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美
(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延吉133000)
經纖維支氣管鏡(以下簡稱纖支鏡)檢查術現已廣泛應用于肺部疾病的診斷及治療。近年來我科在經纖支鏡取出卡在支氣管內的異物上取得成功,現將一典型病例匯報如下。
患者,男性,51歲。2年前在個體牙科診所局部麻醉后針頭誤吸,當時病人未引起重視,醫生也未向家屬交代及進一步診治。但近兩年患者間斷痰中帶血、頭暈、精神不振、陣發性咳嗽、胸痛伴發熱。2010年12月6日因上述癥狀加重,胸部CT示患者左肺舌葉開口處可見一針樣金屬物,1cm左右,患者因經濟原因拒絕手術,故于同年12月8日轉入我科擬行經纖支鏡術以取出異物。
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患者及家屬對經纖支鏡取出異物術缺乏相關知識,擔心取異物失敗而再行開胸手術,加重經濟負擔。對此,術前我們制定了縝密方案,預估術中可能出現的大咯血并發癥及失敗后繼發感染等應采取的處理對策,并向患者介紹經纖支鏡取異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介紹術中配合要點,使患者對手術有了一定了解,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保證取異物術的順利進行。②術前準備:常規行血小板、出凝血時間、肝病四項、艾滋病抗體檢查,評估心肺功能、監測血壓,術前4h禁食、禁水,術前半小時肌注山莨菪堿10mg,以防止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抑制腺體分泌,減少患者術中分泌物,肌注地西泮10mg,以起到鎮靜作用,術前10min用2%利多卡因給予咽喉、鼻腔部麻醉,并行環甲膜穿刺行局部麻醉。③藥品及用物準備:電子纖支鏡,冷光源,活檢鉗,負壓吸引器,吸氧裝置,心電監護儀,生理鹽水(37.0℃),止血藥等。
2.術中配合:給予氧氣吸入(4~6L/min),心電、血氧飽和度、血壓監測。患者取仰臥位,頸部及肩下墊一軟枕,頭部后仰,使氣道開放,指導患者微閉雙目,防止藥液滴落眼內。
將與冷光源連接的纖支鏡管鏡下端涂潤滑油配合醫生,常規經鼻插入支氣管鏡到達異物所卡氣管部位后發現一枚注射針頭針尖朝下卡在左肺舌葉開口處,且周圍組織有炎性浸潤,并有膿性分泌物包裹針頭。此時立即經纖支鏡活檢孔注入2%利多卡因2ml,以達到麻醉異物周圍氣管組織,防止因鏡管刺激引起患者咳嗽。注入麻醉藥后護士將活檢鉗經纖支鏡活檢孔進入到氣管異物處,密切注視電子鏡顯示屏幕圖像,聽術者指令,術者夾緊針栓一邊連同纖支鏡管一起緩慢上提,提取時由于針頭濕滑曾脫落2次,第二次脫落時針尖朝上,患者出現咳嗽,護士立即經活檢鉗孔注入2%利多卡因2ml,囑患者放慢呼吸,并輕握患者的手,安慰患者,告知異物很快就會取出,以穩定患者情緒,配合操作。第三次提取出一枚1ml注射器脫落針頭,針尖稍鈍。
3.術后護理:術后留患者觀察30min,無咯血、無不適感后讓患者離開檢查室。
囑患者術后禁食水2h,以防誤吸入氣管,2h后進食溫涼流食或半流食。
囑患者術后半小時內減少說話,使聲帶得以充分休息[1],不可用力咳嗽,告知患者術后有低熱、輕微胸痛、痰中帶少量血可不必處理,如體溫超過38.0℃,出現咯血癥狀時及時告知醫生及護士。
經鼻電子纖支鏡取異物創傷小,費用低,患者容易接受,但操作過程中對術者技術要求高,需要醫護配合默契。異物取出后隨訪1個月患者咳嗽、胸痛、發熱等癥狀消失,身體逐漸恢復。
[1]尤黎明 .內科護理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