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楊 雪 盧 昊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陳 雙
受益多重利好消息,A股17日一改頹勢,整體呈現強力反彈之勢,大漲逾4%。多方分析稱,千億元養老金將入市,以及當日公布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等好于預期都對股市起到支撐作用。《華爾街日報》17日還說,亞太股市周二全線收高,因好于預期的中國經濟增長數據為投資者帶來信心。
17日收盤,滬指上漲92.19點,漲幅4.18%,報2298.38點,創下27個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深成指上漲4.95%,報9264.09點。
早盤兩市小幅高開,隨即進入窄幅震蕩,10時過后隨著2011年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公布,以有色金屬為代表的資源股走強,大盤轉頭大幅回升,個股普遍上漲。至收盤,兩市有百只個股漲停。
有統計稱,從近15年歷史數據看,春節前最后一周行情出現上漲的概率很大,最近十年春節前一周股市均為上漲。市場分析今日大盤暴漲原因集中在以下幾點:一是千億地方養老金有望一季度入市;二是上海市長韓正明確表示國際板推出無時間表;三是央行啟動逆回購,規模可能超過千億元,這被認為可以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局面;四是歐洲股市并未因多國被下調評級大幅走弱。此外,盡管有觀點認為中國2011年GDP數據的公布對市場影響有限,但一些業內人士稱數據基本符合預期,“降低下滑過快的擔心,宏觀取向從防通脹轉為穩增長對股市起到支持作用。”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說。
招商證券分析師羅毅表示,地方養老金交給中央來管,這是大勢所趨,并不是簡單的救市或托市,但從結果看,確實給股市打開了一個巨大的資金口子。李大霄也表示,這次地方養老金入市是實際利好無疑,強大的買方力量進入將有效改變買方和賣方之間的力量對比,“中國證券市場從此開啟了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新時代”。
除消息面因素,廣發證券認為,近兩個交易日大盤連續下跌、個股大面積大幅下挫所帶來的短線超賣,也促成今日大盤反彈。但考慮到再過三個交易日就是春節長假,資金大規模介入并不現實。廣發證券表示,后三個交易日大盤維持強勢震蕩的概率更大一些。
《華爾街日報》17日說,中國股市收盤大幅上漲,主要受強于預期的中國第四季度經濟數據及政府向證券市場注入流動性舉措的背景提振。美銀證券的分析人士指出,盡管歐債危機的不確定性依然籠罩在市場上空,但對于中國經濟前景的看好將在今年構成對亞太股市走勢的底部支撐。中國股市的強勁反彈似乎在傳遞一些長遠的信號。對于后市,李大霄認為,價值投資、藍籌股才是正道,題材股和垃圾股的炒作只是浮云。他說,地產股特別是龍頭地產股的價值已經凸現,雖然房地產行業依然處于低潮,但股價也是處于低潮位置,投資地產要從逆周期角度來考慮。另外,他對服裝類股票比較看好,水泥股也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亞洲主要股市17日均以漲幅收盤,其中香港恒生指數盤末強勁上升,最終上漲3.24%,報收19627.75點,中國臺灣的TAIEX指數上漲1.68%,日經綜合指數漲1.05%,韓國KOSPI指數漲1.80%。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主要股指分別上漲1.65%、2.15%、0.68%和1.88%。另外,道瓊斯亞太加權指數也上漲1.83%,體現出亞太股市周二全面走高,市場多頭活躍的特征。美聯社17日說,亞太股市的整體上漲體現市場的樂觀情緒,法國政府債券的成功發行和中國經濟年度增長率高于預期讓投資者振奮。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宏觀經濟數據盡管出現回落,但市場對于其內生增長力依然看好。日本瑞穗證券也指出,中國目前的主要經濟數據反映了政府宏觀調控的努力,并且調高了人們對于中國政府未來降息和放松信貸銀根的政策預期,這對區域經濟和金融市場構成切實利好。歐股17日開盤后普遍上揚。英國《泰晤士報》說,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午后盤中上漲超過42點。巴黎CAC40指數盤中上漲超過1.3%。法蘭克福DAX指數盤中上升1.7%。彭博社說,歐股上漲是受到外界猜測中國宏觀數據公布后將可能放松貨幣政策的預期刺激。▲
環球時報20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