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義,琚瑞喜
磨損引起漏風對燒成系統的影響
False Air Influence the Burning System Caused by Wear
李天義,琚瑞喜
燒成系統漏風是制約預分解窯系統充分發揮其功效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響系統的運行工況,降低系統產量,增加能耗,加重風機和收塵的負荷,其中,因磨損引起的漏風對燒成系統的影響很大。本文就我公司出現過的這類漏風及應對措施作如下淺析。
(1)原因:入窯生料長期對分隔輪下料器葉片磨損,增大了葉片與殼體之間間隙。
(2)影響:C1旋風筒內高于300℃的熱風穿入生料輸送斜槽,將透氣層燒壞,一條新透氣帆布只能使用6個月。
(3)措施:利用停機或檢修時間,用耐磨焊條補焊回轉下料器葉片,減小葉片與殼體間間隙,消除漏風。
(4)效果:入窯分隔輪消除漏風后,延長透氣帆布層使用壽命6個月以上。
(1)原因:C5翻板閥因物料長時間磨損,翻板閥鎖風不好,形成內漏風,窯內高溫氣體從下料管內經過時,進一步增加翻板閥閥體溫度,惡化物料對其的磨損程度。
(2)影響:下一級氣體從下料管內經過時,會使預熱器收集下來的物料重新上升,在預熱器內造成惡性循環;下料管內因竄風結皮嚴重,每兩個月只要有停窯機會,就得清理下料管一次,一般結皮厚度50~80mm。
(3)措施:適當增加翻板閥桿上的配重,盡量鎖嚴翻板閥,檢修時更新翻板閥。
(4)效果:減少了物料在下料管和旋風筒之間的上下循環,換新翻板閥后5個月沒有發現C5下料管結皮。
(1)影響:大顆粒熟料掉入篦室內,影響篦室通風,還有可能卡住弧型閥,影響下料;大量冷風從磨損篦板空洞處吹入篦床,將熟料吹穿,降低了熟料冷卻效率。
(2)原因:窯皮塊在篦板上停留時間長,紅河現象嚴重,長時間內紅料將篦板燒壞,或檢修時更換的某一塊篦板質量有問題被提前燒壞。

(3)措施:精心操作,控制好回轉窯熱工制度,避免掉窯皮大塊,減少或杜絕紅河現象;利用停機或檢修時間換新篦板。
(4)效果:經采取措施,5月份換了部分新篦板,至今沒有再出現篦室內掉入大塊熟料卡弧型閥現象,篦床上明顯減少了空洞、吹穿等情況。
(1)原因:弧型閥閥板因物料磨損關閉不嚴而漏風。
(2)影響:篦室漏風降低篦冷機有效冷卻風量,熟料不能充分冷卻,二、三次風溫偏低;篦冷機熱效率下降,出篦冷機熟料溫度在200℃以上。
(3)措施:關閉弧型閥,并調整開、關位置的限位開關狀態,閥板能夠全開或全關;延長關閉時間,形成足夠的料封;閥內閥板磨損可補焊或者換新。
(4)效果:經采取措施后,明顯減少了篦冷機出紅料的現象,出篦冷機熟料溫度降至160℃以下。
(1)原因:熟料入庫時與溜子壁長期摩擦,最后破損,溜子內負壓將空氣吸入。
(2)影響:冷風從磨損處漏入熟料庫內,增加收塵器負荷,降低收塵效率。
(3)措施:利用停機或檢修時間補焊溜子破損處,溜子內增設襯板,減小熟料與殼體間磨損,改變溜子形狀,制作階梯式溜子,實現料磨料效果。
(4)效果:經采取措施后,收塵器收塵效率提高,熟料庫頂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
(1)原因:磨板或秤體材質問題和煤粉長期磨損造成間隙不均,出現漏風現象。
(2)影響:磨板運轉不平穩,下煤不暢甚至出現斷煤現象,一個班有時斷煤2~5次。
(3)措施:在入喂煤秤前的送煤風機管道上加一旁路防風閥,直入收塵管道,根據喂煤秤工況調節放風量,確保喂煤秤工作時有適量的風量和風壓,檢修時用耐磨焊條對秤體磨損處進行補焊或更新。
(4)效果:采取措施至今5個月,很少再出現斷煤現象。
(1)原因:在剛點火升溫時打開點火煙囪,當投料生產后,要關閉向外排出預熱器系統的廢煙氣,防止系統漏入冷空氣。此處閥門一般是用電動推桿,如電動執行機構發生故障,或需人工關閉時而關閉不嚴,即產生漏風。長時間漏風對閥板產生風蝕造成漏風惡化。
(2)影響:增加窯尾高溫風機負荷,降低廢氣溫度,C1出口溫度在295~300℃,影響余熱發電。
(3)措施:用軟性密封材料或經常用泥巴對蓋板四周漏風處進行密封。
(4)效果:采取措施后,同等工況下,C1出口溫度增加到300℃以上。

(1)原因:人孔門、搗料口密封不嚴,而長時間漏風對蓋板處產生風蝕,造成漏風惡化。
(2)影響:降低旋風筒旋風效率,降低氣體與物料的熱交換。但是,人為漏風會使閃動閥處大大減小負壓抽力,即減小漏風的動力,下一級的熱風就不會在此托住即將離開旋風筒的物料,可以避免堵塞,該方法不太經濟,所以不宜提倡。
(3)措施:用軟性密封材料對蓋板四周漏風處進行密封。
(4)效果:經過對預熱器系統孔、門進行漏風密封,C1出口O2含量由2.6%降低到2.2%。
(1)原因:冷風套長期受熱腐蝕;密封擋圈脫落;窯頭密封漏灰斗鎖風閥失靈;魚鱗彈性片因鋼絲繩壓得過松密封效果不好;鋼絲繩壓得過緊或受窯頭正壓熱氣流的影響彈性片變形嚴重。
(2)影響:降低入窯二次風溫和風量;增加窯內冷風量;降低篦冷機冷卻供風,增加熱損耗;嚴重時窯頭出現正壓,飄落出的飛沙料一個班清掃20kg以上。
(3)措施:加固或補焊冷風套受熱腐蝕處;重新安裝密封擋圈;修復窯頭密封漏灰斗鎖風閥并調節其靈敏度;適度調節魚鱗彈性片鋼絲繩的壓緊度,更換嚴重變形、損壞的魚鱗彈性片。
(4)效果:窯頭冷風套出現正壓現象減少,飛沙料減少了2/3。
(1)原因:各風道因風蝕磨穿,風道的變化會改變火焰形狀。
(2)影響:改變火焰形狀,火焰分叉沖刷到窯皮,筒體局部溫度偏高,降低窯襯的使用壽命(窯口向內第9環磚換新后兩個月厚度只有130mm);火焰頂住物料,沖擊物料,造成頂火逼燒,未完全燃燒的煤粉被翻滾的物料所包裹,燒成帶還原氣氛嚴重,物料中的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形成黃心料,降低熟料的質量;還原氣氛嚴重的窯內氣體被帶入預熱器系統,入預熱器的物料與還原氣體混合,降低物料出現液相的溫度,使預熱器系統結皮,甚至堵塞。
(3)措施:合理調節燃燒器內外風量,將風道磨穿處補焊或更換新的燃燒器。
(4)效果:更換燃燒器后,窯口向內第9環磚厚度130mm,使用了4個月后,厚度110mm。
(1)原因:由于這種密封涉及到運動部件與靜止部件之間的封閉,完全做到密封并不容易,有少量的漏風風蝕密封材料,逐漸造成漏風越來越嚴重,影響到各室間的風壓。
(2)影響:各篦室之間竄風,勢必使高壓風向低壓風室流竄,降低了吹透高溫段高阻力篦板冷卻熟料的能力,極大影響了高溫段熟料的急冷效果。對用充氣梁的高壓室,從低壓風室向高壓風室的竄風,也不利于低溫段熟料的冷卻。
(3)措施:合理調節各室冷卻風機風量,減少竄風現象,在停窯時要對密封裝置認真檢查與維護,如有破損要立即換新。運行中要認真檢查各風室的密封效果,為此,篦下風室必須設照明裝置,觀察窗要完整潔凈,檢修后要關嚴風室間的擋門。
(4)效果:經過各風室之間的再次密封,發現密封效果越好,密封裝置越不易損壞;密封效果越差,密封裝置風蝕現象越嚴重。

(1)原因:三次風管閘板閥處、彎管處澆注料因風蝕磨損,最終將管壁燒透造成漏風。
(2)影響:窯尾高溫風機排出的風量風壓一定時,前后不平衡將會導致窯風過大,致使燒成溫度降低,高溫后移,窯尾溫度及負壓升高,三次風溫風速均降低,爐內煤粉燃燒不完全,形成系統溫度倒掛,高溫致粘結堵塞;三次風過量,致使燒成還原氣氛濃重,尾溫低,窯尾有害成分富集而阻塞,通風陷入惡性循環。
(3)措施:正常運轉時,合理調節三次風管風量,暫時用“背書包”方式處理,長時間停機或檢修時重新打澆注料。
(4)效果:三次風管檢修后,熟料燒成還原現象明顯減少。
(1)原因:冷卻風機風道因長期風蝕破損,風機吹入冷風在壓力的作用下向外漏風;風機有震動現象,風箱焊縫裂開。
(2)影響:減小風量,降低風壓,降低熟料冷卻效率。
(3)措施:合理調節風機供風量;臨時處理,降低該風機供風量,對破損處進行補焊。
(4)效果:風箱破損處補焊后的風機風壓明顯升高。
(1)原因:窯尾密封石墨塊因磨損嚴重,與窯筒體間形成縫隙而產生漏風。
(2)影響:漏入的冷風會改變物料在預熱器內的運動軌跡,降低其旋轉運動速度,容易導致物料堆積;同時,冷風與熱物料接觸,極易造成物料冷熱凝聚,粘附在預熱器筒壁,導致結皮或產生大量結塊;窯尾密封處的漏風還會與未充分燃燒的燃料重新反應,導致局部高溫引起結皮,大量的結皮影響系統風的順暢運行,從而導致系統運行不穩定;窯尾漏風還會直接影響到窯內煤粉燃燒需風量,甚至出現煤粉燃燒不完全,不僅增加用煤量,而且還增加窯尾CO的含量,也會造成上升煙道處形成結皮。
(3)措施:確保石墨塊質量,有停窯機會時更換新石墨塊。
(4)效果:換新石墨塊后,同等工況下,高溫風機電流由136A降低至132A。
(1)原因:下料管排灰閥板長時間活動,閥板軸一直運轉而自然磨損,產生漏風。
(2)影響:漏入的冷風與熱物料接觸,極易造成物料冷熱凝聚,粘附下料管壁,導致下料管結皮堵塞。
(3)措施:及時修復下料管排灰閥軸孔磨損處或換密封。
(4)效果:排灰閥漏風解決后,該下料管結皮明顯減少。
目前就水泥廠而言,燒成系統漏風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盡可能減少系統漏風,也是降耗增效的一項重要措施。隨時關注整條生產線系統漏風情況,及時消除漏風點,以減少其不良影響,是一項長期細微的工作。
[1]琚瑞喜,徐新慶.系統漏風對水泥生產的影響及措施[J].新世紀水泥導報,2011,(4):16-18.
TQ172.622.29
B
1001-6171(2012)04-0098-03
通訊地址:登封市嵩基水泥有限公司,河南 登封 452478;
2011-12-15;
沈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