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2012年1月9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教育廳頒布《廣西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我區于2012年開始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從今年秋季學期起,我區普通高中起始年級全部進入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
《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中課改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實事求是原則。借鑒區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經驗和做法,結合我區實際,研究制定各項工作的實施辦法,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客觀、科學地處理課程改革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杜絕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
二是因地制宜原則。根據我區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存在的差異,在全區統一規劃、同步推進的前提下。區分不同地區和不同學校,允許差異化發展。各地、各校按照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推進新課程實施工作。
三是以校為本原則。普通高中學校是推進課程改革的主體,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科研部門,要深入學校研究問題,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充分尊重普通高中學校的自主權和首創精神。充分發揮學校實施新課程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探索以校為本實施新課程的有效形式和途徑。
四是科研引領原則。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是一項理論性和實踐性極強的工作。各地教育部門、各普通高中學校要切實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門的合作,做好理論指導和專業引領,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和調動廣大教職工實施新課程、探索新課程、研究新課程的熱情與積極性。
五是通力合作原則。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和普通高中學校通力合作,采取有力措施,通過各種渠道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爭取社會各界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共同推進新課程實施工作。
據了解,實施高中課改的主要任務為:提高培養質量、實施三級課程、改革課程結構、實行選課機制、采用學分管理、重建評價體系、推進考試改革、促進教師成長等。其中改革課程結構、實行選課機制、采用學分管理以及重建評價體系是本次高中課改的亮點。
新的課程結構體系將普通高中課程結構分為三個層次,即學習領域、學科科目和模塊。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實踐活動八個學習領域。每一個學習領域由相近的學科組成。比如語文與外語同屬語言與文學領域,物理、化學、生物歸入科學領域。新開設的科目有通用技術和藝術。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塊組成,每一模塊都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并圍繞某一特定內容,整合學生的經驗和相關知識,構成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
在以上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執行選課制和學分制。其新課程由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構成,每學年教學時間為40周,社會實踐1周。每學期分兩段安排課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課,1周復習考試。每個模塊通常為36學時,一般按每周4個學時安排。學生學習一個模塊并通過考核,可獲得2學分。此外,研究性學習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三年共計15學分;學生每學年必須參加l周的社會實踐,獲得2學分;三年中學生必須參加不少于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獲得2學分;學生在三年中獲得l 16個必修學分(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15學分,社區服務2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選修學分28分以上(其中選修二至少獲得6學分),總共144學分方可畢業,
實施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實施課改以后,國家規定要推行學生成長記錄及綜合素質評價,要求把學生在高中三年的評價結果作為高考錄取的重要依據,同時推進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改革。要求學校建立符合普通高中新課程要求的發展性評價制度,學校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綜合運用觀察、交流、測驗、實際操作、作品展示、自評與互評等多種方式,為學生建立綜合、動態的成長記錄手冊,全面反映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成長歷程。
《方案》指出,在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要從以下方面著手,有效保障高中課改的順利進行。
一是組織保障。自治區成立了廣西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由自治區政府領導任組長,教育、財政、人事、編制、發改、國土、物價等部門負責人任成員,研究廣西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重點工作,在政策、投入、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和保障。自治區教育廳成立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具體統籌、組織、指導全區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的實施。
二是專業保障。自治區教育廳組建了廣西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專家團隊,其中包括14個學科課程指導專家組,12個項目指導工作組。專家團隊負責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分別制定學科指導意見和項目工作實施方案,以加強教學指導和科研引領,為廣西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提供理論支持和管理指導。
三是經費保障。從2012年起,各級財政將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經費納入預算并及時撥付到位,用于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所需的教師培訓、隊伍建設、校舍建設、課程資源配置、專業教室建設等支出。
四是政策保障。自治區研究制定與課程改革密切相關的教師配備及教師工作量標準、經費投入、教學管理、督導評估、考試改革、條件裝備等配套政策。從政策層面保障我區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
據了解,除了頒布《廣西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外,廣西還將出臺20多個配套文件,下一步,還將遴選出若干樣本學校作為模板,以推動全區460所高中全面實施課程改革。
(阮旭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