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平 刁樞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 上海200137)
帕瑞昔布鈉是一種新型環氧化酶-2抑制藥,具有鎮痛強、作用持久、副作用小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麻醉醫生信賴。本研究在全麻手術中早期應用帕瑞昔布鈉,觀察它對全麻術后蘇醒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擇期開腹全子宮切除術患者40例,ASAⅠ或Ⅱ級,年齡45~57歲,體重51~75 kg,術前各項常規檢查及心肺肝腎功能均正常,無神經肌肉系統疾病,術前也未使用可能影響神經肌肉功能的藥物,并否認消化道潰瘍和藥物過敏史。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例,Ⅰ組:帕瑞昔布鈉組;Ⅱ組:生理鹽水組。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不用術前藥,均在全麻下施行手術。患者入室后開放左上肢靜脈,監測ECG、 HR、BP和SPO2。麻醉誘導:咪唑安定0.04 mg/kg,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 mg/kg,順苯磺酸阿曲庫銨0.2 mg/kg。氣管內插管后機械通氣,調節呼吸參數,維持PETCO235~40 mmHg。麻醉維持:七氟醚和氧化亞氮吸入,順苯磺酸阿曲庫銨0.15 mg/(kg·h)泵注。輸液:麻醉誘導前輸注6%羥乙基淀粉130/0.4(盈源)7 mL/kg,后平衡液維持。腹膜打開后,Ⅰ組靜注帕瑞昔布鈉40 mg;Ⅱ組靜注等容量生理鹽水。關腹時停用順苯磺酸阿曲庫銨,縫皮結束即刻關閉七氟醚和氧化亞氮。
1.3 觀察指標 監測并記錄術后自主呼吸恢復、呼喚睜眼、呼喚握手、拔管、執行指令時間和血壓、心率、疼痛耐受情況、躁動發生率。拔管指征:潮氣量>6 mL/kg,RR>12次/kg,SPO2>95%。疼痛耐受情況按照病人主訴分三級:不痛、痛可以耐受、痛難以耐受。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兩組40例患者手術順利,術中出血量小于400 mL,符合本研究要求。兩組患者的年齡、體重、術前各項常規檢查、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蘇醒情況比較 Ⅰ組患者術后自主呼吸恢復、呼喚睜眼、呼喚握手、拔管、執行指令時間均大于Ⅱ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蘇醒情況比較 (S) min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蘇醒情況比較 (S) min
注:與Ⅱ組比較,*P<0.05。
組別n自主呼吸恢復 呼喚睜眼 呼喚握手 拔管 執行指令Ⅰ組 20 8.8±2.6* 12.1±1.9* 14.5±1.8* 15.6±0.9* 17.8±2.6*Ⅱ組 20 4.8±2.2 8.7±2.1 11.2±1.7 12.7±1.0 14.2±1.9
2.2 兩組術后血壓心率比較 Ⅰ組患者術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血壓、心率均低于Ⅱ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血壓、心率變化 (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血壓、心率變化 (S)
注:與Ⅱ組比較,*P<0.05。
指標 組別 n 術畢即刻 術后5 min 術后10 min 術后15 min 術后20 minⅠ組 20 76.8±8.6* 82.9±9.1* 84.2±10.4* 82.6±11.3* 83.1±10.8* MAP(mmHg) Ⅱ組 20 81.3±9.4 91.3±10.4 94.3±11.5 88.5±11.9 87.2±11.7Ⅰ組 20 72.8±9.7* 79.7±11.3* 82.7±11.9* 84.2±10.6* 83.6±10.1* HR(次/min) Ⅱ組 20 78.1±11.5 98.9±12.5 104.5±12.8 102.6±13.7 96.4±14.3
2.3 兩組術后疼痛情況 Ⅰ組患者術后不痛例數顯著多于Ⅱ組(P<0.01),Ⅰ組患者術后痛難以耐受者顯著少于Ⅱ組(P<0.01),Ⅰ組患者發生躁動者顯著少于Ⅱ組(P<0.01)。兩組患者術后痛可耐受例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耐受情況、躁動發生率比較 例
開腹手術創傷較大,疼痛明顯,全麻蘇醒期容易因術后疼痛發生躁動[1]。阿片類藥物是目前臨床麻醉中主要的鎮痛藥物,其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呼吸循環抑制等,對全麻蘇醒期意識的恢復也有嚴重的影響,容易造成拔管延遲。
帕瑞昔布鈉是一種高選擇性環氧化酶-2(COX-2)抑制藥[2]。它是伐地昔布的水溶性非活性前體,在體內可迅速轉化成伐地昔布,通過抑制中樞與痛覺超敏有關的COX-2的活性,可減少外周前列腺的合成,減輕或消除神經末梢的過敏反應,達到抑制炎癥和消除疼痛的目的,具有中樞、外周雙重鎮痛的特點[3]。康茵等[4]證實帕瑞昔布鈉單次靜注40 mg,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嗎啡4 mg,可預防全麻蘇醒期患者躁動的發生。本研究中Ⅰ組僅1例患者痛難以耐受,出現術后躁動,這說明帕瑞昔布鈉具有良好的鎮痛作用,能有效預防因疼痛引起的術后躁動。帕瑞昔布鈉具有良好的超前鎮痛作用,能使全麻蘇醒期的患者更平穩地由麻醉狀態進入術后蘇醒狀態[5]。牛澤軍等[6]報道誘導時靜脈給予帕瑞昔布鈉能改善蘇醒質量。本研究中Ⅰ組患者在蘇醒期的心率、血壓變化明顯低于Ⅱ組,但自主呼吸恢復、呼喚睜眼、呼喚握手、拔管、執行指令時間均大于Ⅱ組,這與帕瑞昔布鈉具有中樞、外周雙重鎮痛作用有關,有效抑制疼痛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帕瑞昔布鈉能有效維持全麻蘇醒期循環穩定,對于自主呼吸和意識恢復、拔管時間均稍有延遲。但對于歷時更長、創傷更大手術患者全麻蘇醒的影響,還待進一步研究。
[1]鄧立琴,丁鳳蘭,劉紅.全麻術后躁動225例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 2006,22(2):165-167
[2]Rasmuseen GL,Steckner K,Hogue C,et al.Intravenous parecoxib sodium for acute pain after orthopedic knee surgery[J].Am J of Orthop,2002,31:336-343
[3]Renning SS,Ekman EF,Raghunathan K,et al.The effect of cyclooxygenase-2 inhibition on acute and chronic donon-site pain after spinal-fusion surgery[J].Reg Anesth Pain Med,2006,31:6-13
[4]康茵,趙國棟,李真,等.帕瑞昔布鈉預防婦科腹腔鏡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和寒戰的臨床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7):566-568
[5]朱穎霞,郁慶,張曉慶.帕瑞昔布鈉對下肢手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9):759-760
[6]牛澤軍,王世端,董河,等.帕瑞昔布鈉對腰椎手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7):62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