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流感,正確洗手很關鍵
進入12月份,便進入流感的高發季,尤其是學校人群是流感的高發群體,小學生身體抵抗能力較弱,更容易被傳染。因此防患于未然,預防流感的發生才是關鍵。那么如何預防呢?1.要及時增添衣服,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2.要堅持用冷水洗臉,增強鼻粘膜對空氣的適應能力。3.多喝白開水。4.居室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和濕潤。5.在流感的高發季節,盡量不要到醫院、商場、影劇院等人員密集的地方。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勤洗手。
洗手看似簡單,殊不知學問很大。而大多數人沒有養成洗手的良好習慣,也不知道如何正確科學地洗手。一般人在洗手時,多半只是簡單快速地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為已經完成任務。要“有效”地洗手,就必須注意下面幾個步驟——
1開水龍頭沖洗雙手。
2加入洗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
3小心地雙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內外和四周、指尖、虎口位置,最少揉搓10秒鐘才沖水。
4用流動的水沖洗至少10秒鐘。
5完全擦干凈后,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干凈。
6用干毛巾或手紙徹底抹干雙手,或用干手機吹干雙手。
7雙手清洗妥當后,別再直接觸摸水龍頭,防止再度臟手。應以抹手巾包裹水龍頭,或在水龍頭上潑水沖洗干凈,才把水龍頭關上。
什么時候必須洗手?
懂得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況下該洗手,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飯前便后”之外,還有很多情況是必須要洗手的。
從醫院出來
醫院可以算是一個細菌和病毒的“集散地”,醫院的各個角落都存在著超乎你想象的強大致病菌,而你在醫院時肯定會不可避免地與它們正面接觸,所以去過醫院之后一定要洗手。
回家后
進家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否則外面的細菌一定會被你帶回家,在樓梯的扶手、門把手、鑰匙、電梯按鈕上也都有數以萬計的細菌,你肯定不想自己的家也變成是公共場所吧!
打噴嚏或咳嗽后
打噴嚏和咳嗽時不可避免地會有無數細小的飛沫,從你的鼻子和嘴里“噴涌而出”,你也許會下意識地用手去捂,而打噴嚏或咳嗽則代表有呼吸道感染存在,所以你的手在這時就成了“接力”傳染源。
接觸錢幣之后
錢幣是流通的,經過多少雙手后才到了你的手里。所以哪怕你就算是用手指夾了一下硬幣也不行。
干嚼食物能提高思維能力
生活中,我們在吃饅頭、面包、餅干時都習慣喝點湯、飲料或水,因為,水會把比較干的主食稀釋使之更容易下咽。但據專家說,食用這些主食時如果不用飲水,而用自己的唾液稀釋后吞咽,可以鍛煉和提高神經反射弧的興奮性,提高大腦的思維能力。在不用水配合的情況下咀嚼食物,可刺激口腔黏膜和舌感受器,從而引起味覺及其傳入神經的興奮,傳到唾液分泌中樞并使之興奮,然后由副交感神經傳出到達唾液腺,促使唾液分泌。這樣的循環往復,實際上鍛煉和提高了這個神經反射弧的興奮性。
咀嚼肌與大腦之間有條“熱線”,這種干嚼食物的鍛煉可以顯著提高大腦的思維能力,咀嚼少的兒童,智商普遍低于以耐咀嚼食物為主的兒童。咀嚼食物的刺激強度和刺激時間要夠,因為任何刺激都要有一定的刺激強度和刺激時間,才能激起機體反應和產生相應的生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