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香
高職檢驗專業寄生蟲檢驗技術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鄭文香
為了適應新時期醫學教育改革的需要,體現高職的特色,根據我國教育部2000年《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完善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筆者進行了實驗教學意義及現狀分析,提出了教學改革的方法,不但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質量,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寄生蟲;檢驗;實驗教學
《人體寄生蟲學檢驗技術》是檢驗專業的專業課程之一,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本課程的教學包括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理論教學以“必需、夠用”為度,而實驗教學則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技能、職業素質、創業能力。高等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培養的學生更需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教育部2000年《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指出,“三年制專業的實踐教學一般不低于教學活動總學時的40%,兩年制專業的實踐教學一般不低于教學活動總學時的30%。”這些規定明確地體現了以實踐為重點和核心的高職課程取向。應時代要求,筆者所在學院將在高職檢驗專業中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
由于受大環境的影響,寄生蟲的教學處境尷尬,不但課時一減再減,所學內容更是陳舊,沿用解放初期的理論體系,實驗教學過于簡單。檢驗專業的實驗課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課的安排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實驗教學不但可以強化基礎理論知識,還可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風,同時也影響到將來的工作能力。能力從何而來,一部分可以由知識轉化而來,但更主要的是通過實驗教學加以培養。通過實驗對理論知識進行修正、拓展和創新。而目前檢驗專業實驗教學內容與理論教學內容有些重復,實驗教學方法大多以鏡下形態為主,且標本示教數目過少,加上有些標本陳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這樣單調的教學與學習途徑,沒有顯示高職的特色,不利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2.1 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建立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教學能力強、掌握過硬專業技術、樂于教書育人的高素質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學校積極鼓勵檢驗專業教師參加并限期通過相關專業執業資格考試,造就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積極鼓勵教師到臨床進修,了解臨床需求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
設,要求實驗教師定期參加崗位技能培訓,和理論教師輪崗,相互取長補短,提高業務水平。
2.2 改革實驗教學內容 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和了解寄生蟲的形態、生活史、致病、診斷、流行和防治。對于檢驗專業的學生來說,必須要掌握與致病、診斷有關的寄生蟲各期形態結構,提高動手能力。由于寄生蟲課時有限,理論與實驗內容有些重復。將實驗內容加以調整,理論課簡單介紹形態和診斷,實驗課采取理論實驗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與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踐后理論或先理論后實踐,理論中有實踐,實踐中有理論。它不僅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溝通和聯系,而且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激情。
2.3 改革實驗教學方法
2.3.1 充分利用第一課堂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通過掛圖、錄像、正常標本和病理標本示教以及自己動手操作等手段,強化實習內容。錄像教學可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加深學生印象;通過多媒體素材庫,直接觀察少見甚至罕見的寄生蟲形態,可彌補學生自己觀察標本時蟲體的形態不典型、結構不清楚等缺陷,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端正了學習態度。
2.3.2 開設第二課堂 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開展第二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根據寄生蟲教學的實際情況,在學生剛開始接觸寄生蟲這門學科時,及時開展系列講座,如:我國寄生蟲病的感染現狀及流行現狀的調查,我國解放初期的“五大”寄生蟲錄像,食源性寄生蟲的流行情況等知識講座,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他們的求知欲。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幼兒園及小學生的腸道寄生蟲感染及流行狀況進行調查,到屠宰廠采集動物的糞便,做相應的病原學檢查,調查不同人群面部蠕型螨蟲的感染情況。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們走出實驗室,走進社會,自己準備實驗材料,自己采集標本,根據檢查結果撰寫調查報告。整個教學過程給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學習環境,同時大大促進和幫助學生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制作宣傳資料,向公眾宣傳寄生蟲病流行及防治的基本知識,使群眾了解我國寄生蟲病流行現狀和趨勢,認識寄生蟲病的傳播和流行,使人們在思想上改變觀念,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病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減輕寄生蟲病的危害,使學生意識到寄生蟲病的防治任重而道遠,明確從醫者將肩負的責任和義務。
2.4 完善考核體系 為提高檢驗專業實驗課的質量,進行相應的改革,完善實驗考核體系。寄生蟲檢驗技術課程評價由理論成績和實驗成績組成,傳統實驗成績占40%,改革后加重實驗成績的比重,由40%提高到60%。將實驗考核分為三部分,即平時成績、階段小測及綜合實驗考核。上課開始時,將實踐考核方法告訴學生,使學生重視寄生蟲的形態結構以及基本操作技術。為形成良性循環,平時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比速度、比質量、講效率,分組并實行小組長負責制。每次實驗課,記錄并公布每個學生的當堂課堂表現及實驗報告成績,并對表現出色的學生加以鼓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階段小測在學完一個章之后進行,并及時公布階段小測的成績。例如在學完線蟲綱之后,對蛔蟲、鞭蟲、鉤蟲及蟯蟲等混合蟲卵進行辨認等。綜合實驗考核安排在課程結束,考核內容主要是寄生蟲形態和實驗操作能力。通過完善實驗考核體系,使實驗考核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和目的。
10.3969/j.issn.1674-4985.2012.02.046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衛生職業學院
鄭文香
2011-11-21)
(本文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