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莉,劉 勇
(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河南周口466000)
NP和TP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比較
張艷莉,劉 勇
(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河南周口466000)
目的 比較觀察NP和TP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和毒副反應。方法 80例晚期NSCLC患者隨機均分為NP組和TP組,2組患者接受至少2周期以上的NP或TP方案化療,比較2組化療方案的近期療效和毒副反應。結果 NP和TP組有效率分別為47.5%、50.0%,中位生存期分別為9.1個月和9.5個月,1 a生存率分別為17.5%和20.0%,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毒副反應2組均以骨髓抑制和胃腸道反應為主,且均在可耐受范圍內。2組毒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 對于晚期NSCLC患者,NP和TP方案均有較好的近期療效,毒副反應可耐受,可作為晚期NSCLC的治療方案。
非小細胞肺癌;長春瑞濱;紫杉醇;順鉑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確診時約70%已處于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故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占有重要地位[1]。為觀察NP和TP方案治療晚期NSCLC的療效和毒副反應,作者自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采用NP和TP方案治療晚期NSCLC患者80例,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組80例晚期NSCLC患者,均經病理學或細胞學確診,未經任何治療,預計生存期>3個月,KPS評分≥70分。80例患者隨機均分為NP組和TP組。NP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38~70 (52±6)歲;鱗癌26例,腺癌14例;Ⅲb期17例,Ⅳ期23例。TP組40例中,男29例,女11例;年齡40~73 (55±7)歲;鱗癌28例,腺癌12例;Ⅲb期26例,Ⅳ期14例。治療前2組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結果均正常,且2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理類型、臨床分期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NP方案:順鉑30 mg·m-2,溶于250 mL生理鹽水,靜滴3 h,d1~3;長春瑞濱25 mg·m-2,溶于40 mL生理鹽水,靜脈推注,d1,8。長春瑞濱靜脈推注前后應用地塞米松預防靜脈炎。TP方案:順鉑30 mg·m-2,溶于250 mL生理鹽水,靜滴3 h,d1~3;紫杉醇135 mg·m-2,靜滴,d1。紫杉醇使用前12、6 h分別口服地塞米松20 mg,0.5 h肌注苯海拉明20 mg、靜注西咪替丁400 mg進行預處理,密切觀察有無過敏反應。2組均21 d為1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化療后1周,開始評價化療療效及毒副反應。
1.3 療效及毒副反應評價 化療療效按照WHO實體瘤化療療效判定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以CR+PR計算有效率。毒副反應按WHO(1998年)抗腫瘤藥物毒副反應評價標準評定,分為0~Ⅳ級。每周檢查1~2次血常規,每化療周期檢查肝、腎功能1次,每2周期檢查心電圖1次。詳細記錄患者惡心、嘔吐、肢體麻木、脫發、肌肉疼痛等毒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5.0進行數據處理,有效率及毒副反應發生率比較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 0.05。
2.1 2組近期療效比較 NP組有效率為47.5%,TP組為50.0%。2組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遠期療效比較 NP組和TP組中位生存期分別為9.1個月和9.5個月,1 a生存率分別為17.5%和20.0%,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
2.3 2組毒副反應比較 TP組和NP組患者毒副反應均以骨髓抑制和胃腸道反應為主。2組的白細胞減少、血紅蛋白減少、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脫發、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NP組外周靜脈炎發生率較TP組高(P<0.05)。2組均無因毒副反應嚴重停止治療者,亦無治療相關死亡病例。見表2。

表1 2組近期療效比較 例(%)

表2 2組毒副反應比較 例
NSCLC占原發性肺癌的80%,確診時絕大多數患者已屬中晚期,失去手術機會,故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已成為NSCLC治療的主要手段[2]。
隨著各種新型化療藥物的出現,晚期NSCLC的化療效果明顯提升,有效的化療可使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長1~3個月,1 a生存率增加10%[3]。以鉑類為基礎的2藥聯合化療已經成為治療晚期NSCLC患者的一線標準化療方案[4]。Waechter等[5]研究發現,第3代化療藥物吉西他濱和紫杉醇與順鉑聯合化療方案治療晚期NSCLC,在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方面均明顯優于第2代化療藥物。長春瑞濱是一種新的半合成長春堿類化合物,抗癌作用與其阻滯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和誘導微管解聚,使細胞有絲分裂停止于分裂中期有關。該藥抗瘤譜廣,抗瘤活性高,半衰期長,是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進入血液后肝臟濃度最高,其次是肺,肺中含量比其他長春堿類藥物高[6-7]。紫杉醇是一種抗微管藥物,其通過促進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微管的解聚,使細胞分裂停止于G2/M期,從而阻止腫瘤細胞增殖。本文結果顯示,NP組和TP組方案有效率相近;毒副反應中,NP組僅外周靜脈炎發生率較TP組高,其他毒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用藥前后給予小劑量地塞米松沖入,可減輕疼痛及減少靜脈炎的發生。2組病例均無因毒副反應嚴重停止治療者,亦無治療相關死亡病例。
綜上所述,NP和TP方案治療NSCLC均有較好療效,且療效相當,毒副反應均可耐受,均可作為治療晚期NSCLC的方案,患者可根據經濟情況、個體差異等進行合理選擇。
[1] 王果兵,熊光明,羅小平.支氣管肺癌腫瘤滋養動脈超選擇性插管化療栓塞的臨床價值[J].重慶醫學,2008,37(10):1067-1069.
[2] 吳孟超,廖美琳,陸嘉德.常見惡性腫瘤治療進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00-102.
[3] 華新民,任憲偉,劉楓林,等.高劑量沖擊式與低劑量密集式紫杉醇順鉑方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對照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04,26(10):621-625.
[4] Pfister DG,Johnson DH,Azzoli CG,et al.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guideline:update 2003[J].J Clin Oncol,2004,22(2):330-353.
[5] Waechter F,Passweg J,Tamm M,et al.Significant progress in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he past decade[J].Chest,2005,127(3):738-747.
[6] 孫燕.內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26-427.
[7] 田伶伶.TP方案與NP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1):150.
R734.2;R730.53
B
1673-5412(2012)03-0258-02
張艷莉(1964-),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呼吸內科疾病的診治工作。
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