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王子熙
香港特首曾蔭權面臨的危機持續升級。因涉嫌接受“富豪款待”及“低價租豪宅”等事件,香港廉政公署決定對他立案調查。與此同時,有立法會議員要求展開彈劾特首的程序。若有15名議員聯署,將是香港首次啟動有關機制。不過,立法會主要黨派均對“未審先判”之舉有保留,一些人還認為,個別議員急著要求啟動彈劾程序,作秀意味濃,成功率小。
據香港《明報》、《新報》等媒體2月29日報道,立法會議員謝偉俊2月28日向全體立法會議員發信,要求支持聯合動議,以啟動彈劾曾蔭權的程序。他認為,根據曾蔭權所承認的事實,表面看足以構成瀆職,立法會作為代表民意的機關,提出彈劾,并無不可。據報道,謝偉俊相信,到3月5日提交議案限期前,會收集到所需的至少15名議員的支持簽名。他稱,部分政黨早前發起游行要求曾蔭權交代及下臺,這些政黨及議員沒有理由不支持議案。不過,目前僅有4名議員口頭上支持他,包括人民力量的黃毓民和陳偉業、社民連的梁國雄及醫學界的梁家騮。原本支持彈劾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已撤回聯署。
香港《文匯報》2月29日報道稱,立法會各主要黨派均對聯署彈劾議案有保留。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該黨內部尚未開會討論是否支持,待看完有關資料,并聽取曾蔭權在3月1日立法會答問大會上的解釋后,再決定如何跟進。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劉秀成認為,倘在曾蔭權解釋前就提出彈劾,“不太負責任”。民主黨議員李永達也說,彈劾是“最后且最嚴重的議案”,因此要有充分證據的搜集,該黨會先聽取曾蔭權在答問會上的解釋。還有部分黨政人士認為,謝偉俊的做法是“未審先判”,“違反基本程序公義”,議員不應為選票而“無情無義”。他們指出,曾蔭權從事公務40年,一向守規矩,所作行為并非犯法,“只是做法與公眾期望有落差”。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73(9)條規定,如立法會1/4議員(即15位議員)聯合動議,指特首有瀆職行為而不辭職,可委任首席法官調查,若調查發現有證據構成上述指控,立法會議員又以2/3多數通過,可提出彈劾案。《東方日報》2月29日分析說,成功彈劾曾蔭權需要“過5關”,除了上述3關外,還需經過全體2/3多數、即最少40名議員贊成通過彈劾議案,以及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是否將他免職,缺一不可。而且《基本法》未訂明有關調查是否有時間性以及如特首在調查途中已經任期屆滿及不再連任,有關調查及彈劾程序是否要終止。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29日報道,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表示,當前部分香港公眾對曾蔭權的批評流于觀感,反映港人對公職人士要求很高。他認為,啟動彈劾特首的程序過程繁雜,眼下曾蔭權的任期僅剩4個月,啟動彈劾程序意義不大。但前文提及的支持彈劾案的議員黃毓民認為,這將是香港回歸以來首次啟動調查特首機制,即使成功機會很小,提出動議已別具意義。
香港《頭條日報》2月29日發表社評說,眼下下屆香港特首選舉已鬧出不少丑聞,特區政府和多個部門疲于奔命,重要政事如“雙非”、外傭居港權以至興建機場新跑道等,都未獲足夠重視。現在執法部門未有調查結果,有議員為了選票置社會穩定于不顧,未審先判,推動彈劾機制,做法近乎玩火。香港《大公報》也批評說,“彈劾特首”是一項嚴肅、重大的憲制行為,絕不能任意隨便提出。有議員揚言發動簽名聯署“彈劾”,是無視《基本法》和不負責任的行為。
《星島日報》2月29日的文章分析說,個別議員急著啟動彈劾程序,由于事件作秀味濃,相信最后成功機會極微。文中說,世界各地容許政府首長彈性較大的權力,把動搖首長的門檻定得相當高,含有保護行政首長,避免施政隨便受到干擾的作用,香港行政長官職位同樣有類似的“防震”機制。今年香港政府換屆,特別需要平穩的環境以利交接,要提防玩火失控,影響社會穩定,禍延市民大眾。▲
環球時報201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