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協動態

3月13-15日,中國科協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學習貫徹落實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精神,胡錦濤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意見》。會議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陳希主持,黨組副書記程東紅,黨組成員張勤、徐延豪、王春法出席會議,機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上,陳希傳達了胡錦濤、賀國強同志在第十七屆中央紀委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和李長春同志在全國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座談會的講話;徐延豪傳達了兩會主要精神;黨組成員、各部門、各單位結合會議內容和自身工作,交流學習體會,研究提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措施與改進意見。陳希結合會議內容,就近期有關工作談了三點意見:一是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積極主動扎實做好各項工作,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順利召開。二是按照保持黨的純潔性要求,加強科協系統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三是重視和加強科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
3月19日,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程東紅到廣西貴港市調研。程東紅先后到貴港愛凱爾集裝箱港務有限公司碼頭、東湖整治開發工程、馬草江公園、中強·普羅旺斯小區、市氣象局進行了調研,對貴港市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在貴港市中強·普羅旺斯小區,程東紅重點調研了貴港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中強·普羅旺斯小區天文臺科普教育基地。該基地是貴港市利用社會資源創辦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也是貴港市內唯一配備天文臺的科普教育場所。程東紅說,利用社會資源建設科普教育基地是貴港科普工作的一個亮點,希望貴港市大力支持基地建設,不斷完善科普設施,壯大科普隊伍,讓科普基地發揮更大的作用。在貴港市氣象局,程東紅詳細了解了貴港市氣象科普工作開展情況,勉勵正在參加氣象科普活動的貴港市高級中學的學生們認真學習科學知識,掌握更多的科技常識,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程東紅對貴港市氣象科普工作業務化、常態化表示肯定。她說,地方科協要與氣象部門加強合作,通過科普宣傳,將氣象預報預測轉化為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百姓民生;要不斷強化科普工作的群眾性,實現社會化的普及,發揮科普工作在防災減災中的重要作用。
被譽為“可敬可信可用的編外科技大軍”的湖南省各級老科協組織,近年來在湖南“四化兩型”建設中不斷創新工作,備受社會關注和好評。湖南省廣大農村擁有一大批退休回鄉的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師、老醫生、老干部,加上有一技之長的致富能人和能工巧匠,蘊藏著豐富的老年人才資源。隨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觀念深入人心,農村基層干部和廣大群眾都非常歡迎身邊的老年人才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作用,老科技工作者也希望有一個發揮余熱的平臺。近些年來,湖南省市州縣老科協在鄉鎮普遍建立了老科協組織,并在行政村逐步組建了一些老科協組織,將湖南老科協工作全面納入全省新農村建設的軌道。目前,湖南省成立老科協的鄉鎮和社區分別達到97.6%和38.6%,并且有15%的行政村建立了老科協組織。全省老科協會員已達14.5萬人。形成覆蓋了三湘大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相通,左右相聯的老科協組織網絡體系。湖南省各市州縣老科協把服務“三農”作為重中之重,近年來,積極協助各級黨委、政府開發楠竹、特色紅薯、中藥材及各類特色產品,面積達387萬畝,加上推廣新良種、新技術,為農民創造了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全省4萬多名老科技工作者共建科技示范園上千個、示范基地近3000個,培訓農民127.7萬人次,科技扶貧3萬多戶。隆回縣老科協和有關鄉鎮老科協著力助推金銀花產業,通過村老科協把創新改良品種、創新種植技術和加工工藝成果推廣到農戶,促進了金銀花產業的發展,隆回全縣目前金銀花產量已占全國60%以上,給廣大農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該縣麻塘山鄉橫排村原來是縣里的貧困村,市、縣、鄉、村四級老科協大力推廣金銀花后,這個村2011年金銀花總收入2913萬元,人均2.8萬元,成了縣里的首富村。湖南省老科協不僅在組織建設、服務“三農”、自我保健等方面創造了“湖南經驗”,而且注意充分發揮老科技工作者熟悉社情民情、善于組織協調、有知識專長的優勢,努力在社區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和諧社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等方面積極推動作用。湖南越來越多的老科協組織和老科技工作者主動當好“六員”,即:科學知識輔導員、黨和政府方針政策的宣傳員、鄰里糾紛的調解員、各級黨政機關的信息員、經濟發展的參謀員、中老年人健康長壽的保健員,經常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科學普及宣傳、自我保健講座、各種文藝娛樂等活動,為提高全省干部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技術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針對中國科協科技期刊出版面臨的轉變發展方式、期刊數字出版轉型、體制機制創新等實際問題,為及時把握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提出創新發展對策和措施,3月12-15日,中國科協學術與學會工作專門委員會調研組赴上海、云南開展科技期刊專題調研。調研組圍繞提高期刊國際學術影響力的核心因素、成功做法和經驗、高質量學術期刊辦刊環境因素、編委國際化、吸引優秀稿件、阻止稿源外流的關鍵措施、地方科技期刊如何滿足當地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突出問題等開展了調研。在上海調研期間,調研組與21種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和地方學會科技期刊出版單位負責人進行了交流座談,聽取了期刊出版單位的辦刊現狀和經驗,以及面臨的困難和建議。專家和編輯部代表本著創辦有國際影響力期刊的信心和熱情,對期刊發展中機制體制、創新、可持續發展等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意見和建議。目前上海地區有中國科協主管科技期刊33種、上海市科協所屬學會主辦科技期刊80種,其中許多是我國優秀科技期刊和品牌期刊。上海集中了一批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英文學術期刊,據2010年度SCI數據顯示,我國5種期刊影響因子在4以上。這些期刊具有顯著的國際學術期刊屬性,出版單位在堅持國際前沿辦刊理念、國際化運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學術質量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攀升??傮w來講,上??萍计诳霓k刊質量、學術水平、經濟效益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在全國處于先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方向。中國科協科技期刊創新發展調研云南座談會于3月14日在昆明召開。云南省科協所屬學會主辦科技期刊分屬于農業、化工、建筑、醫藥、電力技術等學科領域,體現了和地方經濟科技緊密結合的地域特點和行業依附特征。云南科技期刊更需提高整體辦刊水平,提高學術質量和影響力,加強出版能力建設,加大政府財政扶持力度,增加期刊數量,培育品牌期刊,使期刊發展更好地滿足地方科技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

近日,《中共河北省委辦公廳、河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籌辦工作的通知》下發。通知對全省各市委、市政府,省直各部門和人民團體提出要求,要認真做好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的籌辦工作。通知指出,河北省委、省政府對年會在河北舉辦十分重視。為了加強領導,團結協作,切實做好年會籌辦和服務工作,經河北省委、省政府領導同意,成立河北省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年會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同中國科協的聯絡溝通,督促籌辦工作的落實和重大問題的決策。通知強調,要充分認識年會的重大意義,借力年會,努力提高河北省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要站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年會的重大意義,統一思想,精心組織,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要把年會的籌辦過程變為廣聚科技資源、提高河北省科技創新能力的過程,變為廣納真知灼見、提高科學決策水平的過程,變為廣交科技英才、尋求科技合作的過程,力爭通過舉辦年會引進一批人才、對接一批項目、承接一批成果、簽訂一批合作協議、解決一批重大技術難題,使年會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通知要求,要圍繞年會主題,結合河北實際,認真謀劃組織好年會相關活動。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主題為:科技創新與經濟結構調整。各市黨委、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要根據年會主題,緊緊圍繞本地區、本行業的產業特征和行業特點以及技術、人才和項目的需求實際,認真謀劃組織承辦年會相關活動。一是各市要積極申報年會衛星會議和專題論壇。二是要認真做好技術、人才和項目需求征集工作。三是組織有關單位和科技人員參加年會。四是廣泛組織開展系列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