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善郁,陳 文
(大連交通大學 土木與安全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8)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國機械制造業發展迅猛,使我國產業結構中的機械制造業比重有增無減,機械制造業的擴張給企業安全生產及員工職業健康勞動保護帶來嚴峻考驗.國外的經驗證明,制造業的高速發展和形成巨大規模很難避免工傷事故風險的增加.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滿足企業安全生產長效運行已迫在眉睫,促使機械制造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由理論轉向實踐.熵權法是一種客觀綜合定權法,它根據實際生產活動中得各指標信息值大小來確定權重,能夠有效的消除人為因素的影響,為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提供科學的分析方法.
建立安全生產標準體系的目的:①為企業安全生產和安全生產整體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②建立結構合理、重點突出、符合國情的安全生產標準體系,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持;③為政府部門依法行政、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以及標準的科學管理提供技術支持;④適應加入WTO后新形勢的需要,加快與國際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接軌.
建立安全生產標準體系主要特征有目的性、整體性、層次性、先進性.目的性指系統的結構不是盲目建立的,而是按系統的目的和功能建立的[1].整體性指體系由若干個子系統構成,強調整體考評的結果同時單元的性能有決定權.層次性是指安全標準體系在構成上按照外延和隸屬關系分成不同層次.先進性是指積極采用和推廣科研新成果,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設備、技術和產品.
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制訂的2007~2010年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發展規劃依據適用范圍、領域、類別以及隸屬關系,將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形成框架位置圖,如附圖所示.

附圖 安全生產標準體系框架
根據《浙江省機械制造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評定方法》確定程序如下:
(1)按照《浙江省機械制造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考核評定表》的要求,企業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工會參加的小組進行自評;
(2)企業自評后,形成自評報告,向承擔浙江省機械制造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復評任務的機構(以下簡稱復評機構)提出復評申請;
(3)復評機構收到企業的復評申請后,應按照《浙江省機械制造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考核評定表》的要求進行復評,向企業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交復評報告.符合相應等級安全生產標準化機械制造企業標準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核準;不符合的,由企業按照復評報告的要求進行整改;
(4)機械制造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實行分級核準制.省級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由復評機構報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核準;市級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由復評機構報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核準,報省安監局備案;
(5)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核準后,向企業頒發相應的證書和牌匾,并在有關媒體上予以公布.
此外,為防止個別企業硬件不到位試圖以作好軟件措施最終獲得考評通過的情況,特規定每個考評單元的實得分應大于每個考評單元應得分的70%.安全生產標準化機械制造企業證書和牌匾有效期為3年.在3年有效期內,企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累計死亡5人以上(含5人),以及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由原核準部門撤銷其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稱號.
機械制造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與其他行業標準化工作存在一部分共性問題,即部分安全生產標準老化,目前仍有部分標齡超過5年甚至10年.而相反的是,部分急需的安全生產標準又嚴重缺失,如缺少安全監管部門裝備配備標準、應急救援基地裝備配備標準等.同時,目前機械制造行業安全標準的制訂主要是依據國際標準制修訂,缺乏符合國內實際情況的基礎理論研究.如何使體系在實踐中良好高效運行是提高安全管理的關鍵所在[3].
另外,在浙江省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實際推廣開展過程中,我們發現以下薄弱環節亟待改進:
(1)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囫圇吞棗、名不符實.個別企業為圖確保萬無一失,通過借鑒、下載、匯編等方式制訂了一整套厚厚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但是企業實際往往沒有其中一些對應的工種,又哪來的操作規程?可以說是漏洞百出;
(2)企業基本上都指定了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同時也進行了相應的演練,但是演練往往局限于消防形式.機械制造行業更多的安全生產事故是機械、車輛、起重傷害,燙傷、觸電、緊急安全疏散等,因此建議演練應多樣化并在事后作好演練總結;
(3)制訂的安全生產考核、獎懲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大部分企業存在只獎不罰或只罰不獎的錯誤認識.對于企業內發生的工傷事故也沒有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事故原因調查不清,當事人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沒有制訂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等;
(4)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相應的資質證書不全或者遺失;
(5)外露的聯軸器、皮帶傳動裝置等旋轉部位缺少防護罩,地溝入口缺少蓋板,高處作業平臺缺少護欄;
(6)動力(照明)配電箱(柜、板)接線錯亂,缺少漏電保護器.個別母線接觸不良,瓷瓶、套管、絕緣子有裂紋;
(7)電焊機、手持電動工具、移動電氣裝置保護零線(PE)不可靠;
(8)廠區內需實施定置管理,原料、成品、垃圾應定點存放,且有防吹散措施.廠區照明應無盲區,危險化學品存放、使用場所應設有安全告示牌和安全警示標志.
以浙江省某市三縣兩區機械制造行業隱患排查治理評價為例(見附表).在評價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要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由于常用的專家打分法、層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評價方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受專家自身的知識結構、評價層面等主觀影響較大.而本文采取的熵權法是一種客觀綜合定權法,它主要是根據各指標傳遞給決策者的信息量大小來確定權重的,消除了人為因素的影響[4].
對于m個評價對象,n個評價指標,可以構成相應的評價矩陣R.對該評價矩陣進行極差標準化和歸一化處理,最終得到矩陣R'.標準化采用如下公式[5]:

在矩陣R'構成的評價范圍內,定義第i個評價指標的熵值為:

第i個指標的熵權ωi根據如下公式:


附表 某市各縣區機械制造行業隱患排查及治理統計表
隱患排查治理強度:

得 Hi=(0.810 3,0.743 3,0.827 7),ωi=(0.306 6,0.415 0,0.278 5)
隱患治理投入結構:

得 Hi=(0.790 2,0.809 0,0.646 0,0.810 9),ωi=(0.222 3,0.202 4,0.375 0,0.200 3)
通過計算可以看出,在隱患排查治理強度評價指標權重中,隱患排查治理單位數∶存在隱患數 ∶隱患整改數=0.306 6∶0.415 0∶0.278 5,存在隱患數的權重最大.這是因為通過聘請機械制造行業專家從基礎管理、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三大類,其中包括規章制度、安全技術、教育培訓、事故管理、機械設備、廠內車輛、工廠建筑、油庫槽罐、變配電系統、作業環境等53方面,危險辨識是識別與機電產品有關的所有危險事件和狀態[6].對考評企業進行徹底隱患排查,大量安全隱患擺在了企業面前.個別隱患可以通過技術改造短期內解決,而涉及距離、電氣設備、人員培訓等方面就需要企業的長期投入,所以隱患整改數的權重相對較低.同樣在隱患治理投入結構中,落實治理物資經費:落實治理機構人員:落實治理時間要求:落實安全應急預案=0.222 3∶0.202 4∶0.375 0∶0.200 3,其中落實治理時間要求最大.這要求企業自身、安全監管部門、行業咨詢及服務部門要加大治理力度,盡量縮短治理時間,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要建立安全生產專項費用臺賬,做到專款專用.通過培訓考核配備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人員.建立火災、大面積停電、特種設備事故、通信中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人員觸電、燙傷、機械傷害等與機械制造行業密切相關的事故應急預案并加緊演練.
浙江省自2005年在全省確立機械制造行業試點并經過4年的實踐推廣以來,通過復評、復審制度使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逐步形成,標準化示范效應日益顯現,生產安全事故平穩下降.為此,在鞏固目前成果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安全標準化普及率并在其他重點行業適當推廣,發揮典型企業示范宣傳作用.對獲得標準化稱號企業除頒發證書和獎勵以外,還應對其風險抵押金、工傷保險費率、安全技術項目等方面予以傾斜.
[1]隋鵬程,陳寶智,隋旭.安全原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吳穹,許開立.安全管理學[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
[3]馬博如,宋文華,王文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J].安全科學技術,2008,6(1):44-47.
[4]周梅華.可持續消費測度中的熵權法及其實證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3,12(12):25-31.
[5]王書明,何學秋,王恩元.熵權法在煤礦安全投入綜合評價中的應用[C].(沈陽)國際安全科學與技術學術探討會論文集,2008:274-279.
[6]楊建春,吳穹,張金鐘.機電產品安全風險評價模型研究[J].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02,19(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