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張文雷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天津 300192)
“氯平衡”考驗產品結構“高成本”推動產業升級
——2011年中國氯堿行業運行狀況回顧及2012年發展預期
張文雷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天津 300192)
2011年,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氯堿主要產品的市場環境和行業狀況變化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涵義。價格攀升至歷史高位的燒堿與大幅下滑的液氯、PVC產品的對比,使得行業短期內 “以堿補氯”的盈利模式已基本確立。由此,氯堿行業傳統的“堿氯平衡”引發的企業耗氯產品選擇問題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面對2012年更為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高企的資源能源成本、持續擴大的行業產能規模均加重了未來市場上升的壓力。而政策層面包括環保、金融、信貸、安全等一系列直接或間接作用于耗能行業的政策導向,都預示著未來氯堿行業發展將面臨更為復雜的運行環境。
2011年,中國聚氯乙烯產量繼續維持高位增長。截止12月份,聚氯乙烯產量達到1295.2萬t,同比增長12.5%。在國內相對龐大的產能規模基礎上,聚氯乙烯裝置的有效利用率依然處于偏低水平,行業平均開工率在60%上下。新增產能的陸續投放依然成為國內聚氯乙烯產量逐漸增長的主要原因。
價格方面,年初,國內聚氯乙烯價格延續高位,前三季度市場波動幅度較為有限。但自三季度末開始,受市場貨源量持續增加造成的市場供需矛盾惡化的影響,聚氯乙烯價格自2011年9-10月出現大幅跳水,甚至在11月前后出現6 200~6 300元/t的低位價格。在國內外資源能源價格高位的背景下,電石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以及用電、運輸成本的增加等,均使生產企業面臨持續上漲的運營壓力,而龐大的供應量與下游行業需求的不匹配則是造成價格低位的主要原因。2011年中國聚氯乙烯市場價格走勢見圖1。

圖1 2011年中國聚氯乙烯市場價格走勢圖(元/t)
目前來看,高位的成本支撐始終難敵疲軟的下游需求以及持續增長的產能等多重消極因素的作用,宏觀經濟領域日趨穩健的政策,對于房地產等重要下游市場的需求影響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2011年全國燒堿累計產量為2 466.2萬t,同比增加16.2%。整體來看,年內燒堿價格的高位帶動了有條件企業提高裝置開工負荷的積極性,但三季度末開始,受PVC、液氯價格持續低位,企業出于堿氯平衡的考慮,電解裝置開工負荷有所下降,燒堿產量月度增幅有所減緩。2011年中國燒堿市場價格走勢見圖2。

圖2 2011年中國燒堿市場價格走勢圖(元/t)
2011年,國內燒堿市場價格形成較為明顯的震蕩上漲的態勢。在經歷了連續兩個多月的價格穩定運行后,3月下旬開始,受到部分地區因電荒誘發的限電政策導致當地貨源緊張,以及日本地震引發的全球性液堿供應緊張帶動的國內出口價格居高的綜合作用,國內燒堿價格持續上漲,至6月初,已達到較高水平。由于前期燒堿價格的持續攀升,使造紙、印染等下游需求企業對不斷走高的價格形成抵觸,同時,出口市場有所轉淡,國內燒堿市場開始步入下行通道。至8月中下旬,在液氯及氯產品市場行情欠佳的拖累下,燒堿開工負荷下降,貨源量的減少進而推動市場價格走高。短期來看,由于液氯、PVC等耗氯產品仍無好轉跡象,“堿氯平衡”將繼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電解裝置開工負荷。市場預期,近期燒堿價格出現大幅下滑的可能較小。
2011年中國主要產品及乙烯基原材料進出口統計表見表1。

表1 2011年1-12月中國主要產品及乙烯基原材料進出口統計表 單位:萬t
從表1中看出,固堿進出口市場相對穩定,與去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液堿出口市場則在第二季度以后,受到日本地震災害、臺灣地區裝置異常等影響下,液堿出口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價量齊增”的態勢。但隨著突發事件影響逐漸減弱,液堿出口量自7月開始回落。由于至年底國內市場價格持續高位,市場反映,相對有限的出口貨源量已成為短期內支撐液堿出口市場的重要因素。
聚氯乙烯方面,2011年國內聚氯乙烯純粉對外貿易市場運行情況相較2010年略有差異。特別是出口方面,受到日本突發性地震引發的短期內外貿環境的變化,第二季度中國出口量出現了大幅增長,但隨著周邊市場供應的逐漸恢復,從5月份開始,出口數量呈逐月遞減之勢,與此同時,國內產量卻居高不下,甚至連破單月歷史最高記錄,因此,國內消化能力不強以及出口貿易受阻,也是影響國內聚氯乙烯價格走低的重要原因。
乙烯基原材料的進口則與外部突發事件對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以及國內聚氯乙烯市場價格在三季度后期的下滑密切相關,特別是原料VCM的進口。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VCM累計進口量為92.76萬t,同比下降14.06%。分析來看,日本地震災害造成國際VCM貨源緊張,價格大幅走高成為上半年國內VCM進口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下半年開始,國內聚氯乙烯市場持續低迷,企業裝置開工率有所下降,進一步對原料VCM的采購造成影響。
整體來看,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增加、資源能源成本不斷提漲的背景下,出口企業面對的市場阻力逐漸增大。另一方面,同樣的因素使得海外貨源進入中國市場的通道日見通暢。在國內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際經濟環境變化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國內氯堿行業產業安全更需業界人士關注。
中國氯堿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國內燒堿產能共計3 412萬t/a。其中,離子膜法產能3 035萬t/a,占總產能比例接近90%。隔膜法裝置能力為377萬t/a,占國內總產能比例繼續減少。2011年,聚氯乙烯(含糊樹脂)產能共計2 162萬t/a,其中電石法裝置生產能力為1 723萬t/a,占總產能的比例為79.7%,乙烯法裝置產能為439萬t/a,占總產能的20.3%。
從統計的2011年國內新增來看,新增燒堿產能(全部為離子膜法生產裝置)為499.2萬t/a,新增聚氯乙烯(含糊樹脂)裝置能力為204萬t/a。年內,在燒堿價格高位、市場整體運行狀況較好的帶動下,燒堿產能繼續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PVC產能增長則很大程度上受到三季度開始的市場價格下滑影響,擴張速度略有放緩。特別是近年來擴張速度較快的西北地區,由于當地氯堿裝置多以“燒堿—PVC”的配套方式為主,在今年聚氯乙烯價格低位,“以堿補氯”造成企業盈利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綜合考慮堿氯產品的盈利能力,該地區產能增長速度略有減慢。
退出產能方面,2011年,退出市場的燒堿裝置能力為108.2萬t/a,其中,九成以上為技改或退出市場的隔膜堿裝置。在新擴建產能增加的同時,以產能置換方式淘汰相對落后的隔膜堿生產裝置的產業內部結構調整仍在繼續。聚氯乙烯退出產能為84.5萬t/a,并且全部為電石法生產裝置。目前來看,老舊裝置的逐步更新、不具競爭優勢的企業轉產甚至退出市場已逐漸成為聚氯乙烯產能淘汰的主體。
2011年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全年的政策導向繼續體現了國家在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延續性。與之相應,包括產能調控、電力、金融、信貸等方面的配套措施的落實和完善也在逐步推進。
2011年1月19日,環保部下發的《關于加強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及相關行業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發[2011]4號)中要求,到2015年底前,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企業要全部使用低汞觸媒;通知自發布60日后,新建、改建、擴建的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項目必須使用低汞觸媒。現有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裝置在未完成低汞觸媒替代高汞觸媒前不得改建、擴建;2015年底前全面淘汰高汞觸媒;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合理、適度擴大低汞觸媒生產能力,完善和提高現有低汞觸媒生產水平,滿足替代應用需求;鼓勵開展無汞觸媒研發。目前,電石法生產工藝裝置能力已占到在國內聚氯乙烯總產能的八成左右,國家對電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防治工作的政策導向將成為未來影響聚氯乙烯行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發改委于2011年4月27日發布的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則進一步從裝置規模、生產技術等方面對氯堿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其中,將新建乙炔法聚氯乙烯、起始規模小于30萬t/a的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新建純堿、燒堿、電石 (以大型先進工藝設備進行等量替換的除外)列為限制類。要求在2015年底以前淘汰類隔膜法燒堿生產裝置;2015年底前淘汰高汞催化劑和使用高汞催化劑的乙炔法聚氯乙烯生產裝置。
2011年,節能減排政策、電力電價政策的施行對氯堿行業的影響較為直接。但長遠來看,在“十二五”第一年釋放出的政策引導下的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長效機制的逐漸確立以及愈發嚴苛的環境保護措施均將在對氯堿行業企業的健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在全球宏觀經濟逐漸復蘇、金融市場流動性持續恢復的大背景下,煤炭等大宗能源產品的價格呈現單邊上漲的走勢,包括氯堿在內的眾多基礎工業的原材料采購成本快速上漲。生產成本的逐步攀高對氯堿企業的經營利潤造成擠壓,在增加的成本向下游轉嫁略顯困難的情況下,行業內對原料市場的關注度日趨加強。2009-2011年華東、西北地區電石價格走勢見圖3。

圖3 2009-2011年華東、西北地區電石價格走勢圖(元/t)
受電價調整、節能減排等因素影響,國內電石價格處于高位震蕩盤整階段。按電石價格4 000元/t,液氯價格1 100元/t計算,聚氯乙烯生產中電石的成本占73%左右,且下半年液氯價格持續偏低,電石價格在聚氯乙烯生產成本中所占比更大。
以供應華北、東北地區的海鹽及供應華東、華中地區的井礦鹽的出廠價格走勢圖來看,在煤炭價格高升及人力成本上漲的推動下,原鹽市場價格持續上行。并且原鹽企業整體出貨順暢,庫存量較低,在一定程度上支撐市場價格攀升后保持高位盤整態勢。2009-2011年山東及湖北地區原鹽出廠價格走勢見圖4。

圖4 2009-2011年山東及湖北地區原鹽出廠價格走勢圖(元/t)
近幾年,煤炭、電價、原鹽及電石的價格不斷上漲,導致氯堿企業成本的直線上升,擠壓國內氯堿企業的利潤空間,迫使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另一方面,高成本時代,給中國氯堿行業帶來新的挑戰,必將促使氯堿行業的整體格局發生變化。
從全年氯堿行業主要產品運行情況來看,燒堿產品價格居于高位,保持了較好的運營態勢,液氯、PVC則自二、三季度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并在此后長期處于低位。依靠燒堿產品的盈利彌補“氯”的虧損,“以堿補氯”的經營模式在2011年氯堿企業中較為普遍。
根據包含氯堿業務的上市公司2011年公告中披露的相關數據,國內17家上市公司1-6月整體毛利率為14.6%,1-9月份則降為12.3%。分析認為,三季度以后,聚氯乙烯產品盈利能力下降,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燒堿市場高位給企業帶來的利潤。受氯堿產品綜合表現不佳的拖累,整體來看,全年氯堿生產企業基本處于微利甚至保本經營狀態。
從產能規模來看,2012年中國氯堿行業的裝置能力仍將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中國氯堿網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聚氯乙烯和燒堿的產能增速仍有可能達到甚至突破10%的水平。可以預見,行業規模的擴大、產能結構性過剩的壓力將繼續成為2012年甚至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左右主要產品市場變化、影響行業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產能結構性過剩的沉重負擔將成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氯堿行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與此同時,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將成為2012年氯堿行業發展的主線。
2011年,燒堿價格基本居于高位,液氯、PVC等產品價格在下半年的大幅下滑拉低了企業的盈利水平,“以堿補氯”的盈利模式越發凸顯。成本壓力的持續增加、龐大產能規模下的裝置利用率降低以及下游需求行業支撐作用不足等情況均對年內氯堿產品市場的運行造成壓力。此外,國家收緊銀根、中小企業資金鏈條流轉不暢,也成為在第四季度集中反映出的重要問題。2012年中國氯堿行業主要產品市場走勢影響因素分析見表2。

表2 2012年中國氯堿行業主要產品市場走勢影響因素分析
從以上分析來看,全球經濟在歐債危機影響下的走向仍不明確,國內依然居高的通脹水平則預示著基礎原材料行業仍將面臨長期看漲的資源能源價格。面對2012年更為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持續增長的產能規模、日益嚴格的產業調控政策以及難以有效支撐巨大供應量的下游行業需求,均預示著行業格局的大調整和行業企業“微利經營”的時代逐步到來。
TQ114
A
1009-1785(2012)02-0001-04
張文雷(1970—)男,1992年畢業于南開大學,MBA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氯堿》主編。
201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