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瑋瑛
(江西省鉛山縣婦幼保健院 鉛山334500)
胎兒娩出后24 h內陰道出血量超過500 mL者稱為產后出血,包括胎兒娩出后至胎盤娩出前、胎盤娩出至產后2 h以及產后2~24 h三個時期,多發生在產后2 h內,是引起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產科常見而又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率占分娩總數的2%~3%[1]。因此預防產后出血是減少產后出血發生率的關鍵,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腸給藥預防產后出血的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7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初、經產婦,陰道正常分娩,無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年齡20~38歲,孕周37~42周,初產婦208例,經產婦152例。B超提示:單活胎,頭位,羊水深度3.5~6.5 cm,胎盤成熟度3級。對米索前列醇均無禁忌證、自然臨產的產婦共360例,隨機分為米索前列醇組180例、縮宮素組180例。
1.2 方法 米索組在胎兒娩出后即肛門塞入200 μg米索;縮宮素組在胎兒娩出后即肌肉注射縮宮素20 U。產后出血量采用容積法和稱重法測定:當胎兒娩出后羊水流盡即在產婦臀下鋪一專用無菌紙墊,同時將消毒彎盤置于產婦臀下直至產后2 h,消毒彎盤中血液以量杯計算,專用無菌紙墊及紗布吸血后收集的出血量用稱重法計算,即將血液重量換算為血液毫升數,計算方法:專用無菌紙墊及紗布吸血前后的重量之差(g)/1.05[2],最后累計即為產后2 h總出血量。整個過程中觀察產婦的心率、脈搏、血壓及用藥后的不良反應。
1.3 統計學處理 采取t檢驗。
2.1 兩組產婦一般情況比較 兩組產婦的年齡、孕產次、孕周、第一及第二產程時間、分娩方式及新生兒體重進行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第三產程時間及產后2 h出血量比較 米索組第三產程時間短于縮宮素組(P<0.05),米索組產后2 h出血量明顯少于縮宮素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第三產程時間及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S) 例

表1 兩組第三產程時間及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S) 例
?
2.3 應用米索前后心率、脈搏、血壓變化 米索組在應用米索前后心率、脈搏、血壓變化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4 不良反應 口服米索前列醇部分產婦易出現寒戰、發熱、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而直腸給藥可避免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米索組的180例中無1例出現上述癥狀。
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性能穩定,口服吸收迅速,可于1.5 h吸收完全,其血漿活性代謝產物米索前列醇酸達峰值時間為15 min。但口服后部分產婦易出現寒戰、發熱、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給臨床應用帶來不便,而直腸給藥避免了這些癥狀的發生,且吸收更迅速、快捷。米索前列醇對各期妊娠子宮均有收縮作用,它通過增強子宮張力及宮內壓,起到增強子宮收縮頻率和幅度的作用,可強烈收縮子宮,促進子宮創面血竇迅速關閉。其在直腸給藥后引起子宮收縮,因此在胎兒娩出后即肛門塞入米索前列醇較肌肉注射縮宮素具有更強的子宮收縮作用,能縮短第三產程時間,產后2 h出血量明顯減少,產后出血率降低。產后出血是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產科常見而又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就其原因最常見的是子宮收縮乏力,占產后出血總數的70%~80%[1]。而產后2 h內出血量約占產后24 h內累計出血量的80%[1],因此預防產后出血的關鍵時間是產后2 h。本研究結果顯示,將子宮收縮作用更強的米索前列醇應用于臨床,效果顯著,直腸給藥方便、副作用小,具有簡單易行、安全、高效和預防產后出血的作用,值得推廣。
[1]樂杰.婦產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7
[2]袁力,何善陽,陳淑琴.兩種不同方法應用欣母沛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4):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