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亞玲 馬慧羅 王曉娟
結腸癌是臨床常見的臨床惡性腫瘤,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飲食習慣改變,結腸癌的發病呈逐年遞增趨勢。結腸癌多數手術切除病灶是臨床治療結腸癌的重要治療手段,手術后吻合口漏是結腸癌術后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回顧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今共收治的46例結腸癌術后吻合口漏患者的護理經驗,現分析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至今共收治的46例結腸癌術后吻合口漏患者病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51~72歲,平均年齡65.3歲。腫瘤部位:升結腸15例,橫結腸7例,降結腸8例,乙狀結腸16例。術后發現吻合口漏的時間3~9 d,平均時間5.5 d。臨床主要表現為引流管內出現渾濁性液體、糞便、氣體,發熱,腹膜刺激征,所有病例均行超聲、立位腹平片和CT檢等查明確診斷。
2.1心理護理 患者在明確臨床吻合口漏診斷后,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臨床處置。相關文獻報道:結直腸吻合口漏多數發生在腹膜反折以下[1]。患者多數在得知吻合口出現異常情況后存在焦慮,緊張情緒。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注意患者的心理護理,做好解釋安撫工作。臨床護理查房時注意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講明吻合口漏的發病原因和常規治療方式。
2.2引流管護理 吻合口漏的患者術后腹腔引流管通暢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暢。我院針對早期吻合口漏范圍較小的患者采取充分引流,并給予腹腔引流管內置入輸液管進行24 h持續沖洗治療,為吻合口愈合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由于消化道食物殘渣的堵塞,應定期擠壓引流管,對于早期食物殘渣過多的患者使用負壓持續吸引,以保證引流管的沖洗通暢。
2.3靜脈管路護理 結腸癌患者術后有一定時間的禁食水,臨床治療中需要通過靜脈給予補液和高營養支持治療,同時患者在術后恢復階段還要進行多次的輔助化療,我們針對此類患者常規建立中心靜脈導管或是PICC置管進行術后的輸液治療。保持靜脈管路的通暢是保證患者護理治療的重要因素。做好靜脈管路的護理和排查,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處理,減少患者靜脈炎和長期留置靜脈引發血栓的形成。
2.4營養支持 按照腸道手術治療常規,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在術后正常排氣后進行漸進性飲食。當發現吻合口漏后應及時調整患者飲食方案,要求患者進食無渣飲食或是要素飲食,以利于吻合口的愈合。針對營養不良的患者,應行腸內營養聯合腸外營養,部分嚴重貧血和低蛋白血癥的患者可適當給予輸注懸浮紅細胞和白蛋白以糾正機體營養狀況。
2.5加強常規護理 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檢測,患者術后的體溫改變不僅增加患者的不適感和營養消耗,也是及早發現相關術后早期并發癥的先兆。術后早期低血壓、體溫的突然升高都應當引起臨床護理人員的注意,可為及時發現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腹腔漏提供臨床依據。由于患者在術后體外留置多根引流管和胃腸管,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加強護理巡視。術后患者要及時更換引流管以防感染發生;做好管道的固定防止脫出。護理巡視中注意既往基礎疾病,針對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要密切注意相關基礎疾病對術后吻合口及整體恢復的影響[2]。
本組病例經過積極地臨床治療,無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術后拔除引流管的時間為15~35 d,吻合口經腸道內造影證實均完全愈合。
結腸癌術后吻合口漏失臨床及較為嚴重的術后并發癥,其總的發生率為3.2~9.4%,手術患者多為老年患者,嚴重的腹腔感染和營養消耗是造成此類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3]。結腸癌術后發生吻合口漏往往是由于多種因素造成,其發生與術前腸道的清潔度,術中吻合口的吻合質量,吻合口張力過大,術后吻合口的血供以及術后患者的營養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4]。臨床護理人員要對吻合口漏的發生原因和治療原則有必要的了解,在巡查和護理工作中及早發現患者的不良反應并通知醫生。護理人員要做好細致耐心的解釋工作,盡量減少因為溝通問題而引發相關臨床護患糾紛。扎實細致的臨床基礎護理工作,良好的細心和責任心,有效的引流管、靜脈管路及術后營養的護理治療,可增加結腸癌術后吻合口漏患者的臨床受益,減少死亡率。
[1]徐檢影.直腸癌切除術后吻合口漏并發癥的護理.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6):53-54.
[2]楊和芬.左半結腸癌急性梗阻術中灌洗I期切除吻合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體會.川北醫學院學報,2011,26(3):265-266.
[3]段國強,李冬斌,周保軍,等.低位直腸癌保肛術后吻合口瘺的防治,2008,30(9):1303-1304.
[4]段愛文,郝曉翠,王愛枝,等.19例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術后吻合口漏的護理.當代護士,2009,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