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夏天,他因學習成績優異被推薦到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當時,科研人員的收入普遍較低,他每月都得扳著指頭過日子。一天,他偶然在報紙上發現有家公司正在舉辦填字比賽,最終的優勝者可以得到5萬美元的獎金。他被這筆豐厚的獎金深深吸引住,便邀了幾位中國留學生一起報名。
經過4天3夜的反復琢磨,他們終于填寫完所有的答案,滿意地交了卷。兩個月后,主辦單位寄來函件,祝賀他們取得最高分。可是,還有一組選手的分數和他們一樣高,必須通過加賽一道難度更大的測試題來決出最后的勝負。
眼看巨額獎金就要到手,他激動萬分,再次邀齊幾位留學生,開始新一輪的分工合作。他的任務是在韋伯斯特大字典中查找出5個字母的詞語,然后把它們一一列出來。他把自己關在圖書館里,晝夜不停地查字典,直到第三天清晨被困乏折磨得再也堅持不住,這才想起要回宿舍睡上一覺。
在宿舍門口,他順手買了一份《紐約時報》,無意間看到頭版醒目地刊登著《日本湯川秀樹獲得物理學諾貝爾獎金》的新聞。他不禁停下腳步,仔細閱讀整篇報道。剎那間,他的心似遭受電擊。他反復問自己:“你現在是在干什么?”他意識到自己近期的所作所為實在錯得離譜,下定決心再也不能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被那些微不足道的利益蒙蔽。于是,他用力地撕碎了這幾天整理出來的所有詞語記錄。
此后,他執著地走上了科學研究的寂寞之路,直到8年后也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就是著名的華裔科學家楊振寧。面對巨大的成就,楊振寧常說:“我很幸運在重要的選擇關頭,作出了對自己人生最有利的選擇。”正確的選擇,往往來自于審慎的自問和反思。在忙碌的時候,你我不妨抽空停下來,叩問自己的心靈,問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反思自己到底在干什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