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 剛 本報特約記者 張家齊
韓國經濟政策研究院4日發表研究報告宣稱,當前朝鮮軍力達到“歷史巔峰”,整體戰力與韓軍不相上下。該報告引起諸多西方媒體的質疑。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4日認為,盡管朝鮮近年來在武器裝備的研制領域取得不少進展,但與獲得大批美國軍援的韓國相比,朝軍不僅裝備性能落后,而且燃料的缺乏也導致朝軍缺乏訓練和持久作戰的能力。“朝鮮雖然擁有部分軍事優勢,但打不贏戰爭”。
韓國經濟政策研究院的這份報告稱,朝鮮從上世紀60年代就宣布四大軍事路線,即“全民武裝化”、“全軍干部化”、“全國要塞化”和“軍事現代化”,并一直貫徹至今。該報告認為,當前朝鮮軍隊的坦克、高射炮、軍艦的數量創歷年之最,其中朝鮮潛艇的實力增長最令人矚目。雖然朝鮮戰斗機數量比1986年有所減少,但考慮到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俄制米格-29戰機,朝鮮的空軍力量也可算是歷史最高水平。韓聯社5日列出韓朝常規軍事實力的對比:在軍隊人數方面,韓國65萬朝鮮102萬;在火炮方面,韓國5400門朝鮮1.37萬門;在戰車方面,韓國2400輛朝鮮4100輛;在戰斗機方面,韓國460架朝鮮820架;在水面艦艇方面,韓國160艘朝鮮720艘;潛艇方面,韓國10艘朝鮮70艘。這些數據似乎都說明朝鮮常規軍力上的優勢。
經濟政策研究院的這份報告還大力貶低韓軍近年來獲得的先進裝備。報告說,雖然韓國海空軍裝備要優于朝鮮,但總體戰力并不占絕對優勢。以空軍為例,雖然從先進戰機的數量上看,韓國空軍要遠超朝鮮空軍,但“韓國現有戰機的性能并不比朝鮮戰機先進很多,真正發生空戰時仍很難在戰爭初期阻止朝鮮戰機發動突襲”。而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方面朝鮮更擁有絕對優勢。
“朝鮮軍力正處于巔峰”的結論引起眾多美國媒體的質疑。《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如果只和過去相比,朝鮮近年來在裝備發展上的確取得不少進展。例如最新型號的“天馬虎”主戰坦克性能已接近早期俄制T-72的水平,朝鮮自制微型潛艇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必須要注意的是,以西方標準來看,即便朝鮮最先進的海空軍裝備也非常落后,主力裝備服役時間較長,老化問題嚴重。而且較低的燃油供應意味著朝鮮不能維持長久的軍事行動。報告認為,“朝鮮或許在開戰初期能擁有優勢,但是美國和韓國的空中力量將很快扭轉局面”。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羅列了一系列朝軍主力裝備的情況。同樣以空軍為例,韓空軍擁有的208架KF-16和近50架F-15K戰機在整個亞洲也算得上性能出眾。它們普遍裝備有各種導航/瞄準吊艙以及機載精確制導武器,在對地攻擊能力上甚至超過日本航空自衛隊。朝鮮空軍戰機雖然數量更多,但大多是老舊型號,包括190架米格-15、120架米格-17(或殲-5)、180架米格-19(或殲-6)、175架米格-21(或殲-7)、46架米格-23和16架米格-29。除了米格-29外,其他飛機機齡都超過30年,尤其是約300余架米格-15/17屬于古董級,只能勉強用于訓練。2006年以來的國際制裁讓朝鮮裝備的現狀更為堪憂。美國情報機構認為,朝鮮的米格-29能正常起飛作戰的數量不會超過10架。
類似情況在朝韓的陸海軍裝備對比中同樣存在。“戰略之頁”網站稱,韓軍K1A1主戰坦克性能全面超過朝鮮“天馬虎”,而韓國海軍萬噸級宙斯盾驅逐艦對朝鮮的小型炮艇更具備壓倒性優勢,近年局部沖突證明,這種武器質量的差距很難用數量優勢彌補。“戰略之頁”另一篇報道則說,訓練差異也不利于朝鮮。報道稱,近年來由于燃料和零部件的匱乏,朝鮮戰機和軍艦很少出動和訓練,嚴重制約朝軍的現代化戰爭能力。而韓國在武器裝備、維護和部隊訓練方面,每年花費的資金是朝鮮的40倍之多。
經濟政策研究院認為,如果韓朝爆發戰爭,朝鮮將在韓軍優勢武器無法發揮作用的局部地區進行攻擊。以“天安”艦和延坪島事件為例,朝鮮會挑選韓軍裝備無法充分發揮的時間和地點發動進攻。西方媒體承認,朝軍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特種部隊領域占據明顯優勢,但從整體裝備和訓練水平來看,朝軍與美韓之間的差距日益明顯,這一點很難在短時間改變。▲
環球時報201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