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首相卡梅倫也許很羨慕“中國速度”,所以也想給英國的鐵路提提速。2012年1月26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卡梅倫發表講話說,當中國的經濟增長達到8%,印度達到7%,連非洲都達到5.5%的時候,歐洲2012年的經濟增長預計只有0.6%,這還是在歐元區經濟沒有惡化的前提下達到的。因此,英國需大膽采取措施改善商業環境,比如“大膽”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高鐵。
半個多月前,卡梅倫批準了總投資高達327億英鎊(1英鎊約合9.90元人民幣)的高鐵2號項目。這個工程得到英國商界和工會的歡迎,中國方面也表示愿意參與建設。但項目也引來不少批評,連他的岳父阿斯特勛爵也公開發表文章,質疑女婿的做法,這可能是卡梅倫沒有想到的。
高鐵已經姍姍來遲 其實,英國的高鐵已經建晚了。英國是火車的故鄉。1814年,英國紐卡斯爾的斯蒂芬森發明了蒸汽機車。1830年9月15日,世界第一條客運鐵路在英國曼徹斯特和利物浦之間建成通車。此后,英國全境建成了發達的鐵路網。但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歐洲大陸大建高鐵,英國卻落后了。西班牙是歐洲第一高鐵大國——目前通車里程長達2068公里,加上計劃興建的高鐵項目,其總里程將達5528公里。而英國,直到2007年才擁有由倫敦通往英吉利海峽隧道的108公里高鐵,稱為高鐵1號。
英國的大部分鐵路網都是在維多利亞時代建設的,火車時速超不過201公里,適應不了現代交通需要。于是,2009年,當時的工黨政府提出要興建高鐵2號。當時官方預測,英國未來10年鐵路客運將增加50%,貨運增加40%。
2009年初,政府組建高鐵2號公司,2010年 3月,發表了相關研究報告。英國主要政黨原則上都支持這一項目,但在路線等具體細節上一直有分歧。2010年5月,卡梅倫政府上臺后,重新研究這一計劃,并在今年1月最終批準該項目,將在2016年開工。第一期工程從倫敦至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造價1
70億英鎊,計劃2026年建成。第二期從伯明翰成Y字形分叉,分別連通曼徹斯特和利茲,2033年貫通。遠期規劃則是將高鐵延伸到蘇格蘭境內,直通愛丁堡與格拉斯哥。當然,那將是本世紀下半葉的事了。
英國政府表示,高鐵建成后可縮短人們的出行時間。如倫敦到伯明翰的火車行程,將從目前的1小時23分鐘縮減到49分鐘。每年可以減少公路旅行900萬人次,飛機旅行450萬人次,減少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政府估算,高鐵將在未來60年內為英國經濟帶來440億英鎊的利潤,創造30萬個就業機會。
首相岳父提出異議 然而,就在高鐵項目獲批消息傳出2天后,阿斯特勛爵就在英國媒體上發表文章,稱卡梅倫的做法違背了保守黨“核心價值觀”,高鐵將給沿線民眾的生活帶來嚴重破壞。
阿斯特勛爵是卡梅倫妻子薩曼莎的繼父,1976年娶了卡梅倫的岳母。他通過世襲獲得爵位,曾擔任英國廣播大臣,在倫敦、牛津郡和蘇格蘭都有田產。他反對高鐵,首先是出于對田園生活的偏好。他說:“我承認我有偏見。我偏向支持農村?!痹谒磥?,高鐵建成后,每小時最多可能通行18列火車。列車以每小時300多公里的速度穿越鄉間,這會破壞沿線地區的寧靜,特別是所經過的切爾斯頓地區的美景。
另一方面,阿斯特勛爵也從經濟上質疑高鐵的意義。他強調,高鐵主要是對商務旅客有吸引力,但如今,商務活動已更多地在網上進行。到2026年高鐵竣工時,電子商務勢必已經發展到更高水平,面對面交流的必要性進一步降低,目前政府預測的乘客數量會大大縮水。此外,目前英國維珍鐵路公司已在改善現有線路,與其花大錢建高鐵,還不如去改善現有站臺設施、加長列車車廂、增加車次,并將鐵路路線延伸至倫敦希斯羅機場等。這樣不僅能取得同樣效果,還能省下大量時間和金錢。他表示,建設高鐵,投入1英鎊可能只產生1.7英鎊的收益。同樣的資金如果投到西海岸地區的鐵路線上,回報可以高達6倍。
在阿斯特勛爵看來,那種“不建高鐵英國就會落后”的看法也是錯的。他說,不少國家有高鐵,是因為“那些國家沒有英國那么先進的鐵路或高速公路網,也沒有高密度的人口,有大片空地適合建高鐵”。
也許是不想節外生枝,對岳父的批評,卡梅倫沒有公開回應。但是,他在多個場合繼續宣傳高鐵的好處,這也算是一種側面的回答了。
不只是家事 卡梅倫與岳父在高鐵問題上的分歧,被媒體當做了一個炒作熱點。不少媒體將“首相的岳父反對高鐵”當做新聞噱頭。但實際上,阿斯特勛爵的意見,代表著一批人的看法。
就在高鐵項目獲得批準之際,英國有70多個團體群起反對。 “終止高鐵2號運動”成員魯凱說:“供富人專用的高速列車是個愚蠢的點子,這是英國無法承受的奢侈?!?1名英國政商界名人和經濟學家聯合致信媒體,稱如果政府真想促進經濟增長,應有更好的辦法,而不是讓每個家庭多負擔1000多英鎊的投資。在英國議會,高鐵2號被一些議員形容為“昂貴而無用的東西”。保守派議員里茲薩姆說它“在建成之前就已經過時了”,還有人以荷蘭兩年前建成通車的高鐵為例,警告當局謹慎考慮客流量問題。荷蘭高鐵線路造價70億英鎊,但因票價昂貴,空座率高達85%,每日虧損32萬英鎊,荷蘭政府不得不用2.5億英鎊進行救助。
針對外界的批評,英國政府對原計劃也做了修改。比如,將在白金漢郡等風景區修建“綠色隧道”,讓高鐵在隧道中穿行,避免破壞景觀。但輿論的批評聲音依然沒有減弱。更有媒體認為建高鐵純屬“作秀”,稱高鐵適合面積廣袤的國家,英國卻領土狹小。高鐵讓商務旅行者多了個選擇,但目前火車的頭等車廂已經門可羅雀。如果納稅人每年負擔10億英鎊的高鐵利息,只是讓富人提早半小時抵達目的地,實在劃不來。
《經濟學家》雜志等媒體則載文批評高鐵可以縮短地區貧富差異之說。文章稱,建了高鐵未必能縮小貧富差距,倒可能適得其反。中心城市的大公司借助便利的交通條件,讓業務延伸到更大區域,使貧困地區企業更難發展。比如西班牙,建了高鐵后,發達的馬德里商業人口大增,相對落后的塞維利亞商業人口相應減少。在法國,企業總部紛紛遷至巴黎,便利的交通使巴黎的商人們更少在外地過夜。這都是政府“高鐵理想”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現在,這些疑慮與質疑仍然沒有消除,預示著英國高鐵的建設不會一帆風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