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陰縣農機局 楊立華

2012年5月4~8日,湖南省農機監理總站組織本省10個縣市區的農機局長、農機監理所長,到廣西的來賓市、武宣縣、興賓縣和桂林市及永福縣參觀學習與取經。期間重點考察了3個縣3個鄉鎮3個村的“平安農機”創建工作,并對2市3縣農機監理機構建設作了詳細的了解。所到之處受到了農機同仁的熱情接待,所見所聞,耳目一新、受益匪淺、啟示很大。
(1)政府重視且領導支持。“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都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重視和領導的支持,如來賓市委書記、市長每年都要到所管的縣區檢查或調研農機安全生產,并進行講評;武宣縣縣長每年初與各鄉鎮領導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狀,堅持全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及農機安全生產工作聯系會議制度;3個縣的縣委縣政府班子每年堅持聽取農機局局長的匯報及現場辦公各1次,解決農機化發展及平安農機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三強化一規范”效果好。強化拖拉機及微型拖拉機的入戶管理,農機監理人員深入村屯開展便民服務;強化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培訓管理,從源頭上抓好培訓考試關;強化農機維修網點和農機銷售企業監督管理,保障維修質量,杜絕假冒偽劣產品。規范農機臺帳管理,縣、鄉鎮、村三級建立農機臺帳。
(3)創建經費保障到位。如武宣縣委縣政府對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并逐年加大投入,2011年縣財政撥付創建工作專項經費50萬,同時把農機監理所列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4)創建工作成效突出。所參觀考察的幾個縣,通過平安農機創建活動使安全生產呈現“一高三降”的大好局面。村民安全生產意識明顯提高,農機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財產損失等,比創建前的2008年分別下降25%、16%、33%。國家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農機裝備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機服務體系不斷壯大,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提高了農機化工作的社會地位。
湖南湘陰縣與所考察的廣西2市3縣相比,在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形式方面雖有很多相同之處,但也存在著差異,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1)爭取政府的推動很重要。考察的縣市區,各級政府和領導對創建平安農機都非常重視,回來后我們已把廣西2市3縣創建平安農機的主要做法、顯著特點及領導重視等經驗寫成了考察報告,報告了湘陰縣委縣政府,并向縣委政府分管領導作了詳細的匯報,以爭取縣委政府對湘陰的平安農機創建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和全力推動。
(2)建立全方位的協作機制很管用。所考察的3縣3鄉鎮3個村,村有農機協理員,鄉鎮有農機安全員,縣有農機監理所和監理員,縣、鄉鎮、村三級農機安全監管人員相互支持配合,農機協理員和農機安全員與農機戶農機手融洽、融合,對待農機手像對待親人一樣,滿面春風。這一點在考察過程印象深刻,感覺很好。而且村農機協理員和鄉鎮農機安全員對本地情況清楚、信息靈通,有事處理迅速,真正快捷方便。這些做法我們湘陰應該照搬照學,迅速建立起縣、鄉鎮和村三級農機安全信息網,做到鄉鎮有農機專干,村有農機安全信息員。
(3)發揮安全教育示范作用很有效。武宣縣開展“八個堅持”農機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很有特色,如開展農機“安全日”學習活動、農機安全進校園、文化鄉村行、“八個一千”主題活動、拖拉機手“首次領證”安全教育活動、“百萬農民”文明交通宣傳員活動等等,都值得學習借鑒。
在農機,干農機,謀劃農機。廣西的武宣、興賓、永福3縣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給了我們許多啟示,考察歸來,筆者對創建湘陰平安農機提出幾點思考。
(1)強力排查農機安全生產隱患。縣農機部門應馬上成立農機安全檢查組,常年巡邏鄉村道路、田間地頭及場院開展農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特別是加大春節、清明、國慶等重大節假日及重要農時季節和“安全生產月”期間的檢查力度,有效遏制農機事故發生。編制全縣鄉村道路監控網路圖,標注危險路段、事故多發地及事故隱患地情況;在主要鄉村道路、危險路段樹立“嚴禁拖拉機無證駕駛、無牌行駛、違法搭人”警示牌;重新制定《湘陰縣農機安全專項整治方案》、《拖拉機違法載人專項整治實施辦法》,重點整治拖拉機違法載人、無牌無證行駛、無證駕駛、酒后駕駛等違法行為。
(2)建立健全農機監管制度與網絡。①根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建議縣政府制訂及完善《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農機安全生產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農機安全教育制度》、《農機事故責任追究制度》,使全縣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有序、科學。②在全縣19個鄉鎮設立專職的農機專干,行政村設立兼職的農機安全員,形成縣、鄉、村三級聯責聯防的農機安全管理格局。③建立和完善的農機系統安全崗位責任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辦理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強化農機安全生產問責追究制及責任倒查追究制。
(3)實施齊抓共管的績效考核制。要堅持縣安委會、縣交警隊、縣農業局、縣農機局每季度召開農機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將創建平安農機工作列入會議的重要內容。結合本季度農機安全生產形勢,對下季度全縣安全生產工作作出統一部署、統一安排。將平安農機創建納入全縣三個文明考核范圍,由縣農機局和縣委縣政府督查室負責對鄉鎮創建工作進行考評;鄉鎮黨委政府把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對村支兩委年終績效考核目標之一;由鄉鎮對農機專干、村農機安全信息員進行考評。形成縣和鄉鎮與村層層有任務、有責任、有落實、有督查,有考評,全面改變農機安全生產管理由農機部門唱獨角戲的局面,形成縣鄉村三級行政和相關部門齊抓共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