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勝
談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實施應把握的關鍵點
劉文勝
醫院財務; 會計制度
鎮江,作為國務院首批醫改試點城市的“兩江”之一,在新一輪醫改中,再次成為改革的試點。按照財政部的要求,本院自2011年7月1日起執行新的財務會計制度,至今已有四個多月時間,已完成新舊制度的順利銜接并按新制度進行核算、上報報表。制度變化要求醫院內部運行機制、管理體制也要與之相適應,時間緊、任務重,現將實施的關鍵點總結介紹如下,供同行參考。
在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及積極支持下,外派財務人員分別參加省、市兩級的新制度培訓,院財經部多次組織科內業務學習,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對疑難問題共同探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新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在公立醫院改革背景下出臺的新制度,區別于老制度的主要內容在于:調整了制度適用范圍,明確了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別適用不同的財務會計制度;向企業會計制度靠攏,要求醫院通過計提折舊來反映醫院固定資產凈值,使得醫院資產凈化;強化大醫療的概念,合并了醫藥收入核算;取消了藥品進銷差價,增設了藥事服務費收入;著力強調了醫院的成本核算與管理,明確了不同級別的醫院成本核算的目標和任務;補充和完善了會計報表體系,新增了成本報表體系等等。本省的成本核算工作領先于新制度的要求,早在2008年就制定下發了《江蘇省醫院成本核算與管理規范》一書,本院作為較早開展醫院成本核算的單位之一,也是在該規范的指引下進行醫院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工作。在新制度下,省廳規財處對規范的部分內容也及時作了調整補充,主要體現在成本核算單元的劃分、費用成本的構成、成本核算口徑和項目口徑對照、成本分攤流程、成本報表的勾稽關系等方面。
為滿足新制度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需求,早在今年3月份,本院就和南京凱唱公司合作開發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在系統設計中,引進了條形碼技術,賦予每個實物一張唯一的條碼資產標簽,對固定資產從購入開始到退出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全程跟蹤,為醫院資產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動態數據與決策依據,實現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規范化與標準化,全面提升醫院資產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除此而外,還充分考慮了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特點,對取得固定資產的不同資金來源也給予了單獨列示,以準確核算計提折舊所對應的不同會計科目,如醫療業務成本、待沖基金等。整合醫院物料系統,將原先各自獨立運行的后勤物資供應系統、供應室物資領用系統及新開發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整合為醫院大的物料系統,實現資源共享,便于操作及維護。
得益于本院多年來開展的醫院成本核算與管理,本院的資產管理較為扎實,固定資產分布已落實到每個成本核算單元,“三賬一卡”齊全。新制度對固定資產核算的標準及要求都有重大調整,根據鎮衛發【2011】80號、鎮財社【2011】81號文件精神,4月中旬本院成立了分管院長任組長,由醫務、護理、器械、總務、審計、財務等部門人員參與的固定資產清查小組,財務部門按照新標準重新確認固定資產,建立新標準下的固定資產目錄,并在各科室盤點表上加注標識,清查小組對全院固定資產進行了拉網式的全面清查盤點,在盤點過程中,對屬于新制度下的固定資產張貼條形碼,對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必須標注原因。固定資產盤點耗時近兩個月。與此同時,財經部對往來賬款也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對清查結果予以匯總,按規定對待報廢資產進行公示,將固定資產轉低值易耗、待報廢固定資產、待核銷往來款項等以醫院行文報市財政、衛生局審批。
5.1 會同南京盈放科技公司,按照省廳要求,建立了新會計科目體系,搭建新舊會計科目余額勾對及報表母版。以6月末科目余額轉入新賬。在新舊制度轉接過程中,對于科目的余額按照兩個方面進行:直接轉入:新舊會計制度中均有或僅名稱略有變化但核算內容完全一致的科目,如現金、銀行存款、在院患者醫藥費等;調整轉入:新舊會計制度中名稱相同但核算內容發生變化的科目、刪或增的科目。如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進銷差價-藥品;事業基金-累計折舊;事業基金-累計攤銷;其他應付款-其他應付款、應付社會保障費、應交稅金;固定基金、修購基金、其他基金-事業基金;事業基金-待沖基金等。對于以上要調整的科目,要在舊賬中按照新賬的需要進行添加新的會計科目,將要進行拆分的科目進行拆分,然后再用軟件公司提供的新舊會計制度對接程序,對每一個會計科目進行勾對,程序會要求每一個科目必須對應到新賬中的科目,直至所有科目勾對完畢,程序將自動進行數據的轉入,保證了每一筆數據能正確完整地轉入到新的會計賬務中。
5.2 藥品按照實際進價結轉。6月30日進行藥品盤點,按進價確認各藥庫、藥房期末藥品金額,賬務中的藥品分別沖減對應的進銷差價,沖減后進銷差價如有余額則結轉事業基金。
5.3 將基建賬數據并入新賬。舊會計制度對基建工程項目的投資,是將撥入基建的所有撥款作為“在建工程”核算,其實有些款項是在基建賬的銀行存款中,并沒有完全投入到工程中,這樣做對“在建工程”的核算數據不準確。新賬的處理方法是:平時對基建的撥款只是銀行存款科目的明細之間進行對轉,每月末將基建賬務的當月各科目的發生額,編制一張科目匯總表,合并到新賬中,真實反映“在建工程”的投入數。
5.4 新舊銜接完成后,確立了新制度下7月初的資產、負債、凈資產科目余額,編制7月初的資產負債表。
6.1 積極配合HIS軟件商,改寫了HIS系統中藥庫、藥房藥品的計價方法。
6.2 完善了各庫房月報表格式。由于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的改變以及藥品計價方法的改變,藥劑科、行政庫房、器械庫房原來的報表已不能無法滿足核算需求,為此,根據制度變化,財經部對各庫房報表格式重新進行了設計,保證財務與庫房賬目的一致性。
6.3 按照省廳要求,進一步梳理了成本核算體系:對成本核算單元按二級醫學學科進行分類;重新對照規范了成本核算口徑和項目口徑;在南京凱唱公司的支持下,新定義了成本分攤流程。
6.4 按省廳要求對衛生材料的一級明細科目重新組合。依照新制度對衛生材料的標準,分為化驗、放射、植入、介入及其他類,5大分類中分別區分為是否可單獨計價收費。同時做好以上可收費項目的HIS收費系統的字典維護,按類產生收入統計。并與成本核算中配套設立衛生材料消耗明細項目相對應,為財務分析收入與支出對比做好基礎工作。
10.3969/j.issn.1674-4985.2012.02.049
212000江蘇省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劉文勝
2011-11-14)
(本文編輯:陳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