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英,朱玲玲,張 艷,郭佳女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杭州 310009)
腦梗死是指腦供血障礙引起腦組織缺血、低氧而發生壞死、軟化形成梗死的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為116~219/10萬人口[1],是老年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腦梗死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常會出現攝食、吞咽障礙的問題[2,3],急性期發生率高,且康復治療存在較大難度。有研究報道應用穴位按摩配合低頻電刺激[4]、吞咽治療儀[5]進行康復治療,但仍有很多患者后遺吞咽困難無法解決,最后只有選擇置管管飼。2010年1月至10月,本院老年病科對60例腦梗死吞咽障礙患者采用內鏡下經皮胃造瘺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置管進行管飼,并與60例鼻胃管管飼患者作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卒中診斷標準[6],并符合腦梗死和吞咽障礙的診斷依據,患者知情同意,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排除標準:合并下列情況之一者:口腔、咽、喉疾病,食管疾病,神經肌肉疾病或功能失常,長期吸煙,呼吸系統疾病。本組120例,按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男47例、女13例;年齡53~87歲,平均年齡69歲;吞咽障礙分類:口腔期3例,咽喉期6例,食管期3例,混合性48例。觀察組男43例、女17例;年齡51~90歲,平均年齡69歲;吞咽障礙分類:口腔期2例,咽喉期5例,食管期4例,混合性4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吞咽障礙分類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管飼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鼻胃管管飼。
1.2.2 觀察組 采用胃造瘺管管飼。在胃鏡介入導引下經上腹部皮膚穿刺進入胃腔,行胃造瘺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置管期間的吸入性肺炎[7]、導管堵塞、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率。評價時間為入院后48h~60d,每天評價1次。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采用x2檢驗。
兩組患者的觀察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觀察指標比較(例,%)
3.1 腦梗死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實施鼻胃管管飼的不足 鼻胃管每月更換,更換時需患者配合,而腦梗死患者大部分不能很好配合,往往需使用硬導絲,容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損傷及食物反流,易發生吸入性肺炎,嚴重時發生窒息;長期留置胃管易導致胃液沿管壁反流,發生吸入性肺炎;插管次數頻繁,易導致患者精神緊張,過度刺激可引起異常的神經反射,造成肺通氣障礙,引起腦低氧、肺水腫等,從而加重病情;留置的鼻胃管固定困難,容易滑脫,加上置管后引起不適,患者常自行拔管,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率增高;由于鼻胃管管徑狹窄,管飼后易發生食物殘渣堵管。表1顯示,對照組采用鼻胃管管飼,吸入性肺炎、胃管堵塞、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高于觀察組。
3.2 腦梗死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采用胃造瘺管管飼的優點 由于胃造瘺管粗短,因此不易發生管道堵塞,且管飼操作簡便;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低;胃造瘺管只需8月~1年更換1次,根據具體情況還可適當延長,并具有創傷小、費用低、恢復腸內營養快等優點;胃造瘺管飼可給予更多的營養物質,更符合機體生理要求,注入的速度和營養物質的選擇更靈活,并可在家中自飼,患者不感到十分不適,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率[8];此外,胃造瘺管可卷曲固定于前腹壁,平時不顯露在外,使患者保持外表的尊嚴,且不限制患者的活動,有利于同時進行康復運動和體療,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加速康復過程。
3.3 重視對胃造瘺管飼患者的出院指導 保持造瘺管的清潔通暢,注意造瘺管固定寧緊勿松,避免造瘺管滑入瘺管;經造瘺管注入流質飲食,可使用滴入法或推入法,條件許可,使用營養素均衡的能全力、瑞代、瑞能等腸內營養液,滴入營養液溫度以38~40℃為宜,滴入量及滴入速度按醫囑;每次注入食物前后均用20~30ml溫開水沖洗造瘺管,每次注食時及注完食物后坐起或45°半臥位30min,以免食物反流阻塞造瘺管或發生吸入性肺炎;保持造瘺管口干燥清潔;造瘺口周圍皮膚出現紅腫、疼痛可直接予安爾碘液消毒,如造瘺口有膿性分泌物,立即到醫院就診,按醫囑使用消炎藥抗感染治療;造瘺口在1個月左右逐漸愈合,形成竇道,使造瘺管與竇道黏膜摩擦發生出血、感染機會大為減少。
[1]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缺血性腦卒中二級預防指南撰寫組.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指南2010[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54-160.
[2]朱以芳,張濤,谷仲平.開胸術后氣管切開患者ICU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5,20(10):79-80.
[3]陳傳民,劉西權.腦卒中并發急性肺損傷36例臨床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5,14(10):869-870.
[4]郭秀婷,趙元琛,胡立丹.穴位按摩配合低頻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1,10(6):524-525.
[5]顧巧華,皺慶霞,楊泳.吞咽治療儀用于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0,9(4):312-313.
[6]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7]卓安民.腦卒中急性期病人下呼吸道醫院感染臨床分析[J].世界感染雜志,2005,5(1):77-78.
[8]郭艷春.腦梗塞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0,11(7):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