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
(淮北廣播電視臺實驗廣播中心 安徽 淮北 235000)
廣播發射現場場強極強,對節目信號干擾厲害。在發射現場要完成直播節目的可靠播出,一是要解決電話被嚴重干擾的問題;二是要解決好直播機房的屏蔽;三是要解決好各設備間的匹配連接和接地。我們在實際播出過程中,對這幾個方面的問題取得了效果良好的解決經驗,尤其是后者是我們解決的一個重點問題。下面分別對此予以介紹。
要想解決好發射現場的直播,第一大問題就是如何解決好電話被干擾的問題。在發射臺工作過的同志們都親身感受過電話被干擾的困惑。電話線路在沒被防干擾處理之前,通話干擾非常嚴重,質量差的電話機根本無法撥打,通話全部被廣播聲音所覆蓋;電話機質量好一點的雖然能夠勉強撥打,但干擾噪聲仍令人生厭。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我們發現電話的干擾主要來自電話線路。于是我們把問題解決的重點放在對電話線路的改造上,具體做法是從電信局的分線盒到發射現場用屏蔽纜線替換掉原有的電話線路,然后在發射現場端把屏蔽纜線的屏蔽層進行很好的接地,這樣做效果良好。如果把電話線采用屏蔽電纜、經過防水處理后埋設于地下效果會更好;屏蔽線最好采用屏蔽雙絞線。
直播機房由于坐落于發射現場,電磁輻射場強大;較強的電磁輻射會通過音頻傳輸線直接混入傳輸信號中形成噪聲,或穿過屏蔽不良的機器設備的外殼干擾機內電路而產生干擾噪聲。因而直播機房的屏蔽顯得尤為重要。
在建造直播機房時,為了保證直播室對電磁輻射干擾能夠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我們首先用粗篩網相互焊接、編織成網;然后在機房墻壁上打眼固定,給整個機房穿上了一層屏蔽外衣。二是在機房沿地角邊緣處用200mm寬的銅皮鋪設了一圈作為機房內的靜點地板,直播室設備接地與此靜電地板用紫銅皮連接,保證了設備的可靠接地。三是在機房外挖了一個2米深的坑、坑底鋪設了一塊300mm×400mm×3mm的紫銅板,用200mm寬的紫銅皮與之焊接。坑內用木炭和鹽交疊三層鋪設,作為整個機房的接地點。最后把屏蔽網、靜電地板與接地點可靠連接。通過這樣處理以后,直播機房內的電磁輻射干擾被減小到最小,保證了直播室內設備不受電磁輻射的干擾。
在音頻系統中,必須要求整個系統有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要求小于4歐姆。否則音頻系統中的設備由于各種輻射和電磁感應產生的感應電荷將不能順暢地流入大地、從而形成噪聲電壓疊加在音頻信號中。
我們直播室的設備比較簡單,主要設備有調音臺、卡座、電話橋接器、延時器、CD機、話筒及監聽設備。設備有專業設備也有非專業設備,有平衡式、也有不平衡式的輸入輸出形式。所以設備的良好接地尤為重要。

圖1 采用星型接地

圖2
直播室內的所有設備要盡可能地采取一點接地,即采取星型接地方式(如圖1),盡可能避免設備間相互串聯接地。在一開始連接設備時,我們把所有設備的機殼統統接地,以為這樣做可以很好地消除干擾,卻沒有想到連接好后干擾反而很大。于是我們思考干擾來自哪個環節?通過分析問題可能出在設備的接地上,于是我們把接好的地一個一個去掉進行試驗,在去掉調音臺的地線時干擾一下小了很多,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通過測量發現,我們使用的調音臺外殼是信號通路——地。這樣,信號地與接地線混串在一起形成了接地回路,因而引入很大的干擾噪聲。因為直播機房進行了很好的屏蔽處理,我們又對一些關鍵設備的機殼與信號地進行了改造處理,對一些設備干脆采取懸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們直播室的設備既有專業設備也有民有設備,設備的接口形式也各不相同。為了有效的屏蔽外界的電磁輻射干擾,要求所有設備盡可能地采取平衡式連接方式,連接信號線應盡可能采用屏蔽電纜。當兩端都是不平衡設備、傳輸距離較遠時,我們采用了平衡/不平衡變換器轉換為平衡式傳輸。對于直播是不平衡傳輸的設備,由于傳輸距離比較近,采用雙芯屏蔽電纜進行連接。屏蔽層只在平衡輸出或輸入的一端接地(如圖2)。如果信號傳輸線兩端屏蔽層都接地,必然形成接地回路,從而形成接地回路噪聲干擾。這一點在設備連接時應引起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