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美國、英國、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李勇 紀雙城 李珍 本報記者 王渠
奧巴馬政府6日下令凍結伊朗政府在美國的所有資產與利益。美國財政部稱此舉為了“懲罰伊朗未遵守國際義務”,并向伊朗施加“日益強大的經濟和外交壓力”,迫使其放棄核計劃。歐盟27國也準備跟進,計劃禁止向伊朗出售部分電信設備。伊朗議會7日高調宣布,伊朗已經做好禁止向歐洲國家出口石油的準備,同時強調“美國的敵對行動”旨在展開心理戰和宣傳戰,不會產生任何結果。中東新的戰火是否會點燃?一些專家認為各方都在極力避免戰爭發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奧巴馬寫給國會的信解釋稱,這項行政令的出臺,是由于“伊朗持續的危險、不可接受行為”構成“對國際金融體系沖擊”,迄今的制裁措施對防范伊朗央行和其他伊朗銀行瞞天過海進行“交易欺詐”、“洗黑錢”收效甚微,因此“加大制裁力度不可避免”。新的制裁措施涉及所有伊朗部委、公共機構,包括央行和負責處理石油出口收益的部門。
法國《解放報》稱,這項新行政命令對美國的許多亞洲合作伙伴不具約束力。日本《讀賣新聞》7日稱,美國打算盡快說服中國、日本等國家中止和伊朗的石油交易之后,再全面制裁伊朗。
與此同時,歐盟計劃未來數月禁止向伊朗出售部分電信設備。路透社引述不愿透露身份的歐盟外交官的話稱,歐盟27個成員國原則上就此達成協議,認為“可以阻止伊朗監控反政府言論”。法新社7日稱,歐盟對伊朗新一輪的制裁還可能包括增加資產遭凍結和簽證禁令的官員人數。歐盟目前已凍結伊朗國內61名違反人權的官員資產,同時還對這些人禁發簽證。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7日駁斥美國對伊朗的最新制裁。該發言人稱,伊朗央行與美國并無金融業務往來,“這些制裁僅僅是西方的宣傳戰”。伊朗半官方的法爾斯通訊社7日說,目前,伊朗沒有任何擾亂霍爾木茲海峽航運的跡象,但美國及其西方盟友仍在這一地區部署航母。不過,伊朗國防部長也強硬表示,伊朗近來在電子、光學和通信系統以及其他軍事裝備方面取得21項成果。伊朗安全部門最近逮捕數名為英國廣播公司波斯語臺工作的伊朗人,這些人從英國廣播公司收取數目可觀的酬金。伊朗情報部門此前曾警告當地人不要為英國廣播公司工作,提醒當地人小心掉入“設下的陷阱”。但英國廣播公司抗議伊朗的做法。
美伊雙方日趨強硬的表態和動作,難道是“為叫囂了很久的戰爭磨刀霍霍”?埃及《消息報》援引一名《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的分析說,以色列“很有可能”6個月內襲擊伊朗核項目,快的話可能在今年4月。但一名精通波斯灣局勢的前中情局官員肯·波拉克稱,最近突然炒熱的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的公開討論,都是“誤導”。阿拉伯媒體7日援引一名歐洲軍事分析家的話稱,對美歐來說,伊朗的行為是相對可預測的,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來自以色列的立場。伊朗雖然有內部權力之爭,但其領導人最近發出的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威脅,還是相當低烈度和克制的。這名軍事分析家的結論:實事求是地說,以色列的態度難以捉摸,究竟是打還是不打,什么時候打,現在誰也說不準。
法國《費加羅報》分析稱,奧巴馬并不希望再卷入一場和伊朗的長期軍事沖突,他不斷加大對伊朗金融制裁力度,實際上恰恰是希望避免發生軍事沖突,并以此向“很可能不聽招呼,把美國拖下水的以色列”表明,美國正采用其他手段迫使伊朗就范,而且這些手段正發揮效力。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7日對《環球時報》表示,伊朗在美資產主要部分是巴列維時代伊朗在美國的一些不動產,比如股票、銀行和公司在美國的資產。實際上,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后,美國已經凍結伊朗在美國的資產,一直到現在都沒解凍。華黎明稱,由于長期遭受封鎖,伊朗大部分財力都花在國防上,民生方面被犧牲了。華黎明說,伊朗目前在宣傳和表態方面很強硬,但事實上它在千方百計避免戰爭發生。伊朗知道,步步緊逼之下,一旦發生戰爭,對其打擊是毀滅性的。▲
環球時報201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