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籃球從來都不是一項文明的運動,如何在高強度對抗之下占據上風就是籃球的真諦,進攻端和防守端球員都有一些不易被裁判察覺的小伎倆。本期葵花寶典主講NBA球員肘子的運用。
如何運用好肘子不但是門學問,也是門藝術,當然有些人會說在比賽中掄肘是犯規的動作,我承認,但也不全對。在內線球員轉身或者外線球員強突內線的時候,肘子不但是你開路的武器還能有效地震懾對手。當然拿捏其中的分寸,就不是表面上那么簡單,或者說白了,就是如何在你用肘子開路之后,裁判還視而不見。這里沒有什么所謂的明星哨,全在一名球員的個人修為。
如果在現役球員中評選出一套“肘子英雄”陣容的話,我想本期葵花寶典的兩位主人公霍華德和皮爾斯絕對是其中的翹楚,先不說二人到底能把肘子功運用到什么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他們的職業生涯里,從來沒被人冠以“骯臟”,“陰損”之類的話本身就已經算得上是成功,所謂肘子藝術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如此了。
肘子的藝術

德懷特·霍華德
1 霍華德背身運球,科斯蒂奇上前防守,這時“魔獸”有兩種選擇,一是強行向從上線進攻,二是從內側轉身。不過當時霍華德所處的位置向內線轉身比較麻煩,所以霍華德選擇直接從上線強行上籃。
2 轉身之后,霍華德首先把重心往下壓,然后亮出他的“鐵肘”,此時“魔獸”的肘子主要是起到保護球的作用,并沒有直接和防守球員接觸。
3 當科斯蒂奇頂上來的時候,霍華德自然用肘子頂住防守球員,意圖強行擠出空間。
4 當霍華德把肘完全支出去的時候,正好頂住科斯蒂奇的腋下,導致其根本不能完全發力。
5 霍華德用肘子為自己爭取到了充足的進攻空間,圖1時科斯蒂奇是貼身防守霍華德,而圖5時,雖然“魔獸”并沒有完全甩開科斯蒂奇,但此時兩人的距離已經完全達到了霍華德強行出手投籃的空間了。
6-7 擠開科斯蒂奇之后,霍華德強行起跳拋投,雖然對手奮力起跳封蓋,但無奈“魔獸”身高臂長,更麻煩加上被霍華德的肘子擠出了空間,科斯蒂奇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霍華德拿下兩分。
必須承認,本次進攻霍華德的揮肘動作并不小,那為什么裁判不吹罰犯規呢?如圖2所示,霍華德在亮出“鐵肘”的時候并沒有和防守球員發生接觸,所以裁判認定霍華德這次進攻的動作是在和防守這發生身體接觸之前就已經完成的了,換句話說,在防守者和霍華德身體接觸的一瞬間,雖然霍華德把肘子支了出來,但霍華德的動作是一個連貫動作,所以科斯蒂奇只能吃了一個啞巴虧。
保羅·皮爾斯

1 保羅·皮爾斯雙手持球殺入內線。
2 皮爾斯降低重心,雙手把球緊緊抱在胸前,準備蓄力起跳上籃。
3 與之前霍華德不同,雖然皮爾斯是外線球員、但他的揮肘動作顯得更加生猛。在圖2蓄力之后,皮爾斯知道接下來的動作必須堅決,所以他亮出“銑肘”,皮爾斯把手臂舉得很高,手肘正好處在斯塔克豪斯下巴的位置,這讓斯塔克豪斯的防守很尷尬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冒著下巴被縫針的風險的拼了命去防守的。
4 由于之前有些忌憚對手的“鐵肘”,靳塔克豪斯在皮爾斯強行起跳上籃的時候,并沒有做出應有的防守動作,甚至都沒有起跳封蓋。
5-8 皮爾斯上籃輕松拿下兩分。
NBA規則小常識
圓柱體規則
NBA中除了一些推、拉、拽、走步等明顯犯規之外,在進攻端和防守端其實裁判都是憑惜圓柱體規則來作為判斷犯規與否的標準。
原則:
圓柱體原則是指籃球運動中判斷球員接觸時是否犯規的一種規則:
1 在籃球場上,每一位隊員都有權擁有他所在的地面位置以及在他上面的空間(圓柱體)。
2 這個原則保護隊員所占據的地面位置和他上面的空間。
3 一旦隊員離開了他的垂直位置(圓柱體)并與已經確立了垂直位置(圓柱體)的對方隊員發生身體接觸,則離開了垂直位置(圓柱體)的隊員要對此接觸負責。(1)對于防守隊員垂直地離開地面(不超出他的圓柱體)或在圓柱體內全面伸展他的雙手和雙臂,則不必判罰。(2)進攻隊員無論是在地面還是騰起在空中,都不得與防守隊員發生接觸,或用他的手臂來擴展他自己的額外空間。
當然這些部是教材上的理論說法,實際情況要比這復雜的多,我們常注意到這樣一種情況,防守球員伸出一只手比去防守,身體和進攻球員保持著一段距離,這時進攻球員抬手投籃打到防守者的手臂,這是一個很輕微的動作,然而裁判卻會毫不猶豫的吹犯規,可能很多球迷會覺得這很奇怪,是不是又來明星哨了?其實不是防守球員已經侵犯到了進攻球員的圓柱體,所以這是一個明顯的犯規動作。同樣道理,譬如科比、麥迪在把防守球員晃起來的時候用身體故意撞向防守者,裁判也是根據圓柱體規則吹罰防守這犯規,或者說白了,一旦你被人晃起,那你只能任憑進攻球員宰割了。
我們必須注意到原則的第三條的第一點、就是所謂垂直起跳不犯規的說法,當然垂直起跳肯定不犯規,然而在防守時保持手臂和身體的垂直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真的保持垂直,能起到防守的效果嗎?顯然不能。所以垂直起跳僅僅是理論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