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城市晚報》報道,近日,沈陽雨田中學總校區初三年級全體師生乘坐10輛大客車,在路途上顛簸了近3個小時后,終于抵達位于鞍山南郊的一所大學。說起來有些荒唐,學校如此大費周折地折騰,竟然是為了補課。而之所以選擇去鞍山補課,是因為如此一來,沈陽的教育管理部門就管不著了。此事經媒體曝光后,遼寧省教育廳要求徹查。
【點評】有關部門可以制止并嚴肅處理一次“跨市補課”,但追求升學率的沖動恐怕誰都沒有辦法將其熄滅,只要我們的教育管理部門對學校的評價方式不改變,依舊還是以升學率作為重要甚至唯一的評價標準,那么就無怪乎學校要變著法子補課了。所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摒棄應試教育:實行多元化的學校考核評價體系,才能有效地杜絕這類現象的發生。
“皮紋測試”彰顯教育功利主義
花上1200元錢,用油墨把指紋捺在紙上,再掃描進電腦進行分析,就能解讀大腦密碼,測出孩子的先天智能和潛能,并得出最優發展方向。近日,這種所謂的“皮紋測試”技術在山西太原一些幼兒同中悄然流行。醫學專家認為,這種測試缺乏科學依據,極具欺騙性,屬偽科學。(《京華時報》1月31日)
【點評】除了指責園方借機斂財的不良行徑外,我們還應該追問為什么還會有這么多家長\"k-當”。許多’家長不惜花上千元錢為孩子做測試,大多還是功利主義作祟,家長迫切希望知道孩子日后的“前程”和“出息”。但殊不知,過早給孩子定性,極有可能會對孩子的教育發展產生誤導而使之錯過嘗試其他教育的機會,如果硬逼著孩子培養與其意愿不符的特長,這豈不是耽誤孩子的前程?與其利用指紋預測弦子未來,不如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只有全面發展了,才會有利于孩子在將來社會上立足。
小學生天價聯歡不值得提倡
據《京華時報》報道。2011年12月18日下午,北大附小4年級2班在一家五星級酒店舉辦聯歡會引發關注。記者從酒店方面了解到,聯系租賃場地的是一名學生家長,18日下午,該班級租用了酒店3層的卡內基大廳辦晚會。場租費為8100元。聯歡會結束后,約有30名家長和學生前往酒店餐廳吃自助餐,餐費為每人240元。相關人員稱,場地費由在場學生平分。每個家庭需支付200元左右。該校的一名負責人表示不鼓勵這種做法。
【點評】按理說,人與人之間的消費層次本身就有差異,倘若經濟條件許可,只要不違法,不違背基本道德底線,怎么花都是個人的喜好與自由。雖然這場在五星級酒店的班級聯歡花費不菲,但對于北大附小的學生家長們而言,或許并不是什么經濟負擔。但孩子容易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此一擲千金地為孩子舉辦活動,可能會使孩子日后養成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所以,這樣的天價聯歡不值得提倡。
不宜對學生貼“標簽”
據《揚子晚報》報道,寒假前,孩子得了“三好學生”稱號,家長并不感到驚喜,因為一個班光得“三好”的就有一打。再加上進步之星、體育之星、陽光少年等表彰,幾乎人人都有獎!對于孩子一學期的表現情況,很多家長心態復雜:既希望孩子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拿獎,又希望這樣的獎不要太多。南京一位知名小學負責人坦率地表示:“正是升學需求和家長的這種‘要獎’心理讓學校在評獎問題上很為難,有時不得不增加名額順應‘需求’。”針對這類現象,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發微博稱:“不僅三好學生,什么一二三道杠,什么班長副班長統統該取消,小學生就應當是快樂學習,自由成長,沒有尊卑高低之別……”這些言論引來諸多爭議與反思。
【點評】在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的前提下,適當的激勵教育還是很有必要的,問題就出在給學生貼標簽、對學生實行“一刀切”的評價上。倘若能轉變方式,不出現“三好”“優秀”的“標簽”,而只是對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另一種形式的鼓勵,比如獎勵一本書、一幅畫,以鼓勵其發揮自己的特長,對別的孩子也能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另外,找到一種合適的升學選拔方式也極有必要,畢竟“有需求才會有市場”,升學機制公平了,這類“人人都要評三好學生”的事情才可能銷聲匿跡。
免費教育,錢不是問題
據《法制日報》報道,就在很多家長為托幼費始終居高不下而糾結時,新疆和布克賽爾縣決定從今年起率先在新疆推出學前教育免費政策,這是該縣繼2011年開始對全縣高中階段學生免除學費之后,實施的又一項惠民新政。這意味著,該縣的學生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可以享受15年的免費教育。據了解。2011年該縣投人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達2455萬元,投入學前雙語幼兒園教育保障經費231.3萬元,財政共承擔高中階段免費教育資金226.39萬元;2012年起,該縣將投入260萬元,在全縣實施3年學前教育免費政策,該政策將惠及該縣11所幼兒園的2304名孩子。
【點評】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早在1993年時就已經提出教育經費要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2012年又把“進4”作為教育發展的目標。現在西部這個欠發達地區做到了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全免費,不免讓發達地區汗顏。新疆的例子說明,實現教育免費。錢或許不是最大的問題。實際行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