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草地不斷沙化、石漠化,降低了草地的生產力,影響了牧民的收入,提高牧草種植技術已成為急需解決的難題。筆者現結合工作實踐,就怎樣提高牧草種植技術提一些粗淺建議,僅供參考。
一、草種選擇
貞豐縣平均海拔1145.4米,年平均氣溫16.6℃,氣候溫和,適宜種植桂牧一號(雜交象草)、黑麥草、紫花苜蓿、白三葉、狗尾草、柱花草、鴨茅等牧草。為提高牧草產量,結合養殖需要,我們對以上牧草品種進行單種、套種試驗。試驗證明,在春夏季節單種桂牧一號(雜交象草)產量較高,并將其與農作物秸稈混合飼喂牛羊,效果顯著;在秋冬季節將黑麥草、紫花苜蓿、白三葉套種或將狗尾草、柱花草、鴨茅、白三葉套種,不僅產量極高,而且能有效解決冬季牛羊草料嚴重缺乏的難題。
二、土壤酸堿度改造
要種植出優質牧草,需要較好的土壤土質條件,為此,種植前應對土壤的pH值進行檢測,若pH值在6.5左右,可不改造土壤;若pH值在6以下,需用生石灰改造土壤。一般土壤pH值為4~6時,每畝施用生石灰300~100千克。
三、整地
在牧草種植過程中,很多牧民忽視對地塊的整理,直接將草種播入雜草、灌木叢生的硬土、板結土壤中,嚴重降低了草種成活率,有的草種雖能成活,因雜草、灌木搶肥,牧草長勢也較差,產量甚低。為此,我們大力推廣牧草種植整地,具體整地方法是:用牛耕或機耕翻土,然后將土耙平,并用鋤頭挖細,清除土壤中石頭、樹根、雜草,使種植地無雜物。
四、播種
1. 桂牧一號(雜交象草)的種植方式是以45度角扦插或移栽,每畝1600株左右。
2. 多年生黑麥草+白三葉+紫花苜蓿秋季混播,其用種量分別為:黑麥草1.5千克/畝、白三葉0.3千克/畝、紫花苜蓿0.2千克/畝。
3. 狗尾草+柱花草+鴨茅+白三葉秋季混播,其用種量分別為:狗尾草0.2千克/畝、柱花草0.3千克/畝、鴨茅1千克/畝、白三葉0.3千克/畝。
五、管理
出苗后,用三元復合肥做追肥,用量為10千克/畝;刈割利用后用尿素做追肥,用量為7.5千克/畝。
(作者聯系地址:貴州省貞豐縣白層鎮獸醫站 郵編:56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