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納巖桃是日本山梨縣選育的中早熟優良品種,2006年引入我場。該品種果實碩大,外形美觀,風味佳,口感好,硬度大,耐貯運,豐產性能好,經濟效益高。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植物學特征
葉片長橢圓披針形,綠色,葉柄短,1年生枝條綠色,陽面淺紅色,中果枝節間長度1.85厘米。花枝粗度中等,花芽著生密,夏季修剪的多為復花芽,花鈴形,花瓣粉紅色,花粉中等。
1.2 果實主要經濟性狀
果實扁圓至圓形,果頂平;平均單果質量370克,最大670克;果面光潔,茸毛稀短,整果鮮紅,色澤艷麗,果肉白色,汁多,風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12.5%~14.0%,黏核,品質極優。成熟后留樹25天不軟,無裂果,耐貯運。
1.3 生長結果習性
該品種萌芽率高,成枝力強,生長旺盛。花芽著生良好,2~3年生的樹以長果枝結果為主,4年生以上的樹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自花結果率高,豐產性能好,正常天氣情況下自花授粉坐果在40%左右。遇到惡劣天氣需要人工輔助授粉,栽植時需配10∶1的授粉品種。苗木定植第2年平均畝產1000千克,第3年2350千克,極豐產,有望成為中早熟桃更新換代的優良品種。
1.4 物候期
在徐州地區3月上中旬開始萌芽,3月下旬初花,4月上旬盛花,花期7天左右,6月下旬開始著色,7月上旬果實成熟,果實生育期85天,10月下旬開始落葉。
2 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2.1 選擇園址、定植
選擇地下水位1米以下,疏松透氣,有機質含量較高,微酸性的砂壤土建園,地勢要平坦,力爭做到旱時能灌,澇時水能及時排出,避免重茬。栽植時間秋季落葉后(11月中下旬)為最好,要選擇2年生壯苗,采用南北行起壟定植,株行距3米×4米,根據墑情澆足水后每株用1米見方地膜覆蓋。
2.2 肥水管理
定植前畝施發酵圈肥5000千克或餅肥,干雞糞200千克。苗木成活后每株施優質復合肥50克,6月下旬前根施3次優質磷酸二銨加尿素,每株100克,7月下旬每株施多元素復合肥100克。為控制生長,促進花芽形成,7月中旬至8月上旬噴2次15%的多效唑200倍液,間隔10天。9月下旬之前施足施好基肥,次年2月下旬株施優質尿素150克加硫酸二銨100克,5月下旬株施復合肥加硫酸鉀250克,每次施肥要結合土壤墑情進行,最好是在雨后,如遇天旱要帶水根施。
2.3 整形修剪
春天萌芽前在50厘米高度處選擇飽滿芽帶定干,要求剪口下有3個飽滿芽。幼樹生長旺盛,夏季修剪特別重要,以整形為主,盡快擴大樹冠,保持3大主枝優勢生長地位,培養成牢固的骨架,為今后的高產、穩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待新梢長至40厘米左右時,選出著生部位方位較好的3個壯枝為3大主枝,任其生長,其余的要反復摘心,待長至80厘米時要及時拿枝,疏除或從基部扭傷,控長開角。冬剪時,僅對3大主枝的延長頭短截,角度太陡的進行撐拉,對過密枝,外圍強旺枝要徹底疏除,背上、內膛直立的枝條要從基部2~3個癟芽處去除。削弱外圍,充實內膛,做到層次分明。
2.4 花果管理
在花蕾露紅初期及幼果膨大初期各噴1次150倍液PBO,及時疏花疏果,疏花要在開花前4~5天進行,疏果在落果后30~40天進行,宜早不宜晚。長果枝留3~5個,中果枝留2~3個,短壯果枝留1個,其余果枝不留果,定果后葉果比例要保持30∶1左右。
2.5 病蟲防治
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按照病蟲害發生的規律,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害。
2.5.1 農業防治 合理修剪,保持樹冠通風透光。合理負載,保持樹體健壯。采用及時剪除病蟲枝清除枯枝落葉及地面雜草,樹干涂白,挖樹盤,地面覆膜,科學施肥等有效措施抑制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5.2 物理、生物防治 用糖醋液、黑光燈、樹干纏草,黏著劑和防蟲網等撲殺害蟲。保護瓢蟲、草蛉、捕食螨等天敵;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他代謝物,利用昆蟲性外激素等誘殺害蟲。
2.5.3 化學防治 3月上旬花芽萌動前噴施一遍5波美度石硫合劑,殺死越冬病蟲卵。桃花露紅時噴10%吡蟲啉4000倍液。4月中旬(落花后)至桃采收,根據天氣情況,間隔10~15天交替噴50%多菌靈800倍液,80%的代森錳鋅1500倍液,有效成分含量18克/升阿維菌素3000倍液和有效成分含量25克/升溴氰菊酯2500倍液。防治炭疽病、褐腐病、瘡痂病、細菌性穿孔病和蚜蟲等其他病蟲害。5月中旬至6月上旬(麥收前后)注意白粉病和桃蛀螟產卵情況,及時噴20%粉銹寧1200倍液和3000倍液菊酯類農藥加以防治。同時要注意蚜蟲,紅白蜘蛛、綠葉蟬、介殼蟲、草履蚧,潛葉蛾、刺蛾和紅頸天牛的危害。
(作者聯系電話:15162164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