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邢穎,鄭永紅,曹志紅,楊智威,隋鑫,孫偉(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青島266003)
藥品集中掛網采購是指醫療機構的藥品采購活動在政府搭建的專門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網絡平臺上進行。2010年山東省藥品集中掛網采購全面展開,我院積極按照省政府相關部門的要求進行了掛網招標采購工作。現將這方面的工作實踐加以總結和探討。
《山東省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實施辦法(試行)》[1]要求:醫療機構必須按照掛網藥品購銷合同確定的品種、數量、價格和供貨渠道通過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采購使用藥品,不得擅自采購非掛網藥品。我院掛網采購藥品的工作流程如下:(1)醫院藥物與治療學委員會根據相關規定,在省集中采購入圍藥品目錄內遴選確定我院使用的藥品目錄。(2)醫院根據藥品配送企業的經營規模、配送能力、售后服務等條件確立藥品配送關系,簽訂藥品購銷合同。(3)藥庫工作人員在山東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確定藥品配送企業,制作藥品詢價單,商業公司回復,確定藥品配送關系。(4)藥庫保管員制訂藥品采購計劃。(5)藥庫主任審批藥品采購計劃。(6)藥庫采購員進行網上采購。(7)商業公司網上確認定單。(8)商業公司攜帶藥品網上定單明細、發票、隨貨同行、藥品檢驗報告等文書與藥品一起送至藥庫,藥品保管員與采購員共同驗收合格后,藥品入庫。(9)藥庫采購員根據藥品入庫情況,進行最后的網上確認,完成定單交易。
1.2.1 遴選好掛網采購的藥品品種。我省掛網藥品有2萬多種,且同一藥品有多種品規,同時有多家制藥企業掛網。而衛生部2007年發布的《處方管理辦法》中規定:醫療機構同一通用名的藥品,口服和注射劑型各不超過2種;2011年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又規定:三級醫院購進抗菌藥物品種不得超過50種,二級醫院購進抗菌藥物品種不得超過35種。因此,按國家的相關規定遴選掛網品種,是醫院掛網采購的工作重點。我院建立了嚴格的藥品遴選機制: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藥物與治療學委員會指定評審專家,根據相關的遴選指導原則確定入選品種,最后集體討論通過,確保入選藥品療效明確、品質優良、價格合理。
1.2.2 嚴格制定醫院掛網采購工作流程,責任到人,確保制度落到實處。我院針對藥品掛網采購的全過程,制定了嚴格、詳細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規范,并制定了各級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要求采購工作的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科室同時成立質量監控小組,動態檢查藥品掛網采購工作全過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各項制度的落實及采購過程的規范、透明、合理,使我院藥品掛網采購工作順利進行。
1.2.3 與商業配送公司建立良好、規范的合作關系。醫院藥品掛網采購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商業配送公司的良好合作。因此,我院與商業配送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提前開會、交流,明確雙方在藥品交易過程中的職責和工作流程,確保商業配送公司能按醫院的有關要求,及時確認藥品計劃,并按計劃要求、攜帶相關資料進行藥品配送。對臨時不能配送的藥品能及時反饋給藥庫采購員,以便醫院根據情況及時調整采購計劃。
我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未應用電子商務之前,要組織專門的人力、物力進行現場的投標、招標等工作。藥品采購程序煩瑣,企業抱怨投標成本太高。山東省藥品招標采購平臺的使用,使藥品的投標、競價、議價等工作直接在網上進行,不需要人員再親臨現場,極大地降低了藥品招標成本,簡化了招標采購流程,實現了藥品采購從手工操作到電子化、信息化操作的跨越式發展,企業也實現了更加規范、合理、公開、透明的競價。
山東省藥品集中采購實行藥品生產企業直接申報的原則,實現了藥品向生產企業直接采購、經營企業負責配送的模式。而且藥品掛網采購采取以限價為主、議價為輔的價格體系,價格是決定入圍的關鍵因素。生產企業出于競爭的目的可能會報出較低的價格。向生產企業直接采購的模式,完全打破了醫藥流通市場原有的流通秩序,減少了藥品流通環節,降低了藥品流通成本和價格。同時,藥品經營企業負責配送,使其由參與藥品流通的中間商角色轉變為配送商角色,有利于藥品流通企業的整合,促使經營企業專心于發展現代物流配送市場和配送體系,實現藥品集中配送,達到經濟、高效的目的。
我院在未進行藥品掛網采購之前,藥品的采購流程是:藥品保管員首先做出藥品采購計劃單,藥庫主任審核后,藥品采購員聯系商業公司進行藥品采購。這種模式下,采購信息傳遞較慢,工作量大,影響藥品的及時采購。藥品掛網采購工作實施后,我們進一步完善了藥庫信息管理系統制訂藥品計劃單的功能。系統可根據設定的條件自動生成藥品計劃單,計劃單中包括藥品名稱、規格、價格、產地、數量、配送企業等信息。藥品保管員修正確認后,藥庫主任簽字,藥品采購員直接通過網上平臺下達藥品計劃。商業公司即時接受網上計劃,配藥發貨。一般上午的藥品計劃,當日下午便可送到。這種采購模式不僅使藥庫工作流程更規范、快捷,而且為藥庫加快藥品周轉、降低庫存、節省采購資金創造了有利條件。
藥品掛網采購之前,醫療機構與商業公司之間沒有明確的配送關系。商業公司很難估計醫院的用藥需求,也不能組織有效的貨源,因此容易造成兩者之間的供需矛盾,影響了醫院藥品的及時供應。《山東省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實施辦法(試行)》中[1]規定:“醫療機構要與掛網藥品生產企業或其委托的配送企業簽訂藥品購銷合同,明確品種、規格、數量、價格、回款時間、履約方式、違約責任等內容”。這項規定固定了藥品配送企業的供貨品種,保證了藥品配送企業的利益,極大程度地調動了配送企業的供貨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而保證了醫院藥品的及時供應。
醫院從網上下達藥品采購計劃后,可及時地從藥品采購平臺上了解商業公司的供貨信息:所訂藥品計劃是否被確認、已發出的藥品數量、待發出的藥品數量、不能發出的藥品品種和數量等。因此,藥庫采購員對藥品計劃的執行情況了如指掌,便于及時調整藥品采購計劃。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可掌握藥品采購信息的第一手資料,發揮監管職能。
我國現行的定價方法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定價依據難以測定。現行藥品定價依據是社會平均成本,但當前不同所有制類型的企業,其藥品生產成本構成不同,社會平均成本難以計算,致使藥品定價缺乏科學依據,隨意性很大。二是無法掌握企業的真實成本。由于成本價格信息明顯不對稱,政府定價部門對生產企業虛列成本、多計費用缺乏有效的審查和監管手段,直接造成經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審定的價格或制定的最高限價常常高于市場成交價。事實上,醫療機構絕大多數藥品的零售價遠遠低于政府最高限價。藥品掛網招標的初衷是降低藥品虛高價格,但很多藥品的價格在掛網之前就已經注入太多水分,因此導致有的掛網藥品價格依然偏高,為其不正當銷售留下價格空間。而另一方面,一些普藥雖然以低價中標,但因利潤有限配送商不能正常供貨,影響了醫療機構的正常用藥需求。因此,制定合理的藥品價格仍然是藥品集中掛網采購工作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2010年6月,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發布了作為“新醫改”配套政策的《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核心內容為:政府將根據藥廠制造成本和費用來制定藥品的成本,并在核算出廠價時,將最高利潤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改革流通環節的加價政策[2]。如何貫徹和執行好這項改革措施還有待于實踐。對于臨床常用的療效好、利潤低的基本藥物,政府可以指定專門企業生產和供應,如生產企業虧損可制定適當的減免稅收、財政貼息等扶持政策,物價部門也要留出其流通的價格空間[3],從而保證該類藥品的正常供應。
2006年,國家發改委出臺了統一的藥品“順價加成”管理辦法:在藥品中標價格基礎上,順加15%為醫院零售價。從政策制定的出發點看,順價加成是為了將藥品招標的所有降價讓利給百姓,但是這種高進高出、低進低出的藥品銷售政策,完全打消了醫療機構參加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積極性。如果醫院在招標后使用低中標價藥品,醫院利潤必然下降,而政府又沒有配套的補償手段,結果可能導致醫院變相采取各種消極抵制行為。如果改變現行的藥品順價加成政策,切斷醫和藥的利益聯系,藥品就不再是醫院創收、獲取利潤的工具,而是醫院在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的一項成本支出和消耗。在醫療服務市場有競爭的情況下,醫院必然會主動降低藥品采購價格、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從而真正解決藥品價格虛高等問題。
由于公立醫療機構普遍存在醫療技術服務補償不足,單方面大幅度降低藥品收入,而不同時調整醫療勞務價格,勢必影響醫院的經濟運行和服務能力,也將影響醫院參加藥品招標工作的積極性。因此,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必須與其他衛生改革尤其是完善公立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合理調整醫療技術勞務價格同步進行。
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政府監管其交易是必須的。但藥品流通也是一種市場行為,應以需求來引導供應,政府的主要工作應是監管和制定政策,對行業加以引導和規范。現在的藥品掛網采購模式重在加強藥品購銷行為的監管,但藥品使用環節的管理仍然以醫院自我管理為主。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多種形式的醫療保險不斷被推廣。醫療保險機構作為醫療費用主要支付者的第三方,應該對醫院的藥品采購、臨床用藥等環節實施監督管理。建立有效的醫藥費用分擔機制和藥品費用制約機制,通過提高第三方的拒絕支付或不全支付行為能力來約束和規范醫院的藥品管理。
當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醫療機構的掛網采購工作缺乏較完善的監督機制,因而不能對其采購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管。醫療機構在藥品交易過程中處于強勢地位,很難保證其按購銷合同規定的藥品品種、數量、回款時間等來執行。而目前,藥品配送企業對醫療機構普遍實行資信管理,資信管理的重點即是藥品回款,如果醫院回款不及時,必然會影響到配送企業對醫院藥品計劃的執行,最終導致醫院藥品供應的短缺,降低醫院的藥學服務質量[4]。
《山東省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實施辦法(試行)》[1]規定:醫療機構的每個掛網品種只能選擇一家商業配送公司。一旦商業公司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及時供貨,醫院又不能從其他商業公司進貨,必然會影響到醫院的藥品供應。
藥品掛網采購數據平臺保證了藥品網上交易的順利進行,但其功能有待進一步完善,如方便查詢藥品調價信息、提供藥品一級代理商信息、藥品交易金額實現實時查詢、交易平臺操作更簡易等。
總之,我院積極開展的藥品掛網采購工作對規范藥品采購行為、降低藥品價格等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解決醫藥領域里的不正之風,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藥品掛網采購僅是舉措之一,而其本身也需要不斷地加以完善。
[1]山東省藥品集中采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省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實施辦法(試行)[EB/OL].http://www.sdws.gov.cn/fw/Public/InfFile/200910260241264947.doc.2011-11-20.
[2]孔祥金,李貞玉,孔 宇.試論藥價虛高的形成基礎[J].中國藥房,2011,22(12):1 069.
[3]崔 嵐,楊達寬.從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透視醫療費用居高不下[J].中國藥房,2006,17(11):868.
[4]黃德財,王 藝.我院藥品集中招標掛網采購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