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羅思義
“金磚國家”(BRICS)的各成員國首腦將于本月會聚印度德里,參與第四屆經濟峰會。一些評論人士認為它的重要性正在減弱,但事實證明并非如此,“金磚國家”的經濟將繼續騰飛。
由美國高盛集團創造的“金磚四國”展示了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規模龐大且高速發展的經濟體。而“金磚國家”——BRICS中的“S”即南非,是由原“金磚四國”吸納、并成為代表非洲國家的成員國。
通常,人們只用“發達”及“發展中”來衡量一國的經濟水平,“金磚四國”將這一標準更加細化。很多人已注意到,發展中的經濟體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最新數據表明,2005年至2010年間,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占據了全球經濟增長的59%。
然而,從社會和政治的角度上看,“發達”和“發展中”是一對至關重要的對立關系。但要是從重建世界經濟結構的觀點來看的話,它卻掩蓋了一個關鍵性的進程。世界上低收入國家的經濟狀況幾乎沒有改善,這些國家在2005年至2010年的經濟增長率僅占世界的1%。
世界經濟增長的58%來自于“中等收入”國家,這是一個巨大改變。發達國家正在失去引領經濟增長的主導地位,低收入國家的增速緩慢,只有中等收入國家大幅提升了自身的分量, “金磚國家”正是中等收入國家中經濟實力最為顯著的代表。
那些質疑“金磚國家”評論人士卻忽略了這一點。他們只是認為,其它一些發展中的經濟體同樣也在高速增長,甚至在金融市場表現得更為出色。而事實上,“金磚國家”不僅經濟增長迅速,且經濟規模龐大。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能對世界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這是那些小規模經濟體遠遠達不到的,雖然它們的發展也很迅速。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金磚國家”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這一趨勢在2012年還將持續。
有意見稱,“金磚國家”各成員國立場存在分歧。在一些問題上確實如此,如中國和俄羅斯就敘利亞問題在聯合國投票意見一致,印度卻持不同立場。但“金磚國家”并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一類的政治或軍事集團。它的職能是協調世界上最大幾個發展中經濟體間的利益關系。就貿易活動而言,中國已不再那么依賴發達國家。
世界上一些小型經濟體可能會繼續以超過部分“金磚國家”成員的速度增長。但由于發達國家的增長緩慢,且“崛起中的中等國家”正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金磚國家”將作為世界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不斷鞏固自身地位。▲(作者John Ross是倫敦市前副市長、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客座教授,本文由劉皓然翻譯)
國際論壇版文章除社評外,均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電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
環球時報201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