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江(南通市檔案局,江蘇南通,226018)

這是一位孤膽女英雄,只身潛入日偽在蘇中的重要據點南通城,發展黨的地下組織,并打入日偽特務機構,有力地配合了蘇中反“清鄉”斗爭。這是一位傳奇巾幗,她因病住進南通基督醫院,身份暴露的她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從容突圍,粉碎了敵人放長線、釣大魚的圖謀。她就是馬世和。
馬世和,1922年5月19日出生于南通城內。1938年3月17日日軍侵占南通城,馬世和毅然離開家庭投入抗日救國洪流,以其執著和熱情在群眾中宣傳抗戰救國道理。1939年春,經中共江北特委批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那時她年僅17歲。
1941年11月,中共蘇中四地委為了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于開展敵后城市工作的決定,經過慎重考慮和準備,決定派遣時任如皋縣委組織部長的馬世和只身進入敵占區南通城,擔任南通城地下黨特派員,負責開辟地下黨的工作,配合根據地的武裝斗爭。
馬世和進城后,化名馬淑華,改變了在根據地的生活習慣、服飾打扮和舉止神態,以適應環境的需要。她先在一個姓陳的醫生家當教師,用交朋友的方法,多方接觸群眾。1938年10月,日寇在原南通學院醫科附屬醫院開設“南通醫院及護士、助產養成所”,12月改名為江北中央病院。這所醫院的院長、部門負責人和大部分醫護人員是日本人,對在院工作的中國人控制很嚴。1942年春,她通過親戚的關系,打進江北中央病院,任護士班國文教師。護士班的學員大都是剛初中畢業的中國學生。
當年的護士班學員唐明晴曾在1959年8月回憶起馬世和在江北中央病院護士班擔任教師時的情景:“這位老師一出現,就給了我們深刻的印象。她年青、樸素而又熱情,穿一件深灰色土布的棉袍子,臉圓圓的,頭發剪得短短的,眼睛大大的,很有神氣。她來了不久,就在課上很生動地給我們講了魯迅的作品。她簡直象一個出色的演員,高度地集中了同學們的注意力。她還教我們唱歌,她有一付嘹亮的歌喉,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她在教《開山歌》時,那哼喲!哼喲!……的歌聲,是多么熱情而有力。在課余的時候,她也常同我們在一起,并且秘密地把一些進步的小說介紹給比較懂事的同學看。很快地,不少同學被她吸引住了。她成了我們精神世界的核心。不久,她就離開了醫院。她只來了幾個星期,我們卻再也忘不了她。”
馬世和辭去了教師職務后,轉移到臨近南通城的小海鎮。但她在護士班的學生中撒下了革命的種子,后來又通過王彬與進步學生保持聯系。在江北中央病院護士班的經歷是馬世和在南通城三年地下工作的一個縮影。她以特有的人格魅力感染人,以獨到的敏銳目光觀察人。在她的領導下,南通地下黨組織的力量迅速增強。
1942年底,她住在朋友家,以小海鎮小學代課教師的身份作掩護,并把這個朋友的家作為黨的交通站,加強與根據地黨組織、城區地下黨的聯系。不久,她又進了南通城。
1943年至次年初,日偽軍投入1.5萬兵力,對蘇中抗日根據地“清鄉”,并在“清鄉”區邊沿構筑封鎖線,從天生港到黃海邊鮑家壩,沿線構筑竹籬笆300多華里。1943年3月,蘇中區黨委和蘇中軍區頒發反“清鄉”緊急動員令。面對嚴峻的形勢,粟裕提出“堅持武裝斗爭,堅持原地斗爭”的方針,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方法,與敵人進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總較量。先后粉碎了日偽“軍事清鄉”、“政治清鄉”、“延期清鄉”和“高度清鄉”。1943年4月,馬世和接到蘇中四地委緊急通知,要求她設法打入偽特工機關,獲取敵人的核心機密,配合根據地的反“清鄉”斗爭。
馬世和通過家庭關系打入偽特工總部江蘇實驗區蘇北分區總站,做一些畫表格、搞統計的工作,她將秘密搜集到的情報,及時轉送到根據地。不久馬世和被調到城區特工組,這個組的主要任務是偵查我方情報、監視我方進城人員。城區特工組進出的除敵特人員外,還有被敵軟禁的我方人員和自首人員。馬世和在根據地時在多個地區擔任領導職務,密切聯系群眾,認識她的人很多,她隨時都有暴露的危險。特工組長是個老牌特務,他多次試探馬世和的政治態度。有一次,這個特務突然通知她去日本憲兵隊,并且不說明任何原因。她沉著地來到憲兵隊,被安排坐在一間屋子里,和一個我方被捕人員見面,馬世和不動聲色、機智地應付了過去。又有一次,特工組長派她去城東看望一個婦女,不講那人的政治身份和看望目的。馬世和去后經過觀察,判斷那個婦女是我方人員,心里為她焦急,暗示她迅速離開。談話尚未結束,組長趕來要馬世和回去。事后組長責問她為什么叫那人離開南通城。馬世和不慌不忙地反問:你為什么不告訴我她的身份?我正在試探、了解她,談話還沒有完,你就趕來要我走,誰知她是怎樣對你講的?狡黠的特務被她問得無言以對。馬世和多次受到日偽的懷疑、試探,由于她勇敢機智,善于利用敵人內部的各種矛盾和各種可利用的社會關系,多次化險為夷,一直堅持在戰斗崗位上。
1943年底,馬世和被調至四甲壩特工組搞內勤工作,保管情報資料。一次,她發現一份日偽派遣潛伏在通東地區的八個特務的名單,迅速地抄報蘇中四地委機關。這八個特務被一網打盡,消除了隱患。蘇中四分區司令員陶勇表揚她起了拿槍的軍人所不能起到的重大作用。
1944年4月,各地特工站解散,特工蘇北區站也由南通城遷往鎮江,凡未參加特務組織的人員均被裁減,馬世和回到南通城,仍然領導地下黨的工作。
1944年7月,馬世和肺病病情加劇,住進了江北中央病院南通分院。該院原為1907年美國基督會創辦的南通基督醫院,1942年1月30日,駐南通日軍會同日方“江北綜合研究所”所屬醫務部,將基督醫院作為敵產接管,并劫走基督醫院儲存在上海華友藥房的藥品,2月1日改稱江北中央病院南通分院(下文仍稱基督醫院)。
這時日偽已經偵查出馬世和的身份,日軍憲兵隊和偽清鄉專員公署政工團情報室將馬世和視作甕中之鱉,派特務嚴密監視,試圖一舉破壞地下黨組織。地下黨組織很快獲悉了相關情況,情報的來源是受馬世和影響的兩名護士。
劉湘是基督醫院的一名護士,通過接觸,劉湘逐步了解馬世和,非常同情革命者。一天,偽情報室的行動隊長張公威把劉湘拉到走廊一角探問:15號病房里有個叫馬淑和的嗎?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張公威告訴劉湘,那個人就是新四軍派進來的一個負責人,本來叫馬世和,又叫過馬淑華。張公威要劉湘替他暗中監視馬世和的行動,注意往來的人。劉湘表面答應下來,中午一下班就趕到江北病院護士宿舍,找她的好朋友唐明晴、徐韻源和錢俊華,三人都是馬世和的學生,深深愛著自己的老師。隨即他們將情況報告了王彬。
不久后的一天清晨,唐明晴在外科診療室做門診準備的時候,看到那個常來注射“六○六”的瘦長個子馬臉的日本憲兵,在同副院長栗本談話。那個憲兵對栗本說:“栗本君……那個女的……馬……”那家伙說得很低,唐明晴努力聽也聽不清楚。這時栗本突然問唐明晴:“唐!那個馬淑華,好來希格?”
兩邊的情形表明,馬世和已處在萬分危險之中。在其他人無法接近馬世和的情況下,地下黨組織委托劉湘向馬世和匯報。年輕的劉湘難免有點緊張與驚慌,但說著說著忽然覺得奇怪起來:她看見面前的這個病人靜靜地聽,一點也不緊張,也不打斷她的話,好像聽一個故事般地鎮定。劉湘說完后,馬世和向劉湘交代了應對張公威的策略,并用密寫方法寫了一封信,請劉湘轉交地下黨。
地下黨隨即派曹從坡去通西游擊區,曹從坡見到了劉橋區的負責人江慶曾,部隊決定設法營救。
身染重病又陷入敵人包圍的馬世和臨危不懼,天天與護士一起談笑、唱歌,還講故事,并請護士替她采摘花兒插瓶。醫生希望她多臥床休息,她卻愛在草地上散步,每天還堅持讀書。從外表根本看不出她是個遭受病魔折磨的人。而基督醫院門前和附近,明顯多了許多便衣特務。守在醫院門房的特務,對與馬世和接觸的人監視得更緊了。
7月30日上午11時左右,一位穿著西裝的客人,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基督醫院,一直走到馬世和的病房。這是一位游擊隊員,他帶來了游擊隊負責同志的信,要馬世和當晚想辦法沖破敵人的包圍,接應她到游擊區去。
游擊隊員剛走,日本憲兵八卷二郎就來了。他一進房就問馬世和:你叫馬淑和還是叫馬世和?馬世和從容不迫地說:我不叫馬淑和,也不叫馬世和,我叫馬淑華。
八卷二郎單刀直入:在新四軍工作過?馬世和顯得有些驚異似的:我在新四軍地區住過,回來已經幾年了。我在朱公館工作,生了病辭職休養的。
八卷二郎略一沉思便緩和了語氣,勸告馬世和要保重身體,安心休養,顯得頗有禮貌地告別了。他一出門掏出了一張照片,悄悄和病人對照了一下又放進口袋里。
看來敵人就要動手了,馬世和迅速行動起來。她給地下黨寫了密信,里面提到:“如果走不出,落進敵人陷阱,你們不要為我難過。我是黨派來通城開荒的,我已完成了黨交給我的任務。假如我犧牲了,我相信你們會更堅定地為黨工作,為我報仇!”她叫劉湘去借男人服裝和黑眼鏡,又叫劉湘轉托徐韻源和錢俊華去聯絡點,與游擊隊商量了接應的辦法。
下午5點左右,劉湘送信回來,經過端平橋正好遇上了看守大門的特務張麻子,張麻子告訴劉湘出去洗個澡。機會突然從天而降,稍縱即逝。機不可失,劉湘放快腳步,趕回醫院。馬世和認為門口既然沒有人,那就不化裝了,也不要等天黑了,馬上就走。她迅捷地剪掉兩條長辮子,換上一件黑香云紗旗袍,帶上黑眼鏡,一只手挽著個手提包,一只手輕輕地搖著一把小扇,緩步走出了基督醫院的大門……
當晚9時許,大批日本憲兵包圍基督醫院。當他們闖入馬世和所住病房,哪里有馬世和的影子。搜遍了醫院的每一個角落,依然找不到。惱羞成怒的敵人在醫院里瘋狂地毆打醫務人員,逼著要馬世和。一個老嫗,因為她名字叫馬淑卿,也被從床上拖了下來。有人說看見馬世和在看戲,于是大批特務開到戲院,進行搜查,戲都演不下去了。又有人說馬世和在某大街出現,于是那里就斷絕了交通,行人都被檢查。憲兵隊抓去了馬世和的父親和妹妹,又不得不釋放了他們。憲兵對馬世和的父親說:“只要你的女兒回來,我們決不錯待她。哪怕把我自己的女兒和你抵質。”
隨后的幾天,敵人持續戒嚴和搜查。許多打辮子的女孩受到盤問和盯梢。而此時的馬世和正在城郊的游擊隊里安靜地休息。
由于長期積勞,馬世和的肺病日益嚴重。1946年底,在黨組織的安排下,馬世和去上海治療。1947年6月7日,她不幸病逝于上海中山醫院,年僅25歲。
[1]中共南通市委黨史辦公室、南通市民政局編:《江海英烈傳》,江蘇人民出版社1987版。
[2]衛域、曹從坡:《不平凡的夏天》,南通醫學院、南通市委黨史工辦編《曹從坡紀念文集》。
[3]衛域:《記馬世和敵區突圍》,1959年7月30日《南通市報》。
[4]唐明晴:《回憶我的老師馬世和》,1959年8月12日《南通市報》。