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完畢,按照往年慣例,我又會“秋后算賬”,對今年的莊稼播種、收獲等工序進行總結,以便為明年的耕種提供幫助。
通過對比莊稼的耕種與收成,我發現實施油糧間作模式可使種植效益倍增。
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我就開始準備地膜,點播油葵,油葵的行距之間再點播玉米。這種間作模式除了便于管理之外,也為莊稼的生長起到了很好的互補作用,便于莊稼的光合作用,以及通風、蓄水。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密植式間作模式,還能有效防止雜草的生長,便于有機養分被莊稼吸收,轉化成有機肥料,促進莊稼的根壯、苗旺,促進果實的飽滿及著色。與此同時,還可以起到防止喜鵲等鳥類啄食油葵的作用,因為郁郁蔥蔥的玉米秸稈被風一吹,像是有人走動,如果再在秸稈上裝飾上一些紅布條之類的物品,更會以假亂真,起到驅鳥的效果。
按照1畝地收獲300千克油葵計算,3千克油葵可榨1千克油,每千克油葵油可賣18元錢,每畝地可收入1800元;春玉米可以達到畝產500千克,按照1千克玉米賣2.6元計算,又是1300元的收入,也就是說,一畝地一年就可以收入3100元以上。
收獲了頭茬油葵與玉米之后,還可以點播二代玉米,二代玉米生長到秋后11月份,又會成為各大飯店和燒烤攤點搶購冬儲的香餑餑,平均一穗即可賣到0.8元,這又是一筆豐厚的回報。
(作者聯系地址:河北省平山縣南甸鎮北莊村郵編:0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