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總統”選舉雖已結束數天,帶給選民的“后遺癥”卻遠未消除。據《聯合報》17日報道,因選情膠著而產生焦慮、憂郁與失眠等癥狀的民眾,選前一個月至少增加兩成,隨著結果揭曉,“心碎”的一方又開始憂郁、絕望。
據“中央社”17日報道,臺灣1111人力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不論選舉過程或結果,都造成上班族出現失眠、頭痛、食欲不振、暈眩等“選舉癥候群”癥狀。據報道,有醫生表示,因憂郁情況而就診的民眾在選后足足增加了3成。
對此,不少專業醫生提醒說,選舉輸贏是民主常態,選民應適時抽離、正面思考,以免傷身又傷心。他們還提出不少排解憂郁的方法,如調整作息,借泡澡、聽音樂和運動轉移注意力;找朋友傾訴;唱歌發泄;寫心情日記,整理思緒等。
《聯合報》稱,臺灣幾乎年年有選舉,尤其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每次都強烈影響民眾情緒。有醫生表示,因選舉而造成的憂郁情緒,多數人可在一周內改善,若一周后負面情緒仍存在,應進行心理檢測;癥狀超過兩周,最好尋求醫生協助。▲(張雯雯)
環球時報20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