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莉(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閆倩倩(河南省人民勝利渠管理局)
□劉許超(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黃河大堤放淤固堤的滲透穩定性研究
□董莉莉(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閆倩倩(河南省人民勝利渠管理局)
□劉許超(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本文針對黃河大堤存在的裂隙、孔洞等隱患,采用有限元滲流方法對各種可能存在的隱患進行模擬,研究不同隱患對黃河大堤的滲透穩定性的影響,同時對黃河大堤采用的放淤固堤的加固措施進行數值模擬研究,結果表明:各種隱患的存在加大了黃河大堤滲透破壞的可能,而放淤固堤的加固措施能夠有效地減小這種可能,使大堤的滲透穩定性明顯提高。
黃河大堤;滲透穩定;放淤固堤
黃河是多泥沙河流,洪水進入下游后,泥沙不斷淤積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懸河。解放后大堤不斷加高,目前大堤一般高出地面10米左右,臨背懸差3~5m,最大達10多米。由于黃河大堤堤身土料多為砂壤土、粘土、壤土混摻組成,土質極不均勻。根據歷史險情、隱患探測的成果和鉆孔中漏水漏漿情況,加上室內土工試驗測定的堤身土的粘粒含量、干密度和滲透系數等指標,充分說明堤身填筑質量不好,存在裂隙、松散體、孔洞等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對黃河大堤的正常運用存在嚴重的威脅,特別是洪水期,一旦有大洪水,出現險情的可能性大且出險位置的隨機性很大,不易搶堵。所以,對黃河大堤必須進行加固處理,消除堤身和堤基隱患。黃河堤防加固主要是解決堤防潰決問題,因此對于堤身,不僅應滿足滲流穩定要求,還要消除因填筑不實、土質不良、裂隙、松散體及孔洞等隱患引起的堤身破壞;另一方面由于黃河下游堤基復雜,洪水期容易形成集中滲流,出現滲透變形,甚至對堤防造成破壞。也要防止堤基問題引起的流土、管涌等破壞。
為減少黃河大堤險情,曾采用了多種除險加固工程措施。特別是近廿年來,在有條件的堤段,采用了放淤固堤的工程措施。放淤固堤是利用挖泥船或泥漿泵抽取河道或灘區的泥沙,輸送到堤防背河側,培厚大堤斷面,延長滲徑長度。本文針對黃河大堤存在的主要隱患類型進行模擬計算,分析其對黃河大堤的滲透穩定的影響,同時對放淤固堤的效果進行計算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結論。
求解大壩、堤防等問題的滲流場歸結為:滲流符合達西定律,求解滿足一定邊界條件的拉普拉斯方程的解答(穩定流),即

式中:kx,ky,kz—沿 x,y,z方面的滲透系數;
H—點(x,y,z)的水頭值。
對于平面問題,可以得到變量H的拉普拉斯方程:

一般情況下,滲透系數可看成均質的和各向同性的,所以,就得到:

此式在一定邊界條件下,就有一組唯一的解。
采用山東黃河的某一斷面,經過實際檢測考慮以下7種工況進行計算:(1)大堤質量完好,無裂縫和松散體;(2)大堤內存在松散體。根據檢測,松散體在堤頂向下大概4.8~9.6m的范圍內分布,考慮松散體貫通大堤1/2,認為松散體沿河向的范圍較寬,按平面問題計算;(3)松散體在大堤內貫通 2/3;(4)在(3)的情況下,對背河側采用放淤固堤措施進行加固,該工況取放淤寬度為80m。放淤的頂部取比臨河設計水位高1m,坡度和大堤坡度相同;(5)放淤寬度取100m時的工況;(6)有孔洞存在時,放淤寬度取為80m;(7)有孔洞存在時,放淤寬度取為100m。
該斷面的地質剖面圖如圖1、圖2。
有限元計算范圍考慮如下:在臨河側延伸約100m,背河側延伸約110m,豎直方向取到大堤高度的3倍左右。剖分時按照地層分布進行。
上下游水位為:臨河側水位27.89m,背河側水位24.76m。

圖1 地質剖面圖

圖2 有限元網格圖
計算結果如下:
(1)由于松散體、孔洞等隱患的存在,使得堤身內水頭的衰減集中在出滲點附近,出滲點位置升高,增大了出滲點的滲透比降,使得大堤的滲透穩定性趨于危險;

表1 各計算工況下的背河外坡出逸點高程、滲流量和最大滲透比降表
(2)由于土層的均勻性,出滲比降的分布也較均勻,都在溢出點附近集中,并達到最大;
(3)有松散體的情況下,背水側進行放淤加固后,不僅降低了溢出點的高程,還使得浸潤線和水頭的分布更趨于平緩,有效地降低了大堤最大出滲比降;
(4)在孔洞存在的工況下,淤背的設置也能夠降低溢出點的高程和大堤滲出的水量,在出滲點附近的最大滲透比降也能夠降低很多,特別是在100m淤背的情況下效果更好。
所以,采用放淤固堤的方案對黃河大堤進行加固,能夠有效降低大堤的最大滲透比降,減小滲漏量,提高大堤的滲透穩定性,是一種經濟、方便又有效的黃河大堤加固措施。
201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