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華北平原,渤海之濱的河北,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燦爛。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深化,古老的燕趙之地煥發勃勃生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河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河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全省生產總值實現2422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億元,居全國第六。
2011年也是河北城鎮建設上水平工作起步之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河北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攻堅克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新的成績。
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河北城鄉建設的根本出發點被提到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為著力破解難題,實現宜居宜業目標的抓手。河北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始終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把舊城改造和農村新民居建設作為惠民工程來抓,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卓有成效。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全年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開工38.5萬套,竣工17.7萬套,10.7萬戶住房困難家庭喬遷新居。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過程中,河北總結出了“1+6”土地供應模式、“5+1”資金籌集方式,確保工程進度,嚴抓質量安全,實行全過程公開、全社會公示、全方位監督,基本做到了社會信服、群眾滿意,成為全國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典范。
繼“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取得重大成就之后,河北繼續加快城市改造更新步伐。僅2011年,河北省啟動改造城中村90個,如期完成年度任務。改善舊住宅小區298萬平方米,受益居民3.57萬戶。改造和啟動棚戶區965萬平方米、舊商貿區25個。大力推進“十小便民設施”建設,改造整治了100多條小街巷和50多個小游園,建設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橋18座,社區衛生站和小型體育設施服務半徑趨于合理,群眾生活更加方便。
“規劃是龍頭”的理念在河北城鄉建設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目前,環首都綠色經濟圈總體規劃、沿海地區總體規劃、冀中南區域空間布局規劃等特定地區規劃已經完成,為構建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奠定了基礎。完成了“4+1”生態示范城市(新區)規劃,初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態城規劃指標體系。編制完成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和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專項規劃,選擇任丘、遷安、三河等10個縣(市),開展了城鄉總體規劃試點。11個設區市全部派駐部、省城鄉規劃督察員,實現了全覆蓋。制定《城市五線管理規定》等4個規范性文件,有效保證了規劃執行力。
農村新民居規劃建設得到穩步推進。因地制宜地出臺《河北省農村新民居規劃建設指導意見》,編制了2000個新民居示范村規劃,修改完善了31個縣(市)的鎮村體系規劃。加強對新民居建設的指導,培訓各級規劃建設人員1萬余人,免費發放示范圖集5000余冊,提高了農村新民居建設水平。改造農村危房10.5萬戶,完成任務在全國居領先位次。
城市承載能力日益提升。全省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完成3060億元,其中市政基礎設施1393億元,增長10.6%。新增供熱面積2000萬平方米、供氣總量130萬立方米,新增省級園林城市(縣城)25個、園林綠地6380公頃、風景名勝區8處,城市建成區和中心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11.5平方米和5.67平方米,建成綠道綠廊253.05公里。設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6%和80%。新增污水垃圾處理廠(場)11座。以爭創人居環境獎為抓手,推進人居環境建設,唐山中心區再生水回用項目、邯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以石家莊和廊坊萬達廣場城市商業綜合體、滄州圖書館和博物館、承德奧體中心等為代表的一批大型公共服務設施拔地而起。
城市管理水平穩步提高。2011年開展了城市容貌環境整治和城管執法專項提升行動,出臺生活垃圾處理、城管執法等4方面共6個指導性文件,城市管理政策體系更加完善。清除城市垃圾50余萬噸,拆除各類非法占路設施24萬平方米,規范馬路市場581個,城市容貌變得干凈、整潔。推廣邢臺市城市容貌“一掃全保”經驗,城市管理制度和標準建設不斷完善。認真落實市政設施建設和養護標準,施工、養護精細程度大大提高。
建筑業保持高速健康發展態勢。2011年全年建筑業增加值1356.2億元,比上年增長17.6%。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30911.6萬平方米,增長31.7%;房屋竣工面積10305.5萬平方米,增長13.2%。全省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利潤128.6億元,增長22.7%,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38.9億元,增長65.6%。
建筑節能和科技創新更加深入。新建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達到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完成1375.4萬平方米、提高14.6%,新增供熱計量收費面積2000萬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率達到38.6%,保定市、望都縣、平泉縣列入全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全省2011年開工綠色建筑示范小區40個,12個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建能耗監測項目實現數據傳輸,9個項目、4所高校列入國家示范。河北省建筑科技研發中心建設進度加快,中加合作示范項目竣工揭牌,中德合作“被動式”低能耗建筑項目正式簽約。
數字平臺建設進一步拓展。在全國率先建設數字規劃、數字城管、數字住房保障三大省級數字平臺,初步構建了寬領域、多層次、高標準的行業信息化發展格局。“數字規劃”拓展到49個縣(市),“數字城管”拓展到三河、遷安、肅寧、平泉等17個縣(市)。“數字住房保障”全面應用,實現對住房保障全要素的動態監管、實時展示。
在談到2012年的工作時,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朱正舉介紹說,今年上半年,河北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堅持服務大局、保障重點,各項成效顯著: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新進展,“兩大增長極”建設取得新成效、城建綠色行動掀起新高潮,企業發展環境有了新改善。
朱正舉表示,近期,河北省委、省政府關于著力改善發展環境、著力改善生態環境的重大決策部署,切中了河北經濟社會發展的“命門之穴”,是指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的旗幟。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也是兩個環境建設的主要陣地,住建部門在兩個環境建設中擔負著重要任務和重大責任。河北省住建系統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圍繞“風清氣正、開放文明、天藍水凈、地綠山青”16字方針,全力以赴抓落實,抓推進,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