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日娜
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65
蒙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15例
沙日娜
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65
目的:探討應用蒙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對15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人采用相同的基礎治療2周,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管理、運動治療,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辨證施治的服用蒙藥加上蒙醫傳統療術的足浴療法。結果:所有15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均好轉,癥狀消失。結論:蒙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肯定。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蒙西醫結合;觀察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也是重要的致殘原因。臨床上通常為對稱性,下肢較上肢嚴重,病情進展緩慢。先出現肢端感覺異常:如肢端麻木感、蟻行感、針刺感、灼熱感等。感覺減退:似戴手套、襪套樣感覺。感覺過敏:對冷、熱、觸摸極為敏感,自發性疼痛,夜間疼痛尤甚[1]。后期可有運動神經受累,出現肌力減弱甚至肌萎縮和癱瘓。高血糖是導致周圍神經病變的主要原因。DPN確切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代謝紊亂,血管損傷,神經營養因子缺乏,細胞因子異常,氧化應激和免疫因素等均發揮作用。蒙醫學《四部醫典》中記載的“烏木達蘇”病跟現代醫學糖尿病相似。病因病機為由于人體內的赫依(氣)與協日(熱)紊亂,影響巴達干(寒)所產生的一種巴達干失衰為主的慢性疾病。認為糖尿病多因嗜酒厚味,損傷脾胃,運化失職,釀成內熱,蘊結化燥,消谷耗津,或縱欲傷陰,肝郁化火(協日過盛),消煉津液(巴達干偏衰)致使體內赫依、協日、巴達干失去正常生理功能所致。或者長期過量進食油脂食物或辛、咸味的食品,初期疾病未成型,而體內協日(熱量)激增,在普行赫依的作用之下擴散至身體各處,特別是擴散到消化管(肝、胃、脾、腸)和肺、腎、膀胱等處,影響人體的巴達干(寒)之后,便逐漸形成糖尿病[2]。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5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15例年齡50歲-77歲血糖異常5年以上的病人,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平均年齡67.2歲,DPN病程3年-8年,15例均符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標準,表現為肢體感覺異常,出現麻木、蟻行感、針刺感、疼痛、燒灼感或踩棉花等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肌電圖檢查提示運動和感覺神經傳導障礙。
1.2 治療方法
1.2.1 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基礎治療2周,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管理、運動治療、控制血糖、血壓、調脂,在此期間不施加干預措施。
1.2.2 所有15例病人按個體差異,辨證施治的方法內服蒙藥,早晨五味清濁丸15粒(3g)飯前溫水送服,中午珍寶丸15粒(3g)飯后溫水送服,晚睡前扎沖十三味丸7-9粒(1.5g)、希和日十三味丸15粒(3g)溫水送服。療程30天。
1.2.3 所有15例病人采用蒙醫傳統療術的足浴療法。操作方法是,首先跟患者溝通蒙藥足浴的目的、意義、療效等方面。其次均使用我院蒙藥制劑中心生產的甘露散(阿日善塔拉哈)50g,在藥浴木桶里用適量的開水沖沏,上方加溫水至4000~5000ml左右,雙足浸泡藥浴木桶,每天1次,每次30min,藥浴水溫37~40℃為宜。最后用干軟毛巾吸水,觀察足部皮膚顏色有無破損。療程30天。
1.3 療效標準四肢麻木、蟻行感、針刺感、疼痛、燒灼感或踩棉花等癥狀明顯緩解或消失。
所有15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人均好轉。四肢麻木、蟻行感、針刺感、疼痛、燒灼感或踩棉花等癥狀消失。
近來研究大多支持缺血及缺氧性因素為DPN的主要致病因素,其病理改變主要表現在糖尿病廣泛的微血管病變、基膜增厚、供血障礙及神經內蛋白糖基化,影響神經組織本身和神經滋養血管所致,改善循環和改善神經營養是治療手段之一。但由于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在血糖控制治療的基礎上,采取何種綜合性防治措施,目前臨床上尚缺乏令人滿意的特意性治療方法[3]。糖尿病屬蒙醫“口渴癥”的范疇,稱之為“希京”病、“烏木達蘇”病、“希克爾希京”病等,從發病機制來看,DPN是由于攝入過多的寒性、油膩及甜食、久坐不動、居住潮濕環境,進而導致體內巴達干偏盛、三根失調,胃火衰敗、消化功能紊亂,發生清濁不分離、巴達干粘液增多,進入精華之脈道,滯留血脈,導致氣血不暢,損害胰腎及白脈功能而引起。故在治療上應以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為主,采用調理“三根”“七素”失調、改善胰腎功能、促進精華消化、分離清濁、改善氣血運行、內服外用辨證施治為原則[4]。糖尿病教育、飲食管理、運動治療、控制血糖、血壓、調脂等基礎治療上服用五味清濁丸是促進精華消化、分離清濁,改善氣血運行的作用,珍寶丸是通暢白脈的功效,扎沖十三味丸是殺粘、止痛、修復白脈的作用,希和日十三味丸是祛巴達干熱、清濁消食、止消渴的功效。從病人的年齡段看是屬于赫依、巴達干占主導地位,疾病的性質上看屬于寒性病,所以外用蒙醫傳統療術足浴治療方法,也是改善氣血運行、通暢白脈,調理胰腎之功。
內服蒙藥配合外用蒙醫傳統療術足浴可加強降糖的協同治療作用,能改變血液的濃黏凝聚狀態,可以改善局部神經營養狀況,治療DPN效果明顯。
[1]孫怡,楊任民,韓景獻.實用中西醫結合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019-1010.
[2]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研究所編譯.四部醫典[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563-564.
[3]郝建平,顏文盛,曾維新等,前列地爾脂微球載體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附40例報告[J].新醫學,2004,9(35):545-546.
[4]元登,哈斯,王曉麗.蒙醫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1例療效分析[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1997,10(4):29.
R29
A
1007-8517(2012)22-0006-01
201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