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語文學習的自我監控能力是在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中,將自己正在進行的語文學習活動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的計劃、監察、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過程,具有其特殊的特征。語文學習的關鍵之一是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因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自我監控能力尤為重要。
關鍵詞: 語文學習 自我監控能力 培養策略
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認知心理學的興起促使人們開始從信息加工的角度來探討智力。人們發現,在所有認知過程的背后還存在著對認知過程本身的認知過程,這就是“元認知”(met cognition)①。由于元認知的實質就是人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亦即人的自我監控,因此,對元認知的研究必然聚焦在對自我監控能力的研究上[1]。那么,究竟什么叫自我監控能力?自我監控能力與語文學習究竟有什么關系?怎樣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自我監控能力?
一、自我監控與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
(一)自我監控。
監控就是通過檢查、考核、評比、總結等形式和手段,及時收集關于被監控系統活動進展的種種信息,按照計劃規定的目標、政策和原則,為消除目標實施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異而采取進一步的操作與管理措施,以糾正偏差和失誤,使事情朝預期方向順利發展[2]。綜合以上論述,我們可以認為,監控實質上就是借助反饋實現的有效控制。
自我監控能力則專指監控主體與監控對象統一的智能監控。它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方式之一,正是由于具有自我監控能力這一高度濃縮著主體能動性的活動方式,人類才得以進化成為主宰地球的“智能動物”[3],個體才得以發展成為掌握現代知識與技能的合格人才。
?。ǘ┱Z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自我監控能力對人的學習、發展起著非常大的作用。那么它與語文學習有著怎樣的關系?
所謂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指的是在語文學習中作者能自覺地計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語文學習過程,知道做什么,能根據目標制訂計劃(我會怎樣為完成語文學習內容,安排策略),能激活已有知識(運用自己頭腦中有關生活方面的知識),能評價行為(及時對一篇課文的清晰性、完整性、一致性、錯誤性進行覺察與修改),等等。
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說,自我監控能力是影響語文學習質量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正是由于有了語文學習的自我監控能力,學生才得以對自我進行審視與反省,進而才得以樹立自己的奮斗目標,制訂語文學習的行動計劃,從而為語文學習奠定基礎。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從目標的樹立,方向的確立,到計劃的制訂,其中每一步驟的順利完成都是以學生語文學習的自我監控能力為手段的。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學生語文學習的自我監控能力與語文學習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它關系到語文學習的質量。因此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十分重要。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學生要想學好語文,就應該培養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
二、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互換角色。
互換角色是教師與學生輪流承擔教的角色(如主持課堂討論)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由于通過變換角色將教師示范監控活動和學生學習、實踐自我監控活動置于自然的情境中,因此十分有利于學生學習、實踐和掌握有關的監控策略。特別是承擔教的角色可使學生自然地擔負責任,積極模仿教師示范的監控活動,并進行練習。如教師親身示范參與語文學習活動,學生擔任老師,就是一改只有教師評價學生的語文學習,而讓學生評價教師的語文學習。由于學生每提一條修改意見,就是一次體驗與發現,因此,通過對教師語文學習活動的評改,學生不僅能模仿教師語文的學習策略,仿其思路,而且能把切身的感受不斷向內部轉化而上升為深刻的感悟,使認識結構和情感品質得到完善。
?。ǘI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實施自由的、開放的課堂教學。
由于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著微笑,帶著期待和激勵走進教室,追求輕松愉快的教風,創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這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使學生的智力從“常態”躍遷到“激發態”。讓學生自由地提出問題,并自己選擇特定的策略付諸實施,嘗試解決問題。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在反復實踐、反復練習中得到提高。課堂上,民主的提問、討論、爭論都是實踐自我監控技能的機會。
在開放式課堂中,由于較少的外部控制,學生能自由探索,在朝著目標前進的過程中,會發現偏差,自我調整,每達到一個子目標,學生自己總是會作一下自我評價,以確定子目標的價值。在反復的“控—調—控”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監控能力的提高。
開放—自由式課堂教學,實際上是鼓勵學生不是關心如何取悅老師,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到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反饋、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除了有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之外,教師還應該注重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所能覺察到的教師在自我監控學習方面的教學水平,對學生自我監控學習能力的發展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影響。因此,對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在輕松、開放等宏觀策略上做到高屋建瓴,而且在具體的學習方法等微觀上也要做到洞悉入微。
三、結語
通過對學生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的定義、問題及培養策略等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是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特別是在當今語文教學存在著問題的時候,適應教學需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監控能力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自我監控能力已經成為新型人才的必備素質[4]。由此可見學生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和學生的語文素養,對于教育實踐有著很大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學生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的具體內容、對象,從中借鑒和吸取有效、適宜的成分,加以必要的擴展,從而使語文學習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方式和模式更加豐富、有效、具有針對性。
注釋:
①筆者認為所謂的“元認知”就是人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亦即人的自我監控。它在智力活動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它的提出受到了異乎尋常的作用。元認知是智力的一種形態,是構成智力的最重要因素。它是認知主體對自身心理狀態、能力、任務目標、認知策略等方面的認知。北京師范大學的董奇認為智力活動被視為包括知覺、感覺和記憶等基本的認知過程,也包括抽象思維、表征、問題解決和決策等高級認知活動的心理活動。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在所有認知過程的背后還存在著對認知過程本身的認知過程,這就是“元認知”。參見董奇.自我監控與智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參考文獻:
[1]董奇.自我監控與智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19.
[2]周勇.國外自我監控學習理論綜述[M].北京:心理發展與教育,1993:86-87.
?。?]上官子木.創造力危機——中國教育現狀反思[J].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2:10-13.
?。?]董奇.學習動機、歸因、自我效能感與學生自我監控學習行為的關系研究[M].北京:心理發展與教育,199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