,是作為證明人。說著,打開了桌上的包,把三萬塊錢拿了出來。看到錢,任懷住和王不三眼里都露出了欣喜,任懷住迫不及待地拿出欠條說,我把你寫的這張欠條給你,你把錢給我,咱就兩清了!說著就要用手去拿錢,卻被黃玉用手按住了。
黃玉說,二位,戲,該收場了!
王不三和任懷住把目光同時轉(zhuǎn)向了黃玉。黃玉說,二位表演的才能不錯啊,可惜,你們失算了!
王不三說,我不明白你為什么這么說?任懷住也問黃玉你這話什么意思?
黃玉說,那我就把這件事給你說清楚。作為趙小山的文友,你熟知他的生活習慣,特別是酒后做事不記得更是非常了解。就在十天前,你來趙小山家為其祝賀作品獲獎,并故意從家里帶來了兩瓶高度酒把他灌醉。在趙小山情緒激動之時,你又故意吹噓趙小山的作品好,說能獲魯迅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什么的,趙小山在你的吹捧下沾沾自喜,當即就說,他要能獲這些獎,那獎金就分你一半!你說口說無憑,寫個欠條。趙小山說寫就寫,按你說的給你寫了欠條。當時,秋菊正好在屋里,你為了讓秋菊看你們是鬧著玩,就讓趙小山寫了:茲欠王不三白銀五百兩,二百年后到烏龍鎮(zhèn)張莊村來找其討要,到時一定歸還。滕縣趙小山,公元1809年夏。時間上,你故意讓趙小山寫成1809年,只有這樣,酒醉后的趙小山才認為是鬧著玩的。回到家后,你學著趙小山的用筆在“王不三”三個字上做了文章。你給王字加了個人字旁,成了“任”;給“不”字加了個豎心成了“懷”;把“三”字加工成了個“住”字。因你深知趙小山有些迷信,故意編織了一個趙小山前世欠債的故事。為了把這個騙局做到天衣無縫,你把你山西的表弟叫來,充當任懷住。為了讓這出戲逼真,你可謂煞費苦心,在細節(jié)上沒少下工夫,首先,你把這張欠條做舊。就是用碳-14來測年代都是二百年前的。這出騙局你用心良苦,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你卻沒有考慮到,你的破綻恰恰在你的自以為得意處!
王不三問:在哪里?
黃玉說,第一就是在這張欠條上的滕縣上。滕縣只是在民國以后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這近一百年叫的。在1809年時,我們滕縣其實還是叫滕州。所以你寫滕縣,這就是你對地方歷史明顯的不了解。其二,是這張紙你不該托裱。因為我就是個書法愛好者。在咱周圍幾百里,哪個店鋪裝裱如何,會不會做舊,會不會偷揭我都了如指掌。我一發(fā)現(xiàn)是在益德軒托裱的,只有他們那里的傅師傅才用這種檀樹皮少的生宣。因為他在托裱時用的漿糊里加了少許的六神花露水和敵敵畏,所以,這張欠條我一聞氣味就知道你在哪里托裱的。第三,是你不該把自己喬裝打扮,為怕別人認出你,你故意用口香糖和橡皮泥在耳朵上制造了拴馬瘤和嘴上的痦子。正因為你的外貌特別,所以“益德軒”的傅師傅才把你記得牢。所以我一畫出畫像,趙小山一眼就認出了是你!還有,你還想讓我接著說嗎?
一席話說得王不三低下了頭。王不三說,你不要說了,你不要說了!我想知道,你到底是誰?
趙小山說,他就是咱們市刑偵大隊的副大隊長黃玉!
王不三說,怪不得呢,我知錯了!
黃玉冷笑道,你知錯了難道就完了嗎?等著你們兩人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這時,門口響起了警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