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謝昭本報特約記者盧夢之
中國軍費增加、解放軍不斷發展軍力、載人航天成為威脅……最近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海軍上將、國防情報局長伯格斯陸軍中將等美軍高級官員接連表態,鼓吹中國軍力增長對美構成威脅,并宣稱需要對中國保持強硬態勢。在美國大選年之時,此種聲音對許多保守派議員來說,聽著非常悅耳。
據路透社2月28日報道,即將離任的威拉德在國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大力發展軍力的勢頭并沒有減弱,但這與美國無關,中國沒有跟著美國新軍事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的步子走。威拉德認為,美國重新調整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已引起中國關注,“但我們還沒有看到中國軍力發展受美國軍事戰略調整影響的跡象,我認為中國也不會受到影響。中國將繼續發展軍力,勢頭并沒有減弱。”報道強調,威拉德的講話距中國公布2012年國防預算只有幾天時間,此前中國軍費已連續20年高速增長。
威拉德還說,中國將繼續推進各個領域建設,在擴展地區和全球存在方面越來越大膽,“繼續在海上、太空和網絡挑戰美國及盟友”。此外,威拉德宣稱,與中國警惕看待美國重返亞太不同的是,美軍方認為地區其他國家“對美國駐留該地區并拓展影響力持歡迎態度。”
在主張對華強硬的美國鷹派眼中,威拉德的表態證明,盡管中國軍力不斷增加,但美國對華的強硬態度似乎已取得成效。威拉德說,2010年以后,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對抗性相對弱化,但在南海主權聲索國中,中國是唯一一個對幾乎整個南海提出主權聲索的國家,“我們認為2012年該海域發生沖突的可能性很小。”威拉德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包括國務卿希拉里、前國防部長蓋茨在內的美政府高官以及東盟部分成員國就南中國海問題不僅發表措辭強硬的表態,還采取強硬做法,“這可能影響了中國的思維”。他宣稱,希拉里2010年7月訪問越南時公開宣布美國在“南中國海的航行自由權”方面擁有利益,美國還加強與越南和菲律賓等國的合作。威拉德認為,這種態勢“可能令中國有所退縮,并可能迫使他們重新考慮對南中國海的主權訴求”。威拉德聲稱,雖然未來中國將堅持主權訴求,但可能將采用更加“深思熟慮”的方式,這表明美國和盟國采取的強硬路線奏效,未來應當繼續在該問題上采取對華強硬立場。
與此同時,美國防情報局長伯格斯陸軍中將也在美參院武裝部隊委員會的聽證會上渲染來自太空的中國威脅。美國“太空”網站2月28日稱,伯格斯認為中國持續發展能摧毀衛星或令衛星失能的技術,這令美國以及其他擁有太空系統的國家非常緊張。甚至中國不斷取得進步的載人航天項目,也成為伯格斯渲染威脅的目標,他認為大多數太空技術都可以應用到軍事上。
伯格斯聲稱,中國發展的大部分太空技術具有無可爭議的軍事用途。他認為,2007年1月進行首次反衛星實驗后,中國并未停止發展反衛星能力的腳步。伯格斯說:“中國正在發展干擾器和定向能武器用以反衛星目的。由于反衛星攻擊行動的前提是必須能夠跟蹤并確認衛星位置,目前中國正通過發展載人航天和登月項目,以及發現和跟蹤太空垃圾的技術來提升這種能力。”他還表示,從反太空作戰行動的角度來看,中國正在繼續發展能夠干擾或者令美國關鍵的導航、通信和偵察衛星失能的能力,美國長期以來享有制太空權,這使美國在近年的沖突中占領制高點,中國發展反衛星能力,代表美國的控制權真正受到威脅。
他還聲稱,“中國的太空項目,包括那些民用項目,都可用于支撐中國不斷提升的打擊、癱瘓或令潛在對手太空資產降級的能力,同時推進中國的常規軍事能力。”他說,例如中國自行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將使中國擺脫對美國GPS系統的依賴。
報道稱,伯格斯的上述言論已寫入國防情報局發布的有關美國安全和利益在全球面臨威脅的年度評估報告中,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較大,很可能為美國政客攻擊中國提供“炮彈”。
有分析認為,炮制并渲染“中國威脅論”成為近年來美國政壇的常態。2012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同時五角大樓也正在實施新軍事戰略調整,預計借此攻擊中國的聲音未來可能更響。
對于威拉德的講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2月29日回應說,中國對南海諸島及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沒有所謂強化和弱化問題。洪磊強調,沒有任何國家包括中國對整個南海提出主權聲索,“我們不知道一些人屢屢在這個問題上說三道四,到底是因為不明真相,還是別有用心?”部分美國專家學者也不認同這樣炒作中國威脅。美國軍事專家布萊恩·韋登批評稱,伯格斯有關中國太空威脅的言論并無新鮮之處。他認為,中國同美國處于發展太空能力的同一條跑道上,對中國的指責等同于對美國的指責。雖然中國對太空項目的投入巨大,但依然在太空探索、衛星偵察和導航等諸多領域落后美國。
環球時報201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