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海 陳君霞
(1河南省寶豐縣中醫院 寶豐467400;2河南省寶豐縣君益壽診療所 寶豐467400)
銀屑病又名牛皮癬,是一種常見易復發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近年來本病的發病率逐漸增加,因發病原因尚未明確定論,且又頑固難治,因此是目前國內外皮膚科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為探索牛皮癬的發病原因和較為有效的防治辦法,我科從2008年1月~2011年12月應用中醫辨證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20例,并設復方青黛膠囊治療為對照組進行比較,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門診患者,隨機抽取180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分兩組。治療組120例,年齡11~52歲,病程15 d~10年;對照組60例,年齡12~56例,病程20 d~12年。兩組患者肝腎功能正常,血脂檢驗在正常范圍內。兩組年齡、病程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120例根據中醫辨證治療,主要是按血熱、血燥及血瘀分型,辨證用藥。基本方:土茯苓、生地、紫草、雞血藤、赤芍、丹參。血熱型治則以清熱涼血為主,輔以除濕化瘀等;加生槐花、白茅根。血燥型治則以養血潤燥為主,輔以涼血消風等;加當歸、威靈仙、蜂房。血瘀型治則以活血化瘀為主,輔以清熱解毒等;加茜草、桃仁、紅花、莪術、板藍根、玄參。每日1劑,4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60例口服復方青黛膠囊(國藥準字Z20010157),每次4粒,每日3次,4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用藥12周后進行療效評價。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皮損部位、范圍、嚴重程度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4、8、12周進行PRSI評分,以評價療效。(1)基本痊愈或痊愈:評分下降≥90%;(2)顯效:評分下降60%~89%;(3)有效:評分下降20%~59%;(4)無效:評分下降20%以下或無效或升高。顯效率=(痊愈+顯效)/總病例數× 100%。
2.1 臨床療效 結果見表1。治療組治愈率與顯效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χ2值分別為12.34和23.00,P均<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PRSI評分 在治療1、2、3個月后隨訪觀察中,對紅斑、肥厚、鱗屑、皮損面積和瘙癢程度進行評分,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各組病例每次隨訪的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各月評分均減少,差異均有顯著性。見表2。
表2 銀屑病患者治療前后PRSI評分 (S)分

表2 銀屑病患者治療前后PRSI評分 (S)分
?
2.3 復發情況 對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痊愈病例每3個月復診或進行電話隨訪,以了解復發情況。見表3。

表3 痊愈病人復發情況比較 例
2.4 不良反應 服藥后無不良反應,隨訪1年,患者皮損復發后服本方仍然有效。
銀屑病現代醫學認為是多基因遺傳背景下T細胞失常的免疫性疾病,中醫學認為銀屑病發病與素有內熱、營血虧損、生風生燥或情志內傷、飲食失節、外感風熱使氣血不暢、瘀阻肌表、肌膚失養有關。方中土茯苓氣薄味濃,善升提搜毒外泄,滲濕通利以攻毒邪;生地、赤芍、紫草清熱涼血活血;丹參、雞血藤養血活血;聯用涼血、活血、養血補腎及搜風活絡諸藥: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止癢之效。
筆者觀察了中藥辨證論治患者,最短5 d見效,表現為紅斑變淡,鱗屑變薄,瘙癢減輕,尤其是尋常型銀屑病進行期血熱型患者。其中病程短、年齡小,既往未接受過復雜治療的患者,治愈率高、療程較短;反之則治愈率低,療程較長。治療同時應避免潮濕、感染、精神緊張、飲酒、吸煙等不良因素影響,患者治愈率高,且不易復發。中醫辨證治療與復方青黛膠囊對比,療效顯著,起效迅速,無不良反應,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