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艷
醫療安全、護理安全是醫療護理質量的生命線,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患者選擇就醫最直接、最重要的標準之一。兒科病房收治的對象為心理,語言,行為發育不夠成熟的小兒,患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癥狀不典型,意外事件多,護理技術操作難度大,護士工作量大,容易發生差錯事故,針對兒科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我們應識別潛在的和客觀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使護理安全風險防范于未然。
1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崗位職責是工作的指南,針對醫院護理安全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規范護理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建立暢通的護理差錯事故報告系統,收集護理危險因素,對于科室存在的安全隱患,查找原因,積極應對,每月組織護理安全討論一次,就現存的或潛在的安全問題進行討論,提出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 強化服務意識
強化全員培訓,普通提高護理隊伍的綜合素質,通過院內及科內理論學習,繼續教育,外出進修學習等各種形式,不斷更新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豐富服務內容,同時從思想上轉變服務理念,堅持優質護理服務,明確工作目標,努力實現自身價值。
3 重視專業理論與技術操作培訓
通過業務學習,崗位培訓及每月專科培訓學習,重點加強年輕護士規范化培訓和繼續教育,針對兒科護理工作特點,進行小兒急救、頭皮靜脈穿刺等技能培訓,組織高年資護士向年輕護士傳授每人獨特的小兒頭皮靜脈穿刺經驗,通過強化培訓,豐富了專科理論知識,提高了專業技能水平。
4 注重護士溝通技巧培養
兒科護士應加強語言溝通能力及非語言溝通能力的培養,善于傾聽患兒及其家長的心聲,并能尊重其知情,同意,選擇等權利,自然,真誠的表達對患兒的關心,體貼,注重情感交流,實施人性化護理,按需服務,換位思考,保持心態平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保證護理安全.
5 加強藥品知識培訓
要求護士人人掌握本科常用藥的劑量、規格、用法、劑型、不良反應,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數,及時發現醫囑執行過程的錯誤,在整個用藥過程中嚴格執行“三查八對”核對一個執行一個,確保萬無一失,每一個護理環節都做到一絲不茍,全力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6 醫療器械的安全使用
建立醫療護理器械安全管理制度,對科室器械設備熟練掌握性能,參數調節連接、消毒,維護。定期檢查保養,專人保管,發現故障及時處理,切實保障患者安全和護理人員自身安全。
7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護理安全和法律法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護士法律意識淡薄而發生地護理缺陷或糾紛時有發生,護士應學習法律知識,特別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方法》、《護士條例》等,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8 實行彈性排班
以最少人力完成最大工作量,根據兒科住院患者季節性較強的特點,合理排班,加強重點時段、重點患者、重點人員的管理,保證各項工作地順利完成,保障護理安全。
9 對全科護士進行規范書寫護理文件等內容的培訓,使每個護士都懂得規范書寫護理記錄,必須及時客觀,真實地書寫,樹立法制觀念,特別在患者多、病情重、工作忙時,加強監督和檢查,確保護理文書書寫質量。
10 加強病房管理
改善患兒的就醫環境,分流患兒,分室收治不同時期、不同病種的兒童,減少探視陪護人員,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地面濕式打掃,病室每日空氣消毒,每日開窗通風二次,保持病室內空氣清新,保持溫濕度適宜,每月對空氣,無菌物品、工作人員的手、物品、消毒液進行檢測,做到一嬰一用一消毒,控制示教人數,加強醫護人員手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1 做好健康宣教
對患兒應給予關心愛護,撫摸,微笑,經常給他們激勵性的語言,讓他們配合治療和護理,針對一些家長缺乏安全意識以及醫療知識,對治療護理了解所存在的問題,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導他們:患兒應有專人陪護,睡眠時應睡在有床欄的一側,開水瓶放到安全處,不能讓患兒到戶外輸液,不能擅自調節滴速,靜脈留置針的保護方法,不能亂服保健藥品,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得私自換床,不得接患兒擅自離院等。
12 小結
在兒科臨床護理工作中,應加強安全管理意識,不斷提高護士責任感及業務技術能力,增強護士慎獨精神,完善兒科護理內涵質量,消除護理隱患,提高護理安全,必將提高醫院整體水平,同時,醫院事業的發展也應該為患者及其護理人員營造一個更安全,更能體現人文關懷的和諧社會環境,因此護理安全應該受到每個護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