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輕工業學校 李 陽
空調器冷凝熱量的回收研究
河南省輕工業學校 李 陽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 提高,空調器和熱水器的數量大幅增多,使得我國的能源狀況更加嚴峻。 夏季,空調器排放的熱 量不僅造成了能源的浪費, 同時也進一步惡化了大氣的熱 環境。為探討更多的空調器節能 方法,本文從利用空調器夏季排放的熱量加熱部分生活用水的思路出發,研究空調器熱量回收的可行性。
空調器; 冷凝熱量;節能;回收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空調器和熱水器的需求越來越大。夏季,空調器在制冷時會向環境空氣中排放大量的熱量,同時,人們又需要大量的熱量去加熱生活用水。如何利用空調器排放的熱量加熱部分生活用水,如洗浴用水等,已經成為節約能源的又一個有效途徑。目前,國內外學者已積極的開展了空調器熱量回收的研究,其意義不僅在于回收熱量、節約能源,同時也能夠降低對夏季空氣熱環境的影響,提高空調器的使用效率。
本文著重研究在保證空調器功能的前提下,回收空調器冷凝熱量,利用冷凝熱來承擔日常生活熱水的熱量供應。
本系統在家用空調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采用蒸汽壓縮式制冷循環。系統包括壓縮機,室內外熱交換器,節流裝置,套管式的熱回收裝置及閥門等輔助設備。如圖1所示,當系統需要進行單獨制冷工作時,系統進行傳統的空調制冷運行模式,毛細管2起到節流作用。當需要在制冷的模式下進行生活用水加熱時,依然進行傳統的空調制冷運行模式,只需要關閉室外熱交換器風機,由熱回收換熱器利用系統的冷凝熱量加熱所需的生活熱水。當只需要加熱生活用水時,則需要進行空調制熱模式,此時毛細管1起到節流作用,但應關閉室內熱交換器風機。
實驗系統的搭建和測試根據相關的規范和準則進行。機組制冷量采用房間型量熱計法和空氣焓差法測試。
圖1 系統原理圖
圖2 室內熱交換器風量變化對系統性能系數的影響
圖3 水溫對系統性能系數的影響
圖4 水溫對系統性能系數的影響
設定縱向管和橫向管間距均為25mm,冷凝器傳熱管選用紫銅管φ9.35×0.35,翅片選用δf=0.15mm鋁翅片,翅片間距sf=2mm,迎風面上管中心距sl=25mm,管束按正三角形叉排排列。蒸發器傳熱管選用紫銅管φ9.35×0.35,翅片選用δf=0.2mm鋁翅片,翅片間距sf=2.2mm,管束按正三角形叉排排列,垂直于流動方向管間距s1=25mm,沿流動方向管排數取nl=4。熱回收器采用螺旋式套管型內肋外牙管,能夠使流經的冷媒和冷卻水在套管內的流動為復雜的旋流形式,可使冷媒內能量最大限度的傳導給被加熱生活用水,進行充分的熱交換。
機組制冷量采用房間型量熱計法進行測量,機組室內側制冷量通過測定用于平衡制冷量和除濕量所輸入量熱計室內側的熱量和水量來確定;室外側提供測定機組能力的驗證試驗,其室外側制冷量,是通過用于平衡機組冷凝器側排出的熱量和凝結水量而從量熱計室外側取出的熱量和水量來確定。
應注意在室內側和室外側之間應裝有壓力平衡裝置,以保證量熱計的 室內、外側壓力平衡。由于兩室之間氣流流動方向可能是變化的,故應采用兩套相同的但安裝方向相反的壓力平衡裝置或一套可逆的裝置。測量時,調節壓力平衡裝置,使兩室之間的壓力差不大于1.25Pa。
當用空氣焓差法進行室外側試驗時,應保證空氣流量測量裝置不會改變被試空調機的性能,否則應進行修正。測量時,先接上空調機室內側的試驗裝置,連續運行1小時以上,在工況穩定后記錄測量值,然后接上室外側的試驗裝置進行試驗,連續運行1小時以上保持兩側裝置穩定后進行記錄,要求室內側試驗結果應與不接室外側裝置時的試驗結果誤差不應超過2.0%。
設定室內干、濕球溫度分別為27℃和19℃,隨著室內側換熱器風量的變化,記錄試驗數據,分析系統主要參數的變化情況,從而確定系統的最佳室內側換熱器風量。
圖2表明,隨著室內熱交換器風機風量的變化,系統的性能系數變化較為復雜,主要原因是因為在制冷運行初期,在風量達到898m3/h前,機組制冷量提高的速度大于功率的增加速度;故系統的性能系數呈上升狀態;當風量達到1005m3/h時,此時系統壓縮機的壓力比基本達到3,壓縮機消耗的功率最大,使 得系統的性能系數大幅下降;當風量超過1005m3/h后,由于毛細管出現扼流現象,毛細管中制冷劑流量只隨壓力變化,蒸發器中制冷劑發生氣化現象,使壓縮機吸氣壓力升高,并且由于風量的增加,使得室內熱交換器提高了換熱效率,此時系統處于大風量小溫差下運行,性能系數開始回升。
設定實驗工況,室內干、濕球溫度分別是27℃和19℃,溫差波動范圍為0.3℃,對系統運行情況進行數據記錄和分析,檢查機組主要參數是否在允許波動范圍內,并在此基礎上對機組進行調整和改進。
圖3表明,隨著被加熱生活用水水溫的上升,系統性能系數逐漸下降,當水溫達到55.1℃時,系統性能系數在3.24左右。由于水溫升高導致冷凝熱量散熱不足,使得冷凝壓力和溫度升高,蒸發溫度降低,系統循環效率降低,而要獲得額定冷量,必須增大壓縮機功率,故隨著水箱水溫的提升,系統性能系數降低。
設定標準工況20℃和低溫工況7℃,水溫從15℃加熱到55℃,水流量設定為0.68m3/h。
圖4表明,兩種工況下的系統性能系數隨著被加熱生活用水水溫升高而降低,并且兩者的差距也逐漸縮小。這是因為隨著水溫的升高,機組所消耗的功率迅速上升,而 此時機組制熱量逐漸降低,從而導致機組的性能系數降低。也反映出系統性能系數隨著環境溫度的降低而降低,經濟性也越差。
采用本系統進行空調冷凝熱量的回收,在一定環境溫度條件下用于加熱用戶生活用水,能夠節約能源,改變傳統空調較為單一的運行模式,減少空調設備的閑置時間,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本系統未考慮較冷溫度下系統的性能,并且由對本系統只是進行了初步研究,為系統的推廣和應用打下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因此,還可以對系統進行優化,使運行效率能夠進一步提高。
[1]蔣綠林,張曄.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實 驗研究[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9(1).
[2]季杰,裴剛,何偉.空調-熱水器一體機制冷兼制熱水模式的擬合試驗分析[J].暖通空調,2003.
[3]蘇玉海,淦國慶.同軸式套管換熱器應用于家用循環式熱泵熱水器的特性實驗研究[J].制冷與空調,2010(1).
李陽(1975—),河南鄭州人,河南省輕工業學校講師,制冷和空調設備運行與維修專業帶頭人,主要從事制冷與空調的研究和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