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張利
香港特首曾蔭權被媒體曝光接受富豪招待乘用私人游艇、飛機,在深圳租住豪宅,以及收受朋友贈送紅酒等事件后,廉政公署27日決定“按本子辦事”,“破天荒”對行政長官立案展開調查,不排除有需要時要求涉案人如曾蔭權及相關富豪向廉政公署提供資料,調查也不會隨特首的任期終結而結束。面對壓力,曾蔭權27日表示將出席3月1日(周四)的立法會特別答問會,公開說明接受款待及租房事宜。28日晚,他又發表致香港全體公務員的公開信,表達自己的清白。
縱使退休調查仍會繼續
據香港《明報》28日報道,由于反對派民主黨及社民連上周四到廉政公署舉報曾蔭權,該署執行處高層27日開會后,決定就此立案展開調查。報道稱,雖然多家香港媒體過去兩星期大篇幅報道曾蔭權接受款待的內情,但廉政公署必須先作客觀證據的調查,以便掌握有關款待或租樓的實際情況。
據了解,雖然曾蔭權的特首任期只余下4個月,但廉政公署的調查不會因其任期完結而結束,縱使他退休,仍會繼續調查。除了接受私人游艇款待外,初步階段調查的范圍包括曾蔭權租用香港數碼廣播股東黃楚標持有的深圳東海花園住宅,以及接受紅酒等禮物的饋贈。涉案人除了可能觸犯《防止賄賂條例》或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究竟相識多年的“朋友”向公職人員提供“搭車搭船”等便利是否屬“利益輸送”,有待咨詢律政司的意見。
調查的另一個焦點,就是廉政公署破天荒查特首及涉事的多名富豪,有關人等是否愿意協助調查?據內部人士透露,被調查者有權保持沉默及拒絕向廉政公署作供,執法機關需要在其他環節搜證,如證據充足,便可拘捕有關人士。廉政公署執法權還有一“尚方寶劍”,即調查若涉及《防止賄賂條例》的罪行,可運用該例第14條賦予的特別權力,向高等法院法官申請“書面通知”,要求掌握重要證據的第三者,在宣誓下于指定限期內回復廉政公署的查詢。
在曾蔭權接受調查之前,香港特區政府中也有高官被調查的先例,但特首遭調查卻是首次。報道稱,2003年前財政司長梁錦松涉逃稅買車案,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證實,梁在廉政公署調查期間,并沒有到案錄口供,只是通過律師提交陳述書,解釋買車經過。該案因欠缺足夠證據,無法確定梁錦松是否蓄意及為了避稅而沒有在政府調高汽車首次登記稅前申報買車,最終沒提出起訴。
曾蔭權積極出面澄清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曾任廉政公署專員的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表示,香港是法制社會,若接獲市民投訴,廉政公署必會依法辦事。李少光強調說,特區政府于兩年前已修訂《防止賄賂條例》,行政長官與其他問責官員等公職人員,均同樣受利益收受的監管。
香港《成報》的報道稱,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最新的民調顯示,相關事件被曝光后,香港市民對曾蔭權的最新評分只有45.1分,跌至新低。中大亞太研究所稱,由于利益輸送事件仍在不斷發酵及擴大,曾蔭權的民望及特區政府形象,未來仍可能繼續下跌。
面對各方壓力,曾蔭權及相關人士連日來積極出面澄清。據香港《信報》28日報道,曾蔭權27日答應于3月1日(本周四)出席立法會特別答問會,接受議員質詢。28日晚,他又發表致香港全體公務員的公開信,表達自己的清白。曾接待曾蔭權的星島集團主席何柱國和利福集團董事總經理劉鑾鴻也于27日分別回應事件。何柱國稱,其私人游艇順道載曾蔭權回港,曾蔭權已付船票費用,不涉利益沖突;劉鑾鴻則稱報道的大部分內容都不正確。
反對派也接受富商招待
香港《明報》的評論稱,特首辦公布曾蔭權將出席立法會特別答問會,接受議員提問,這是曾蔭權踏出正確一步,因為擠牙膏般面對“丑聞”,只會予人“不夠坦蕩,必有隱瞞”的印象;到立法會講清楚整件事,一則有望挽回自己聲譽,更重要的是有機會消除公務員的疑慮,并重建市民對廉潔政府的信心。
在反對派指責曾蔭權接受富商游艇招待的同時,又有媒體爆料反對派之一的民主黨也曾接受富豪招待。香港《東方日報》報道稱,民主黨數名要員曾到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的游艇上玩樂,再次證明民主黨與黎智英關系非比尋常。相關人士接受查詢時,承認確有其事,并稱每次均由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做中間人。李柱銘與黎智英被稱為香港“搞事三人組”中的兩人,他們曾聯手左右反對派的選舉布局,去年有秘密文件爆料稱,黎智英自2006年起給民主黨的捐款超過1000萬港元。
香港政壇連日來“揭發”戲碼不斷,也讓不少人心生厭倦。據香港《星島日報》28日報道,立法會主席曾鈺成27日宣布不再參選行政長官。他慨嘆道,自宣布考慮參選起的短短十天,已見識到“選舉文化中比較丑惡的一面”,有人發放不實的黑材料指他到處借錢、患絕癥,甚至還放炸彈。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張 利
香港特首曾蔭權被媒體曝光接受富豪招待乘用私人游艇、飛機,在深圳租住豪宅,以及收受朋友贈送紅酒等事件后,廉政公署27日決定“按本子辦事”,“破天荒”對行政長官立案展開調查,不排除有需要時要求涉案人如曾蔭權及相關富豪向廉政公署提供資料,調查也不會隨特首的任期終結而結束。面對壓力,曾蔭權27日表示將出席3月1日(周四)的立法會特別答問會,公開說明接受款待及租房事宜。28日晚,他又發表致香港全體公務員的公開信,表達自己的清白。
縱使退休調查仍會繼續
據香港《明報》28日報道,由于反對派民主黨及社民連上周四到廉政公署舉報曾蔭權,該署執行處高層27日開會后,決定就此立案展開調查。報道稱,雖然多家香港媒體過去兩星期大篇幅報道曾蔭權接受款待的內情,但廉政公署必須先作客觀證據的調查,以便掌握有關款待或租樓的實際情況。
據了解,雖然曾蔭權的特首任期只余下4個月,但廉政公署的調查不會因其任期完結而結束,縱使他退休,仍會繼續調查。除了接受私人游艇款待外,初步階段調查的范圍包括曾蔭權租用香港數碼廣播股東黃楚標持有的深圳東海花園住宅,以及接受紅酒等禮物的饋贈。涉案人除了可能觸犯《防止賄賂條例》或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究竟相識多年的“朋友”向公職人員提供“搭車搭船”等便利是否屬“利益輸送”,有待咨詢律政司的意見。
調查的另一個焦點,就是廉政公署破天荒查特首及涉事的多名富豪,有關人等是否愿意協助調查?據內部人士透露,被調查者有權保持沉默及拒絕向廉政公署作供,執法機關需要在其他環節搜證,如證據充足,便可拘捕有關人士。廉政公署執法權還有一“尚方寶劍”,即調查若涉及《防止賄賂條例》的罪行,可運用該例第14條賦予的特別權力,向高等法院法官申請“書面通知”,要求掌握重要證據的第三者,在宣誓下于指定限期內回復廉政公署的查詢。
在曾蔭權接受調查之前,香港特區政府中也有高官被調查的先例,但特首遭調查卻是首次。報道稱,2003年前財政司長梁錦松涉逃稅買車案,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證實,梁在廉政公署調查期間,并沒有到案錄口供,只是通過律師提交陳述書,解釋買車經過。該案因欠缺足夠證據,無法確定梁錦松是否蓄意及為了避稅而沒有在政府調高汽車首次登記稅前申報買車,最終沒提出起訴。
曾蔭權積極出面澄清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曾任廉政公署專員的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表示,香港是法制社會,若接獲市民投訴,廉政公署必會依法辦事。李少光強調說,特區政府于兩年前已修訂《防止賄賂條例》,行政長官與其他問責官員等公職人員,均同樣受利益收受的監管。
香港《成報》的報道稱,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最新的民調顯示,相關事件被曝光后,香港市民對曾蔭權的最新評分只有45.1分,跌至新低。中大亞太研究所稱,由于利益輸送事件仍在不斷發酵及擴大,曾蔭權的民望及特區政府形象,未來仍可能繼續下跌。
面對各方壓力,曾蔭權及相關人士連日來積極出面澄清。據香港《信報》28日報道,曾蔭權27日答應于3月1日(本周四)出席立法會特別答問會,接受議員質詢。28日晚,他又發表致香港全體公務員的公開信,表達自己的清白。曾接待曾蔭權的星島集團主席何柱國和利福集團董事總經理劉鑾鴻也于27日分別回應事件。何柱國稱,其私人游艇順道載曾蔭權回港,曾蔭權已付船票費用,不涉利益沖突;劉鑾鴻則稱報道的大部分內容都不正確。
反對派也接受富商招待
香港《明報》的評論稱,特首辦公布曾蔭權將出席立法會特別答問會,接受議員提問,這是曾蔭權踏出正確一步,因為擠牙膏般面對“丑聞”,只會予人“不夠坦蕩,必有隱瞞”的印象;到立法會講清楚整件事,一則有望挽回自己聲譽,更重要的是有機會消除公務員的疑慮,并重建市民對廉潔政府的信心。
在反對派指責曾蔭權接受富商游艇招待的同時,又有媒體爆料反對派之一的民主黨也曾接受富豪招待。香港《東方日報》報道稱,民主黨數名要員曾到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的游艇上玩樂,再次證明民主黨與黎智英關系非比尋常。相關人士接受查詢時,承認確有其事,并稱每次均由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做中間人。李柱銘與黎智英被稱為香港“搞事三人組”中的兩人,他們曾聯手左右反對派的選舉布局,去年有秘密文件爆料稱,黎智英自2006年起給民主黨的捐款超過1000萬港元。
香港政壇連日來“揭發”戲碼不斷,也讓不少人心生厭倦。據香港《星島日報》28日報道,立法會主席曾鈺成27日宣布不再參選行政長官。他慨嘆道,自宣布考慮參選起的短短十天,已見識到“選舉文化中比較丑惡的一面”,有人發放不實的黑材料指他到處借錢、患絕癥,甚至還放炸彈。▲
環球時報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