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王培生,特約通訊員柏 斌) 近年來,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云南勐臘檢驗檢疫局六大舉措的實施,使得昆曼公路快捷優勢充分凸顯,進出口水果量值齊增。2012年上半年,中泰進出口水果1 306批次40 478 t,貨值5 695萬美元,與上年同比分別增加356%、686%和1 212%。
一是提高水果檢驗檢疫及除害處理能力。勐臘檢驗檢疫局在加強對口岸生產、加工、存放單位及場地檢疫備案管理的同時,不斷完善提升現場檢驗檢疫場所、冷藏庫和檢疫除害處理設施等條件;增加磨憨口岸植檢實驗室有關水果檢驗檢疫的儀器設備和查驗人員,解決水果一般性病蟲害的檢驗檢疫和農殘的快速檢測工作;選派口岸植檢人員參加進出口水果檢疫技術學習,邀請省內外植檢專家現場指導,提高查驗人員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降低進口水果疫情疫病傳入風險。該局對從磨憨口岸進口的所有泰國水果進行風險分析,對風險較高的水果實施境外產地技術服務,掌握進口水果境外生產、采摘、包裝、貯運等流程,制訂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和農殘檢測方案,在源頭把好水果質量關,確保泰國水果安全快捷進口國內。
三是優化進出口水果檢驗檢疫管理工作。該局召開磨憨口岸進出口水果公司等有關單位參加的座談會,檢企雙方就水果檢驗檢疫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就進出口水果公司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給予現場解決;介紹中國—東盟進出口水果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激勵進出口水果公司將水果貿易做強做大;此外,針對部分公司存在報檢材料不全、水果標識不全、植保員配合不到位等問題向進出口水果公司提出改進要求,鼓勵企業加強質量自控,爭創誠信企業,建立檢企雙方良好的互動機制。
四是提升檢驗檢疫工作質量。上半年,該局黨組切實做好“下基層、知民情、解難題、辦實事、保安全、促發展”工作,領導親臨水果查驗現場指導,實地了解水果檢疫的工作情況和存在的困難;召集相關科室負責人、一線工作人員探討進出口水果檢驗檢疫工作,制訂相關管理措施;大膽探索,創新模式,提出水果監管、監測、監控有機結合的管理模式,既把好疫情疫病關,又加快水果的驗放通關速度;細化工作職責,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克服人少業務量大的困難,保證水果檢驗檢疫工作質量。
五是產口協作,確保出口水果質量。該局除受理報檢時嚴格審核果園基地注冊登記證書、備案證書、供貨證明和包裝廠注冊登記證書,要求相關證書加蓋果園、包裝廠公司印章外;還加強與大理局、紅河局信息交流,了解出口水果品種、病蟲害及包裝等情況,此外及時向產地局反饋口岸水果檢驗檢疫情況,共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六是增進中泰相互理解與交流。老撾有關部門對經昆曼公路過境老撾的中泰水果實行開封查驗,強制要求在老撾貨場卸貨換車,增加了物流成本,降低通關速度,且對于須冷藏運輸的水果品質造成了較大影響。針對封識被破壞的問題,勐臘檢驗檢疫局及時向云南檢驗檢疫局上報相關情況,并積極與泰國清孔植物檢疫局以電話、E-mail、座談等方式進行交流溝通,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此外,雙方就水果檢驗檢疫流程、通關、檢疫處理等要求達成共識,并建立了日常溝通機制,能及時解決進出口水果出現的檢驗檢疫問題,為水果長期穩定的貿易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