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聯絡的高中同學,在海外給大家發來初生小女兒的照片。胖乎乎的小BB,還不會睜眼,大模大樣躺在父親的臂彎。他有點疲憊,但嘴角眉梢都是笑意。面對新生命的降臨,所有的躊躇和仿徨都煙消云散了吧,以至于他給我們的信笑稱:終于找到了最愛的女人……
十年前,他離開這個有同學、朋友、親人,他熟悉和依戀的城市,遠走美國,不為事業前程,只為愛情。
他的女友是大學同學,這是他們的初戀,本科4年、研究生3年,相逢相知到相愛,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一路走來也算風平浪靜。臨畢業時,他們發生了第一次重大分歧。她要去美國,他想留下。他甚至找好了不錯的單位。然而她堅持,她的夢想在那個遙遠的彼岸國度。同宿舍男生一同勸他,認為不值得如此,男人應先顧及前程,若沒有事業,亦不會有愛情。他也仿徨,感情的天平上,押下太多賭注,感覺沉重的,不僅僅是一方,要怎樣堅韌的愛,才能承載這樣的重量?
她看著他說:我們結婚吧,結婚了再一起走。
然而,她母親非常堅決地反對。盡管她說只是不能違拗老人的意思,也答應到美國后就結婚,但他真切地看到了她眼中的猶豫。不是沒有想過既失去她,也失去回國機會的可能,但他還是決定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這么猶豫的感情,本就前景難料,更何況要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接受那樣多的考驗。然而,所有別人的經驗都只是經驗而已,唯有自己去試過,才知道行與不行。人生自是有情癡,此事不關風與月。以他的智慧,一些簡單的道理,他并非不明白,只是輪到自己,總希望努力之下,會有好的結局。
到了美國,他們留學的兩所學校之間相距兩千英里。在異國最初的日子,除了孤獨,還要忍受其他很多。她遇到麻煩了、她有困難了,她打電話給他,哭泣,一次一次。他也感到難過,最后,他終于決定放棄自己的獎學金,轉學到距她只有兩小時車程的學校。她到機場接他,他說,那么多年后我還記得那次相會時緊緊的擁抱,我們聽到彼此的心跳,仿佛兩人從來就未曾遠離。相濡以沫的日子,很艱難,但卻是甜蜜的。沒有了獎學金,剛開始,他的日子變得更艱辛。他想他是個男人,他應該扛住他能扛的,為了給她和自己一個好一點的未來,他會證明他當日所作都是值得的。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這個陌生的國度,逐漸變得熟悉起來。在不同的學校,他們各自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她的腳步變得輕松起來。圣誕夜,他向她求婚,他以為她會開心,而她只是笑笑說愿意嫁給他,但等兩人的經濟條件再好一點再舉行婚禮吧。這樣的對話進行了數次后,他也逐漸明白,有些什么,在歲月流轉之間,悄悄地改變了。有一天,她終于明白地告訴他,跟他一起,太累,她遇到令她很放松的人了,想離開。雖然不是沒有一點思想準備,但那種突如其來的疼,卻依然是通徹心肺了。
是誰告訴我們,有付出就有得到,是誰說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世間的道理,只是道理,而我們的人生,這長路上的喜樂悲哀,是要自己去承擔和面對的。
他說,他后來明白,太愛她,為她付出太多,為這份感情押下人生最大的賭注,于她于己,都太累。而我們只是凡人而已。
生活仍在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繼續。他學會,也不得不學會療傷。人生的道路不是不可以選擇,也不是不能走錯一步,只是,有些錯誤,需要我們付出很高的代價。
當一切都終于過去,看到他的笑容,想到他曾經的傷疼,那些帶給我們無邊無際甜蜜和深不見底的憂傷的、年輕歲月里的故事,就如清晨海面上冉冉升起泡沫,折射著五彩斑斕的光芒,逐漸消逝在陽光下,而在那海的最深處,仍有新的水波翻涌著,一遍一遍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