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萍, 彭崟斌, 李菊英
新生兒先天性魚鱗病1例報告
陳紹萍, 彭崟斌, 李菊英
先天性魚鱗?。?遺傳??; 皮膚脫屑; 嬰兒,新生
先天性魚鱗病是一組常染色體遺傳性皮膚脫屑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皮膚發硬和脫屑。本病病因不明,除遺傳因素外,脂質代謝異常、維生素A不足及表皮增生和脫落不平衡也可能是致病原因。多數患兒在嬰幼兒時期即開始發病。筆者于2011-10收治新生兒先天性魚鱗病1例,現報道如下。
患兒,女,系第1胎第1產,宮內孕32+6周,頭位。因其母“胎膜早破”于2011-10-03于本院產科會陰側切下娩出。羊水Ⅲ度糞染,臍繞頸2周。生后1min阿氏評分8分,5、10min 10分,出生時體質量2.3kg。生后10min因早產送新生兒科治療。查體:早產兒貌,體溫不升,呼吸26次/分,反應差,哭聲不暢,全身皮膚發硬、干燥,似覆蓋一層細小的白色鱗屑,包括手心、足心。予油浴擦不掉,頭顱五官均正常;漏斗胸;雙肺可聞及痰鳴音;心率120次/分,律齊,心音稍低,肝脾無腫大,脊柱、四肢、外生殖器無畸形;指(趾)甲未達指(趾)尖,四肢端冷。母親年齡29歲,景頗族?;純焊改阜墙H婚配,身體均健康。母親家族中無傳染病史,無遺傳病史及類似皮膚病史。母親孕期身體健康,無特殊不良嗜好。實驗室檢查:白細胞18.15×109/L,中性粒細胞79.7%,淋巴細胞13.3%;血紅蛋白181g/L,血小板268×199/L;血型“O”型;總 膽 紅 素91.4μmol/L,間 接 膽 紅 素88.9μmol/L,總蛋白43.5g/L,白蛋白25.2g/L,谷丙轉氨酶20U/L,谷草轉氨酶53U/L,尿素氮5.67mmol/L,肌酐77.6μmol/L,尿酸422.1μmol/L,鈣1.76mmol/L;乙肝表面抗原陰性,丙肝病毒抗體陰性;尿、便常規正常。初步診斷:新生兒先天性魚鱗?。▽訝铘~鱗病),早產適于胎齡兒,低出生體重兒,低鈣血癥。治療方法:入院后將患兒放置在嬰兒保溫箱中保暖,監測溫度、濕度,頭孢他啶抗感染,維生素K1防治顱內出血,氨基酸營養支持,監測血糖,維持電解質平衡,使用油性軟膏外涂,精心護理。患兒住院5d家長要求出院,出院時反應可,吃早產奶每次30mL,全身皮膚大部分仍滿布白色細小鱗屑,少部分皮膚脫屑,裂隙,脫屑露出嫩皮,心、肺、腹無異常?;純?、3、4、6、10個月時電話隨訪,患兒除皮膚癥狀外,生長發育良好。
先天性魚鱗病為新生兒期一種少見病。本例患兒為早產兒,出生時即出現癥狀,表現為皮膚發硬,全身皮膚似覆蓋一層細小的白色鱗屑,包括手心、足心,出生后少部分皮膚出現脫屑、裂隙,脫屑露出嫩皮,符合新生兒先天性魚鱗?。▽訝铘~鱗病)的診斷標準,近年曾有相關文獻報道[1,2]。本例母親為當地景頗族,在當地景頗族中還未見有本病發生的報道。
此病患兒生后立即放入嬰兒箱內保暖,嚴格監測溫度、濕度,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營養支持,監測血糖,精心護理。新生兒中,尤其是早產兒皮膚薄嫩[3],皮膚脫屑使皮膚防御屏障功能降低,應注意積極監測并防治感染;同時給予口服維生素A,使用油性軟膏或0.1%維生素A酸軟膏外涂[3]。由于該病為遺傳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的特效方法。但隨著致病基因的定位,基因治療可能成為根治性方法[4]。
[1] 馬平.新生兒先天性魚鱗病一例[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9,24(3):153.
[2] 林燕,王寶西,江遜.先天性大皰性魚鱗樣紅皮癥一例[J].中華兒科雜志,2010,48(7):541.
[3]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305,2313.
[4] 徐文嚴,林麟,崔盤根.皮膚性病臨床處方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05.
678600云南 瑞麗,瑞麗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
陳紹萍(1958-),女,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小兒臨床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47
R722.11
B
1674-3865(2012)06-0576-01
2012-09-28)
張小冬)
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