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初,作為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齊云山熱鬧非凡,山腳下霧靄繚繞的一所院落內更是賓朋滿座喜氣沖天,在很多人的簇擁下,一位蒼老的母親正在為一雙兒女去大學報到送行。依依不舍的兒女突然跪倒在母親面前,放聲大哭,一時間眾鄉親也不禁淚流滿面。
那位母親名叫汪美紅,是齊云山深處的一位女挑夫。
1994年3月1日,汪美紅的丈夫在村口的橫江里捕魚時不幸失足跌入深潭溺亡,留下了三個幼弱的孩子和5000元的債務。家里的頂梁柱瞬間沒了,汪美紅覺得天也塌了,她哭得天昏地暗也于事無補,索性擦干眼淚,接受了這個嚴峻的現實: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中,3歲的老大生下來就是患先天性白化病、眼睛全盲的殘疾兒,而不滿兩歲的一對龍鳳雙胞胎才剛會走路。日子總要過下去,三個孩子總要吃飯,汪美紅拒絕了娘家人勸她另嫁的想法,她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把孩子們撫養長大。
1994年10月,齊云山主體道觀——玄天太素宮重建工程正式啟動,大量的建筑材料需要人力挑運上山。挑100斤上山,報酬是5元,汪美紅心動了。在人們詫異的眼光中,村里唯一的女高中生汪美紅換上解放鞋扛起扁擔,加入到了挑山工的行列。
通向齊云山的九里盤山道約六公里,是條幾近陡直180度不拐彎的4000多級山道臺階,平常人不負重也得弓著腰臉貼地氣喘吁吁才能爬上去,可汪美紅為了多賺4元錢,第一次就挑了180斤沙石。剛挽著褲腳爬了1公里,她就感覺眼冒金星呼吸不過來。她很想就此放棄,可一想到9元錢能給半年沒沾葷腥的孩子們買好幾斤豬肉,她就咬牙堅持了下來。結果,別人兩個小時都下山了,她足足挑了近9個小時。當擔子上的沙石卸下,她才發現肩膀已經被磨爛,雙腳都是水泡,有些已滲出血來。為了孩子,就這樣,她一天天堅持了下來。身上有傷,她就簡單涂些草藥,苦痛都強忍著,因為家里的孩子是她最大的支撐。后來,時間長了,她也慢慢掌握了一些負重上山的技巧。為了掙錢,給孩子們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她有時一天能拼命往返四趟。
白天爬山就足夠讓人心驚膽戰的了,汪美紅有時晚上還挑東西上山。只要山上有人打電話,無論何時,她都會急忙給人送上去。她怕,怕雇主稍微不稱心,她就會失去工作的機會。她一個柔弱的女人挑著擔子,帶著手電筒,想著孩子,唱著山歌,就這樣,齊云山的白天黑夜和每一道臺階都銘記了她血汗的足跡。
不僅在齊云山,為了給一雙考上初中的兒女籌集學費,2005年夏天,黃山風景區云谷索道擴建。為了吸引挑夫上山運建材,景區承諾,每挑100斤運費50元,另付10元伙食補助。優厚的報酬使得汪美紅和幾個村民結伴乘車趕往黃山。那時候,她一天要挑兩趟,能賺100多元。十天后,她拿著掙到的1500多元錢,心里美得樂開了花。但由于黃山離家遠,她又惦念著孩子,最終她還是放棄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汪美紅就這樣在山道上風雨無阻地艱難攀爬了17年,在20多萬公里的陡峭山路上往返近6000個來回,磨破了120多雙解放鞋,用斷50多根扁擔,她用一個母親的雙肩撐起了孩子平坦的路。
她的血汗最終沒有白費,三個孩子懂事孝順,勤儉努力。一對雙胞胎兄妹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很小的時候,他們就能幫媽媽照顧哥哥,并且在假期里,還分別堅持去打零工補貼家用。汪美紅不指望孩子們為家掙錢,她唯一在乎的是三個孩子都能有出路有出息。于是她總是對上學的兒女說:“掙錢是我的事,讀好書才是你們的事?!?/p>
2011年7月,齊云山腳下的汪家傳來了陣陣爽朗的笑聲,蒼天不負有心人,汪美紅的女兒汪力利以573分的高考成績被安徽醫科大學7年本碩連讀臨床醫學專業錄取;兒子汪力勝以536分的高考成績被安徽理工大學工程力學專業錄取。更讓汪美紅欣慰的是,同年,年僅20歲的大兒子在上海一家盲人按摩店找到了工作,終于能夠自食其力了。
“出去挑了總會有收獲”,這是汪美紅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再樸實不過的話了,作為齊云山如今唯一的一位挑夫,并且是女挑夫,她用自己的肩挑起了兒女幸福的康莊大道。2011年9月學校開學時,由于齊云山風景區月華街南天門隧道開工,她也面臨失業。兒女們都想讓她跟隨著去學校附近做個小買賣,可她拒絕了,她說:“孩子,外面不是咱的家,咱的家在齊云山腳下,無論你們走到哪里,我都會在這里替你們守護著它?!爆F在,兒女都離家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在還能動的時候為兒女多攢一點錢。
這就是母親,透過困頓與堅強,48歲的汪美紅用最質樸的靈魂,詮釋了對兒女無私的愛和對生活的無盡感恩。
萬青青薦自作者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