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寒冬,活潑可愛的莉沙隨母親一起被關進了集中營,在極端痛苦的環境中掙扎著。寒冷、恐懼、饑餓……折磨著只有五歲的她,不久,她便得了重病,被折磨得整天又哭又鬧。
一天中午,變態的集中營頭子被莉沙的哭聲吵醒,大聲叫嚷道:“讓這個討厭的家伙見鬼去吧!”隨后,便有納粹士兵來到獄房,說要帶莉沙去看病。所有人在瞬間陷入了沉默,莉沙的母親痛不欲生,她懇求納粹士兵不要帶走莉莎,她可以替莉沙承擔一切,可狡詐的納粹士兵說只是帶莉沙去看病。天真的莉沙很高興,安慰哭泣的母親說:“媽媽,我的病有治了,就不痛了,你怎么不高興呢?”母親聽到這句話,情緒失控,一下子昏了過去。所有人都落下了淚,因為他們都知道,莉沙五歲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他們都在為她心痛著、惋惜著,心中對納粹的仇恨升到了極點。
納粹頭子提出讓斯奈德帶莉沙去“看病”。斯奈德本是一名大學生,1943年入伍當兵。可他天性懦弱,到了一線后,硬是不敢開槍殺人,遇到炮火就趴在地上不敢抬頭,因此,他被下放到了后方集中營當看守。納粹頭子看著木訥的斯奈德,陰沉地對其他兩名士兵說:“你們要把他執行任務的結果用相機拍下來。”
斯奈德聽到要讓自己殺死這個小女孩時,幾乎崩潰了,他渾身無力、戰戰兢兢地拉著莉沙向樹林里走去。天真的莉沙第一次走出高墻鐵網外,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天真無邪的眼神不時地向斯奈德傳遞著友善的笑容,斯奈德心都要碎了。可他無法逃離,因為還有其他兩名納粹士兵監視著,那個變態的家伙還要看他“執行任務”時的照片。隨后不久,樹林里傳出幾聲雜亂的槍響……
上天似乎對莉沙不公平,就在她被殺害的第二天,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了。可憐的莉沙,只差一天就可以躲過這一劫,但她卻永遠地升入了天堂。為了揭露納粹的暴行,第二天,各解放區報紙相繼刊登了莉沙躺在血泊中的照片,激起了人們對納粹的強烈仇恨,人們紛紛指責納粹沒有人性,連一個五歲的小孩子都不放過;攻下柏林、懲罰納粹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莉沙的母親更是在各地血淚控訴納粹的罪行,并發誓要找到劊子手斯奈德……
1982年,英國的一個城市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戰爭中的人性”的圖片展。奇怪的是,一位曾經的納粹戰地記者的作品占據了展廳中的最佳位置,他還被邀請到現場解說。這個年近七十的老人講述了這幾張圖片的來歷:那一天,我和斯奈德還有另一個士兵來到樹林中,平時懦弱的斯奈德不知哪來的勇氣,堅決要放了那個女孩,與另一名士兵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那名士兵惱羞成怒直接向斯奈德和女孩開槍,斯奈德用身體緊緊護住女孩……就在他即將倒下的那一刻,他扣動了扳機,他在戰場上射殺的第一個人是自己人,女孩沒死……至于幾十年前報紙上,女孩躺在血泊里的照片,完全是為了戰爭的需要……
這次圖片展,終于洗刷了斯奈德一生的罵名。他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一個弱小的生命,用勇敢踐行了人世間最真最大的愛,這種愛足以發出明亮的光,讓世界看到:一個懦夫為了愛可以變成一個英雄。
本刊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