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陳世平) 據悉,1—6月,福建省詔安縣青梅制品出口4680t,貨值1417萬美元,出口量同比下降28%,而貨值卻同比增長3%,呈現量降價升的趨勢。其中,成品調味梅出口2229t,貨值1080.8萬美元,占出口貨值的76.3%,成品調味梅成為拉動出口額增長的主導產品,這得益于該縣著力促進青梅加工業轉型發展的舉措。
詔安縣是“中國青梅之鄉”,目前種植面積達8300hm2,年產量6萬t多,有加工企業100多家,是全國最大的青梅種植、加工、出口基地。近年來,該縣提出“青梅加工轉型”發展思路,多措并舉,推進青梅出口由初級產品、半成品(干濕梅)向高附加值成品(調味梅)轉變。一是在標準化方面下功夫。首先從源頭抓質量,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建立產品溯源體系,同時針對青梅制品多做農殘檢測項目嚴格把關,確保青梅制品各項檢驗指標符合標準。二是在深加工方面求突破。實施優惠政策,促進青梅加工企業發展壯大,形成現代化果品企業群。同時鼓勵引導青梅加工企業投資開展成品梅的自主研發,拓深產業鏈。目前,成品調味梅的自主研發逐漸成為該縣青梅制品出口的主導產品。三是在提升品牌知名度方面做文章。自2008年以來連續舉辦了4屆青梅節,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拓展;與全國6個青梅種植大縣組建青梅行業聯盟,抱團走向國際市場;并打造“詔安紅星青梅”成為福建著名商標,使詔安青梅知名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